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御前女官》 60-70(第16/20页)
还有几个郑家的人在挖,一问才知道郑蝉的母亲还埋在里头呢。
赵长宁心头一颤,她真的无意要害人。
她挥手喊道:“快,一起去挖土,救人。”
等回到瓦子街的时候,雨渐渐大了,所有人都是一身的黄泥,狼狈不堪,但大家的心情都还不错。
郑蝉握着母亲的手,满眼复杂,若不是一块木板挡住了埋下去的湿泥,恐怕根本挖不出来。
她跪在赵长宁面前,磕了三个头,“谢谢你救出我娘,你以后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赵长宁扶她起来,只道了一句,“到家了。”
清明一过,天儿便放晴了。
郑家来找过几次,都被赵长宁不软不硬的给轰走了。
郑蝉也不想吃白饭,主动找到赵长宁,谈及开窑的事儿。
但开窑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件事,矿山采石,成型制器,装胚进窑,每一步都要耗费许多。
最主要的,就是钱,不给钱,没人愿意干活儿,大家也才发现,预算似乎不太够。
赵长宁没有办法陪在这里,因为第一批银款终于送到了南昌府,她需要亲自去交接。
经过皇帝的龙颜大怒后,这次到了二十万两银子,虽然少,但也犹如及时雨。
赵长宁照常催剩下的五十万两,顺便打听了下广州市舶司那边的船可有到港,竟然是方文海亲自给她来信,说船还未到港。
这些人可真是硬茬子啊,只可惜,赵长宁也是硬茬子。
恰好,许婆婆的回信也到了。
如她所料,信是明轩写的,得知她在这里的遭遇后,他言及已经为她去信朋友那,看看是否能帮上忙。
赵长宁松了口气,她朝堂上的朋友太少,能信的朋友更不多,明轩算一个,好歹是前任浙江巡抚,他主动开口,那就太好了。
若是无法从工部和兵部弄到船,她就要亲自去浙江弄一艘回来,而朝堂上,皇帝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可以了,哪怕真的治罪那些拖延之人,也并不能解决现状,因为无论是谁坐在那个位置,这船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给她。
拖延,真是这世上最简单的事儿。
她早就清楚,朝廷就是一张大网,天高皇帝远,网眼里漏出什么,不能漏出什么,那些人门儿清。
而看到银子后,府台大人对她倒有些改观。
他一直以为赵长宁是皇帝新宠,不过是来胡作非为一番,说是户部拨款,少不得要他们南昌府拿钱,这种事儿还少吗?但赵长宁从未开口向他要钱。
“女书令今后若有问题,可与我商量。”
赵长宁知道他是看在钱的面子上,这次若七十万两撒下去能听到响儿,对他这府台政绩也有大好处。
“多谢府台大人,长宁以后就不客气了。”
她回去后,正巧郑蝉快要烧窑结束,准备封堵投柴口。
“姑姑?”郑蝉一板一眼地行礼,“您回来了,这窑有些小,我只烧制了不到二百五十件。”
赵长宁摆手,“不必多礼,”
她看她满头大汗,脸上也都是黑灰,笑道:“你爹怎么会让你一个女孩子做这个?”
郑蝉凝着脸反问,“那皇帝怎么会让你一个女子做官呢?”——
作者有话说:长宁:[愤怒]给我钱[愤怒]
第69章
赵长宁一时间被问的哑了声儿。
她拿出帕子,帮郑婵擦了擦脸上的灰和汗,调侃道:“因为我们聪明,我们能干。”
郑婵抬眼看她,眸中露出一丝不确定,“我不如你,你都当上官儿了,我却被赶出了家门,若我爹知道,怕是要被气得从棺材里蹦出来,他肯定很失望。”
“你以为,我现有的一切是平白无故就来的?”赵长宁淡笑起来,“都是要自己一拳一拳打出来,得去争去抢。”
郑婵看着她的目光稍稍软了些许,多了好奇,“姑姑,这一切都很难吧?”
赵长宁摇了摇头,“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不难,若你有本事,就能把失去的夺回来,欠你的,也一并讨要回来,我问你,你有吗?”
郑婵点头,目中又喷出火光,咬牙切齿道:“我有。”
她很快又偃旗息鼓,沮丧道:“可我只会烧瓷,别的什么也不会,我娘还说我这般性子,这辈子怕是嫁不出去了。”
赵长宁听到小姑娘如此言语,顿时失笑。
“会烧瓷难道还不够吗?多少人想会都不会呢,你现在应该认识宋环和周淼两位姐姐了吧?她俩都没嫁人,还有很多,包括我,我们这一世,嫁不嫁人不过是个小小的选择,但这个选择之外,才是我们原本的人生。”
她应该感谢郑婵是个女孩儿,郑家对她不重视,若非如此,哪有今日际遇?
郑婵听完这些话后,久久没有言语。
果然是官窑郑家出身,赵长宁回去一觉醒来,便听说窑口已经快要冷却,郑婵准备拿出里面烧制好的瓷器,很多人都在围观,连郑家都派人去看了。
云生有些激动,“姑姑,您快喝了这碗粥,咱们马上就去。”
赵长宁摆摆手,她现在没有心情喝粥。
“走走走,去看看,回来再说,带上人守好,决不能出乱子。”
这次郑婵用的窑,是当时寻来的三家中的一家,也是失败者之一。
她真的很期待郑婵这次开窑,同样的窑,若郑婵能成,那就不能找借口了。
到了后,赵长宁立刻便让人将闲杂人都赶走了,包括郑家人。
郑婵满脸紧绷,脸上的黑灰又多了一层,只剩下泛白的唇和漆黑的眼睛,窑里的温度还未散尽,她脸上又开始流汗,黑一道白一道,滑稽的很。
“姑姑来了?”她声音里有些紧张。
赵长宁并未宽慰,而是凝重道:“成了吗?”
郑婵眼睛里满是红血丝,自信一笑,“姑姑,这一窑,肯定会成的。”
赵长宁看她自信的模样,不由笑了起来。
当大大小小的器具展现在面前时,赵长宁来不及细细观赏,只看着上百件瓷瓶瓷碗瓷碟小壶双耳瓶等等,摆放整齐,果然没有一件是废品,全都成型了。
她指着一个素白的鸡心碗道:“似乎与御贡的也相差无几了。”
郑婵摇头,“细看肯定有差别,御贡的白瓷,品质非一般白瓷可比,今天这一批若能达到那样的水准,说明我进步了。”
她说起白瓷来,妙语连珠,侃侃而谈。
“……御贡的白瓷,白如凝脂,素犹积雪,有些出窑便是半脱胎,拿到光下能看到光影透过,薄胎器面的白釉,犹如褪色红糖,温润如玉,甜白如糖,这便是甜白釉的由来,我爹便善于此,其实我自己是爱青瓷更多些。”
郑婵蹲下看着自己烧制的没有纹饰的白瓷,叹息道:“时间不够,若你给足够的时间,我还能做些纹饰,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