御前女官: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御前女官》 60-70(第6/20页)

甘霖,还为云南战事做了贡献……”

    她顺便将自己想进市舶司的事儿说了,也说了自己的难处。

    皇后对赵长宁已然十分信任,觉得这事儿很不错,“你说的对,船空着也是空着,何不拿来赚银子?皇上每日愁苦,我看着都心疼。”

    她笑道:“你肯定知道,我娘家从前也有经商,是后来才从了文,我如今成了皇后,父亲母亲他们为了我,早早将从前的生意都转给了族里,你要是愿意,我倒可以为你引荐一个人。”

    赵长宁眼睛一亮,玩笑道:“皇后娘娘,若此人不好,我也会毫不留情的驳您面子。”

    “你就放心吧,是看你的面子,一般人我都不说。”皇后嗔怪道:“是我一个堂妹,精通术数,统筹调度更是精妙,以前家中账册都是她管,族中无人不服,有她在,你至少可以多放两成的心。”

    要不是赵长宁是女子,她才不会开这个口呢。

    赵长宁朝皇后娘娘鞠躬,调侃道:“那长宁就在此多谢娘娘举荐人才了。”

    她从皇后那出来后,忽然想起宋环的话,诗社里的女子,也有精通术数的人。

    思及此事,她便赶紧去了内书堂。

    岂料今儿竟然是宋大人在授课。

    宋大人得知后,忍不住笑着捋胡子,满脸得意,“这事儿我便能替你定下,环儿恰巧便是精通术数的,你若想要助力,环儿定是之一。”

    赵长宁想起宋环那不可一世的嘴毒模样,此时才有了具体的恍然,果然有才的脾气都傲。

    第二日一早,寅时宫门开启,天色还未亮呢,宋环竟然找到了赵长宁的住所。

    她十分激动,拉着困倦的赵长宁喋喋不休,“姑姑,父亲说您想进市舶司,以制瓷来弥补国库亏空?您怎么想的?有没有头绪?需要算什么?我可以啊,我真的可以……”

    赵长宁没想到宋大人说的如此直白,一时间被宋环连环问弄得头脑发昏。

    “额,是的,你也知道,这国库不丰,若想制瓷出海,得计算出前期的一笔银两投入,还有各种需求和困难,皇上想要具体一点的数字,所以……”

    宋环满脸振奋,“所以,姑姑,有我们的用武之地了,对吗?”

    赵长宁打了个哈欠,“应该是吧。”

    宋环眼冒精光,高兴的合不拢嘴,“太好了,姑姑,我们诗社还有个姑娘,术数十分了得……”

    她骄矜地晃了晃脑袋,“虽不及我,但也足够了,有她一起,我们肯定能为姑姑算出来。”

    赵长宁一下子清醒了,这件事,是她的头等大事,是该早些落实。

    “好好好,宋环,明日你带着那姑娘来见我,我们好好讨论。”

    第二天,宋环便带人来了。

    “姑姑,这是周淼。”宋环指指赵长宁,笑着挑眉,“这就是御前女书令,你一直想见的姑姑。”

    周淼的性子活泼,表情比宋环还要夸张,她应该和赵长宁差不多大,竟也没嫁人。

    “姑姑好,我叫周淼,五行缺水,是宋环姐姐诗社里的一员,一直想见见您,但总是无缘。”

    赵长宁有些迟疑,“你这个周,莫非是皇后娘娘的那个周?”

    周淼调皮地眨眼,“是呀,姑姑,收到堂姐给我的信,我还在想怎么那么巧呢,看来大家都十分认可我的能力呀。”

    赵长宁也觉得很巧,不过有些事儿的确不是她能干的来,还是需要宋环这样的人才。

    但她还有个疑问,“宋环不用出嫁我能明白,怎么你也?”

    周淼嘿嘿一笑,“我能力突出,父母亲疼爱,家中一开始是想为我招婿,我那时候本来都想嫁人算了,结果入了宋环姐姐的诗社,才发现另一片天地,索性就不出嫁了,发愿要在家侍奉父母,哥哥嫂嫂也支持,族中也同意了,大概是舍不得我这个人才。”

    宋环在一旁满脸嫌弃,“你不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咱们诗社不出嫁的女子,占了快一半儿。”

    赵长宁这才恍然,果然是人以类聚,看来诗社里的女子们,都不简单。

    周淼和宋环斗了几句嘴后,就开始求赵长宁,“姑姑,我能来内书堂教书吗,我求堂姐,她怕惹人闲话,不肯开口。”

    她急忙表明态度,“我不用俸禄,我免费教,只要姑姑给我单独开设一堂术数课就行。”

    宋环也十分期待,“姑姑,这术数变换万千,十分有趣,课若是开了,将来您的帮手只会更多。”

    赵长宁沉默,她术数不好,内书堂也不是不教这个,而是听的人很少,久而久之,就裁撤了。

    “这个事儿,我得跟皇后娘娘商量才行。”

    周淼满眼期待,“姑姑,一定要好好商量啊。”

    宋环拍拍她脑袋,“好了,咱们干正事吧。”

    赵长宁便将自己的册子拿出来,虽杂乱,但能看懂,况且这事儿也不算复杂,复杂的都是将来要落实的东西。

    比如大概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景德镇的瓷器到南京的码头花费少,还是去浙江福建花费少等等,总之就是给皇上看的大致成本。

    二女倒也不废话,将册子拿了回去。

    十分郑重道:“姑姑,我们回去得了解下瓷器制作,还有市舶司里的事儿,到时候再来跟您商量。”

    赵长宁居然没有花费多少口舌,只觉十分满意,果然是官家小姐,见多识广,的确便利。

    一直过了中秋,二女都没露面。

    赵长宁此时也没有时间去纠缠了,除去中秋宴席操办事宜,还有皇帝生母孝康皇太后的冥诞,更有云南大捷的消息传来。

    历时数个月的战乱,叛贼终于缉拿。

    听闻,其中有个女土司功劳最大,若不是她杀进敌军老巢,恐怕还不能这么快结束战斗。

    皇帝为自己登基后的首战胜利而高兴,便让内阁拟旨,要请这位土司来玉京受封。

    他最近春风得意,看赵长宁总是苦闷干活,“还在想你那个事儿?”

    赵长宁摇摇头,“皇上,我在想那个女土司是什么样子。”

    皇帝眸光含笑,语调温柔,“莫要发愁,等她进京,你这事便成了一半儿。”

    他见赵长宁的眼睛瞬间亮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长宁,朕鲜少见到你这般模样。”

    赵长宁很是无奈,最近皇帝心情好,但这样子,是不是好的有点过头了?已经有些失去往日的清冷和深沉。

    “皇上,您是打算封那位土司的时候,顺便说我的事儿?内阁的老大人,还有朝堂众人怕是又要吵翻天。”

    皇帝听出她话里的寂寥,放下朱笔,“你是怕自己不如土司?”

    赵长宁沉默,缓缓点头。

    她一个女书令,众人眼里靠着不知什么东西上位的女人,和威风凛凛治国安邦的土司比,实在渺小。

    皇帝想起前些日子安慰自己的赵长宁,一时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仿佛看到前些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