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30-40(第20/25页)


    皇帝左思右想,觉得还是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处罚年羹尧,反而还是要根据之前的计划,重重的赏他,于此同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他的性情,看看他到底担不担得起这份厚赏。

    想到这儿,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

    之后一段时间,隆科多想象中的皇帝暴怒,疏远年羹尧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反而就在次日,皇帝突然下旨,让年羹尧和总理事物王大臣及一些中枢重臣们一起面呈上谕,代皇帝下达圣旨。

    这种类似于皇帝机要秘书的活儿,一般情况下都是深受皇帝信重的大臣们才能做得,年羹尧一入京就表现的这么嚣张,但是皇帝却依旧还把这个工作交给他来做,可见皇帝对他的信重。

    一时间年府上那是宾客满盈,来来往往攀关系的,都快要把年府的门槛都踏破了。

    而年羹尧自己也是来者不拒,呼朋引伴,招揽权势,夸耀功勋,是真的把自己当成大清第一功臣了,对于那些溜须拍马的吹捧之言都是照单全收,而且还越发有了飘飘然的姿态。

    之前还密折保举人才,现在连密折都懒得上了,直接明着要官要爵,如今人人都把年羹尧的保举称作年选。

    而隆科多掌管的吏部,这个正儿八经管理人事的部门却好似成了摆设,大家都跑去烧年羹尧这个热灶。

    于此同时,一些与隆科多亲近的朝臣们,也开始鼓动隆科多:“隆大人,年羹尧如此受皇上信任,他为人也好大喜功,又如此大力提拔朋党,此等人物若是日后入了中枢,恐成祸患啊。”

    没错,年羹尧这才回京不过七八天,入御前行走也不过几日,就已经遭受到了一大批同僚的厌恶和反感,同时他们也很害怕,要是年羹尧以后真的入了御前,那他此等性情,只怕真的会一手遮天。

    而这些人自然而然的也看出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隆科多与年羹尧之间关系的生疏和冷淡,因此特意过来鼓动。

    而隆科多听了这话却表现的十分冷淡:“皇上亲厚谁疏远谁,这是我们臣子应该操心的事儿吗?而且年大将军有大功于朝廷,他记性好,下笔通达,秉性耿直,皇上让他面呈上谕又有何不可呢?”

    隆科多夸赞年羹尧这几句话,还是从皇帝那儿抄来的,低情商的说法,这个人情商低居功自傲看不起人,高情商的说法,这个人秉性耿直。

    底下人听了这话一时间有些讷讷,隆科多这人平日里虽然与同僚交好,可是却也从来不会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行事还是十分耿直的,因此见他没有打击年羹尧之意,便也就不敢再多说了。

    隆科多轻飘飘把这一页揭过去,心里却打定主意不再和这个人过多交际了,这种时候,鼓动他上赶着和年羹尧打擂台的,不是毒就是蠢,或者是又毒又蠢。

    而且他也能感受得到,皇帝此时虽然对年羹尧还是依旧看重,可是之前那股不管不顾,十分上头的状态却已经过去了。

    他现在更多的好像是一种试探,一种打量。

    若是年羹尧符合他心中所想,隆科多以为,那日后年羹尧的荣华富贵却不会比历史上的怡亲王少。

    可是要是不符合,那估计也就是个身死的下场。

    即便如今朝廷之中没有勇将,即便西北的噶尔丹还虎视眈眈,可是雍正这样的帝王,说要处置你,那就绝不会手软。

    **

    隆科多想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因此对于年羹尧的一些行为,也就只当看不见,只有在皇帝问起年羹尧最近的状况时,才会不偏不倚的给皇帝禀报,沉稳的让怡亲王都有些惊讶。

    毕竟以怡亲王的城府,有几次还因为年羹尧的行事,气的脸红脖子粗,但是隆科多在职权都被年羹尧侵占了一部分的情况下,却是格外的稳得住。

    “隆大人果真是沉稳,小王实在是望尘莫及。”怡亲王在某次和年羹尧发生冲突之后,和隆科多感叹道。

    其实这两人发生冲突也是年羹尧上赶着的。

    某次年羹尧去怡亲王府上拜访,结果拜访之后,又对人家的宅子指指点点,说人家的宅子外面恢弘里面草率,这不就是在说怡亲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吗?

    怡亲王脾气再好也不是个泥捏的,因此之后与年羹尧之间的关系便越发不好了。

    要知道,当年年羹尧在西北前线,有人给皇帝提议说,需要派人去限制年羹尧的权力,以免年羹尧坐大。

    还是怡亲王劝皇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结果现在到头来,年羹尧一回京却如此羞辱怡亲王。

    之前皇帝还想着在两头和稀泥,希望弥补两人之间的关系,现在皇帝也摆烂了,冷眼旁观年羹尧继续作死。

    而隆科多听到怡亲王这么说,却只是笑着摆了摆手:“王爷谬赞了,王爷一心为公,才是臣远不可及啊。”

    怡亲王的确是个用心国事的人,哪怕知道皇帝此时对年羹尧恩宠有加,但是私底下还是会劝告皇帝,这般行事不大妥当。

    隆科多就不敢这么刚了,毕竟他可不是雍正皇帝最爱的十三弟。

    **

    最后或许是年羹尧做的太过分,底下的怨言也太多了,皇帝终于在某次朝政中,正面回应了这件事。

    主要就是说,现在外面传言什么年羹尧功高震主可以左右朝政的话都是假的,作为君主很难,作为臣子也不易,大家要一起众志成城,共建美好大清。

    意思是这么一个意思,虽然表面上看是替年羹尧澄清,但是其中未免也有敲打年羹尧的意思。

    毕竟这种传言都扩散到需要皇帝正面回应了,年羹尧你自己难道不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吗?

    嘿,你还真别说,年羹尧一点都没反省。

    雍正皇帝一番念唱作打,都是俏媚眼抛给了瞎子看,年羹尧根本毫无所觉,还当皇帝这是维护他呢。

    隆科多不知道雍正此时多心塞,反正他都有点替雍正心塞。

    就这么轰轰烈烈的热闹了一个月,年羹尧也终于要请辞回西北了。

    皇帝看起来对年羹尧还是很亲厚,在他临行之际,不仅又赏赐了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的世职,还十分郑重的又叮嘱了他一番。

    “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 ①

    其实在隆科多看来,皇帝的这番话,可以说已经是掏心掏肺了,若是年羹尧真的能听进去,其实未必也不会没有一个好结果。

    但是看着年羹尧那章略显骄纵的脸,隆科多心里便明白,他是一点儿都没听进去。

    年羹尧是十一月离开的,送走他之后,皇帝表面看起来是恢复了正常,可是隆科多却能隐隐的看得出来,皇帝的心情很不好。

    但是就在皇帝心情不好的这个当口,诚亲王家的世子弘晟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处。

    这下可让皇帝找到借口了,直接下旨废掉了弘晟的世子之位。

    要知道,弘晟身为诚亲王的嫡子,是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