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御前女官》 60-70(第12/20页)
一个钱袋子。
“这些钱你先拿着,我这次去江西,归期不定。”
许婆婆很是不舍,“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跑那么远的地方?这一路不会有危险吧?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呢,唉……”
赵长宁宽慰了许婆婆几句后,便去休息了,直到吃饭时才出来。
明轩给她打了一碗小米南瓜粥,温声道:“我跟许婆婆都很担心你,若到了江西,你便寄信回来报个平安,也好叫我们安心。”
李云秋一边啃着骨头一边看着赵长宁,水汪汪的眼睛里,似乎也写着忧虑。
赵长宁拒绝的话说不出口,点了点头,“我会的。”
她去洗漱的时候,听到明轩在院子里拉着安义和云生嘱咐,说是要照顾她的胃,不可再严重了,一路上山高水远,不可能时时都运道好,碰到医者的。
云生听的很仔细,甚至还详细的问了吃什么对胃好,且一一拿小册子记下,十分认真。
翌日一早,天色未明,水儿巷便有马声嘶鸣。
赵长宁戴好幕笠,出了巷子,就看到两辆马车已经在等着了。
宋环和周淼同时从车里冒出头,小脸被雪白的兔毛围着,笑靥如花,“姑姑,您去江西办事儿,怎么能不带上我们呢?”
赵长宁笑了起来,本以为天寒地冻,她俩不愿一起去呢。
羽林卫簇拥着车队缓缓而去,凌晨的光线昏暗,没多久,化成小点的马车就彻底与夜色融为一体了。
墙角处,太平困倦地揉揉眼睛,“主子,咱们回去吧?你待会儿还要进宫授课呢。”
明轩随意唔了声,目光久久收不回来。
两千多里蜿蜒的路程,赵长宁等人一直走了将近两个月,对于安危的担忧,她觉得自己实在多虑了,这个时候,怕是山贼都不愿出门。
到达南昌府时,眼看着年关在即,除了羽林卫,一行人人困马乏,个个都疲惫不堪。
宋环和周淼也一样是憔悴不已,如今时值隆冬,不比天气尚好的时候,能走水路,如今水路不通,陆路也难走,但两人愣是没叫一句苦。
赵长宁看着两个已经站不起来的女官和云生,有气无力地简短道:“好好休整吧。”
休息了一天后,略略恢复精神,便带着圣旨寻到了南昌府的府署。
南昌府的府台大人早已接到消息,不过,在面对赵长宁时,他的态度,不冷不热的。
赵长宁无暇顾及,也懒得去理解他眼底的轻慢,知会过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去了景德镇。
此时,又是一场雪落下,紧赶慢赶,已经到了除夕,大家在县城的驿馆中,凄凉的安顿下来。
驿丞还口出抱怨,实在不理解,这大过年的干什么也这么折腾,底下人不是人啊?
一行人自知无理,哪怕是奉了皇差,也只能垂着头听他嘟囔。
宋环和周淼这次还带了婢女,女孩子们拉着女官,大家心灵手巧,居然买了粉面包起饺子。
所有人都会,就连安义这么大块头,一双粗手包起饺子来,还有模有样,只有赵长宁不会,在连破了五个饺子皮后,大家不让她浪费粮食了。
话也说得很好听,就说让她休息,别累着了。
赵长宁确实不会,只能坐在一边看,见大家都瘦了一圈儿,不由愧疚道:“是我心急了,应该开春再赶路的。”
周淼脸上的笑一点不改,稍稍瘦下去的脸颊上,竟然还出现了两个浅浅的酒窝。
“怎么会呢?我还是第一次在外头过年呢,不用给那么多人磕头,也不用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出嫁,怪自在的,就是有点冷。”
宋环也道:“姑姑,早些赶过来,早点解决事情,等咱们顺利弄好了,回去的时候,就是春暖花开了,多好呀。”
赵长宁被二女的乐观感染。
只可惜,挫折来得也极快。
因着过年,县衙不开门,连县令都找不到了,这倒还好说,赵长宁便想着去拜见烧瓷大户,权当拜年,结果一个两个都不在家。
退而求其次,去寻小户,竟然也说不在,要么说走亲戚,要么就干脆不理会。
而且,户部本该早就送到的钱,竟然也没到?
脚趾头想,也知道是故意的。
这群狗杀才——
作者有话说:[发财][发财][发财][发财]
第67章
宋环显然也明白,“姑姑,上次来,这些人可不是这个态度。”
周淼也面色不佳,“环姐姐说上次还有一些小户很期待咱们过来呢,如今大庸的瓷器,基本都被大户包揽,若能开海,对小户也是一个赚钱的路子,再少也是钱啊。”
“看来事儿过了明路,钱款有眉目,有些人就不乐意了。”赵长宁笑了,“那就放慢脚步吧,咱们来了这,就没好好休息,看看你们,都瘦了。”
她知道会遇到问题,也想过要好好去谈去解决,但没想到会这么毫不遮掩,连面都不给见。
在来之前,明轩就已经提醒过,地方上和玉京不同,地方官和京官也不同,皇权不下县,她所遇到的阻碍,会是最难缠最磨人的,不是一句奉皇命就能解决。
现在来了,果然是前有拦路虎,后有追兵狼。
看来,还是前辈有经验。
大家都不太高兴,反倒是云生最高兴,这一路上,姑姑胃痛了好几次,他怎么劝都劝不住。
连夜就买了好些养胃的菜蔬回来,要给姑姑调理。
赵长宁呢,也一改之前的风风火火,转而窝在了驿馆里,每日看书习字,安安静静地,给皇上去了一封催款折子,又顺便给许婆婆去了一封平安信,里头还大致说了这边的情况。
宋环和周淼也安稳地跟着,甚至还新找了乐子,那就是去百姓家里织布玩儿。
两个女官第一次领命出宫,很是战战兢兢,她们已经习惯听命,也闲不下来,是以每日都很紧张地在驿馆转悠,偶尔还去县衙晃荡。
只不过每日都没好消息,偶尔也听说县令确实回来了,但碰不到面,不是下乡就是去查案,反正忙得很。
终于,十五元宵节后,又过了两天,衙门终于有了动静。
“姑姑,姑姑,知县大人露面了,咱们快去见见吧。”两个女官高兴的回来禀报。
赵长宁正在写字,用的正是高赟送的笔墨,习字确实有助于静心,她有些明白皇帝为什么每日除了辛苦批折子,还要写写画画了。
“明秋,左玉,你们坐。”赵长宁看着她俩,温声道:“出宫以后的日子,是不是很不习惯?”
两个女官都很拘束的点头。
赵长宁笑道:“出了宫,很多事儿都不一样了,你们要习惯,别着急,事儿要慢慢来,放轻松些。”
明秋还是有些紧张,“姑姑,我们这样,回去了,会不会被皇上骂渎职啊?”
赵长宁认真道:“就算被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