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110-120(第7/16页)
使了个眼色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不管皇帝心中对太后有什么不满, 现在都不是翻脸的时候, 该有的表面和谐还是得有。
皇帝在看到李用和对自己摇头的时候,一时间竟是有些泄气。
原来舅舅也不同意他这样做。
想到这儿,少年人心中有些失望, 甚至于有些恼火。
他垂下头,低低的嗯了一声:“之前在母后面前十分失礼, 特前来赔罪。”
内侍心中松了口气,原来是赔罪啊。
“官家来的正是时候呢,太后娘娘如今刚刚得了空, 要是知道官家来了,不知道多高兴呢。”内侍仿佛哄孩子一般和皇帝道。
皇帝也只能胡乱点了点头, 然后与李用和擦肩而过。
李用和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表现的十分守礼,甚至于都未曾多看皇帝一眼, 他心里清楚,无论如何在目前这个状况下,他和皇帝,都不能太过亲近,否则便是取死之道了。
**
李用和开始在考城县上班之后, 对于京中的一些消息,便也没有以往那么通畅了,有时候甚至于两三天才会知道京中发生了什么。
至于生活也越发忙碌,有时候两三天才回一次家,日常除了工作就是回家休息,甚至于与友人之间的会面频率都少了许多。
一直到天圣二年年底,皇后的人选终于定了下来,的确是那位郭姑娘。
当然了,这其中也不是说真的就一帆风顺,其中皇帝与太后之间的冲突就曾有过两次。
第一次是初选的时候,皇帝看上了一个蜀地出身的王姑娘,结果太后却说人家长得太过妖艳,会带坏皇帝,然后转手将这位王姑娘赐婚给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刘美的儿子刘从德。
这件事其实已经让皇帝很不满了,然后在复选的时候,皇帝又更喜欢另外一个秀女张氏,但是最后却在太后的强烈要求下,只能选择郭氏为皇后,张氏成为了妃嫔。
虽然看起来只是简单的皇帝与太后之间对于皇后的不同选择,但是也能察觉的出来,太后与皇帝之间,其实已经产生了隔阂。
否则皇帝也不会两次都试图推翻太后给自己的皇后人选。
而观望如今的朝局,太后固然权势滔天,可是皇帝才代表了未来,李用和相信,一定会有一些中间派,在判断局势之后,会渐渐地倾向于皇帝。
天圣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郭氏被正式册封为皇后,而李家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瑶娘又怀孕了。
自打天禧三年诞下长子李璋,如今已经有五年了,瑶娘又再一次怀孕,瑶娘和李用和都十分高兴。
就连李璋自己,在得知此事之后,都有好几天一直腻歪在瑶娘身边,一心想要研究研究那个还在母亲肚子里的小弟弟,弄得李用和夫妻都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这次有孕,到底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因此夫妻两人行事也就老道了许多,并没有像是第一次那样兵荒马乱。
而且等招呼完娘家的亲戚之后,瑶娘还和李用和商议,要不要给长子请个先生。
如今李璋也已经五六岁了,的确到了开蒙的时候,之前一直都是瑶娘带着他读书认字,但是如今瑶娘有孕,精力肯定没有之前那么好了,请个先生的事儿,如今看起来倒也是势在必行。
李用和当然也同意这一点,立刻就发动自己的关系网,开始打探消息。
当然了,瑶娘有孕的消息,也传进了宫里,李太妃知道后,也送了许多赏赐出来。
甚至于太后和皇帝都送了些东西。
李用和接到李太妃的赏赐还算意料之中,但是太后和皇帝的赏赐就有些惊讶了。
李用和试探了一下前来送赏赐的太监,这才知道了此事的前因后果。
原来那日太后与皇帝议事,正好遇上了前来请示的李太妃。
或许是想讨个彩头,两人便都给下了赏赐。
这事儿李用和听着挺魔幻的,但是既然人家都赏了,那他也就接着,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过去,李用和也曾听说过帝后不和的消息,但是到底也没有闹得太大,倒是李太妃曾和他说过几句,皇后性格的确与皇帝不大相配,说话很是直来直往,而且对于皇帝宠幸的宫人,更是疾言厉色,仿佛十分善妒的样子。
李用和听了这话也只是皱皱眉,并不多言,虽然是大外甥,但是人家夫妻的事儿,他这个外人如何掺和,因此他还时常劝慰姐姐,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事是管不得的。
李太妃这人自来也是个宽和的,倒也把李用和的话听进去了,因此只是长吁短叹几声,便也抛之脑后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这位皇后的不满,却也不仅限制于后宫诸人头上了,前朝之人也开始觉得焦虑。
这个倒不是因为皇后本人如何,主要是皇帝成婚这么多年,至今竟然还没有子嗣。
在这种事情上,当然是身为皇后的郭氏首当其冲需要承担责任了,更何况她还有善妒的传闻。
最后因为物议沸腾,刘太后也有些压制不住,到底也只能又给皇帝后宫选了几个人进去。
而这次选进宫的人,却使得后宫中的矛盾,越发尖锐。
首先就是皇帝,他本人十分喜欢新选入宫的尚氏和杨氏,甚至于对这两个人已经到了专宠的地步,皇帝的这个行为,引发了皇后的极度不满。
她几次三番与皇帝产生争执,夫妻两人最后甚至还差点闹到太后跟前去。
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之紧张。
最后还是太后察觉到了这一点,将夫妻二人都叫到跟前训斥了一顿,这才将事情压制了下去。
可是只要明眼人都知道,事情的确是压制下去了,但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却并没有消失,这件事,总有引爆的一天。
而这个引爆的时机,或许就在太后离世之后。
之所以会想到太后离世,其实也并非是李用和胡思乱想,主要是最近几年,太后的身体状况的确是一日不如一日。
这些都是李用和从他的内线那里得到的消息之后,然后推断出来的。
比如说之前太后还能一日批阅五六个时辰的奏折,而现在,就只能批阅三四个时辰了,而且还不能久坐,不能熬夜,否则第二日庆寿殿里就得熬药。
李用和意识到了太后身体状况的虚弱,因此对于汴京城和皇宫的关注便越发紧密,只等着朝政有变的那一日。
**
就这样,一直到了明道元年,皇帝已经二十二岁,加冠礼都已经过了两年,可是太后依旧没有还政的打算。
与此相反,她对于朝政的把控比起之前却是更加严密了,只要是有人上书请求还政,不是被搁置不议,便是对其贬官处置。
一时之间倒也不敢再有人轻举妄动了,可是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即便是太后现在拦着不让,她也不可能拦一辈子,迟早都有还政的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