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30-40(第16/25页)
如他们家的岳兴阿。
岳兴阿虽然老实,但是智力还是没问题的。
这也就怪不得雍正会选弘历了,一共就这么几个儿子,小的小傻的傻,一个弘昼还是个调皮捣蛋爱玩的,可不就弘历看着不错嘛?
当然了,作为封建主义社会集权巅峰的乾隆皇帝,他除了被兄弟们衬托之外,自己也是有点东西的,不然也不会造就所谓的康乾盛世,虽然晚期昏庸了,但是前期其实还可以。
正在思索间,隆科多正好看了弘时。
此时的他正在和廉亲王说话。
廉亲王的脸色并不好,今年九月,圣祖皇帝升附太庙,廉亲王负责在端门前设更衣账房,结果皇帝因为油漆味太大,让廉亲王和负责此事的工部侍郎、郎中在太庙前跪了一天一夜。
这不能说是找茬,也只能说是鸡蛋里挑骨头了,毕竟新修建的建筑物,哪个能没有油漆味啊。
但是没有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廉亲王该受的苦这段时间以来,一个都没落下。
因此廉亲王此时面色不好,也很正常。
但是弘时这个时候竟然就和廉亲王勾搭上了吗?隆科多微微眯了眯眼睛——
作者有话说:对不起,我又晚了o(TωT)o 感谢在2023-06-24 19:30:20~2023-06-25 19:17: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椿、52721541、山有木兮、48568423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胜败
等祭天结束之后回京的路上, 隆科多也不免想起这一日的事情。
关于弘时和廉亲王勾结,隆科多虽然早有预料,但是当真正发生的时候, 他的心中还是忍不住感叹,这都是什么倒霉儿子啊, 这种蠢事儿也做得出来。
哪怕你去讨好怡亲王呢,也比找廉亲王好得多吧。
但是无论如何, 这孩子的脑子进水行为看起来已经开始了,隆科多也不愿意掺和进这些破事儿里头, 目前为止, 弘历的太子之位那是稳稳当当的,其他人都没有一争之力。
也不知道皇帝知不知道自己好大儿的这种行为,反正皇帝目前为止看起来还是很开心的, 一方面因为西北的战事进行的很顺利,年羹尧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 自己没有看错他,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为止, 他对于政治上的追求也开始走上正轨。
所谓的“摊丁入亩”政策和“火耗归公”政策,都已经开始有眉目了, 雍正心里只觉得踌躇满志,觉得建立功业就在眼前了。
也是因此, 这段时间他对大臣们也算得上和颜悦色。
大臣们也都十分罕见的轻松了几天。
但是隆科多却是了解皇帝的性格的,因此他当差,依旧是半点都不敢放松。
**
雍正元年十二月的某一天,隆科多入宫给皇帝汇报政事,正好碰见雍正在看折子, 见他进来,就让他先坐下,等自己看完再说。
隆科多老老实实坐着,等喝完了半盏茶,雍正这才放下折子。
“今日看了一天的折子倒也没白费,竟是发现了两个贤才。”
看着皇帝乐呵呵的样子,隆科多十分捧场:“哦?不知哪位同僚能得皇上如此青眼?”
皇帝笑着将两封折子递了过来:“就是这两人,头一个你应该也知道,正是山西布政使田文镜,去年的时候他禀报灾情有功,朕就让他署理山西布政使,没想到此人果真是个有才之人,在山西任上厘清公务,革除弊病,这才短短几个月,就使山西吏治为之一清,如此人物可算得上人才?”
隆科多听着这个名字就心下一动,田文镜这个名字他是听说过的,在历史上,好像的确是个有名的官员,他大致扫了一眼田文镜呈上来的折子,便立刻笑道:“果真是大才,皇上慧眼识珠,微臣为皇上贺。”
皇帝听着这话越发高兴了,又指了指另一封折子:“还有这个李卫,不过捐官出身,在云南也不过是个道台,管理盐务,但是行事也是勤勤恳恳,政绩卓著,如此人物,放在云南管盐务还是委屈了。”
李卫就更大名鼎鼎了,拍他的电视剧隆科多都看过呢,因此就更没啥异议了,直接又吹捧了一番。
同时他也意识到,皇帝这是已经开始给自己的新政改革找帮手了。
田文镜和李卫这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出身都很一般,田文镜不过是监生出身,李卫更干脆了,他祖上是商人,他自己也没有半点功名,是捐官出身。
这样的人,一不容于满洲勋贵,二汉人士大夫也多半看不上他们,因此若是能获得皇帝的宠幸,被皇帝提拔,那绝对就是皇帝的死忠,生死祸福只能依靠皇帝,忠诚度也会大大提高,施行起皇帝的政策也会不遗余力。
而且这两人还不止是出身可以掌控,更重要的也是很有能力,这样就更好了,皇帝也更可以大胆放心的任用他们。
想明白这一点,隆科多就明白,这田李二人的崛起是不可逆转的,皇帝已经开始出手了。
之后事情的发展也果然如同隆科多猜测的一样。
刚翻过年去,朝廷才刚刚开印,皇帝就下令,提拔山西布政使田文镜为河南布政使,云南盐驿道李卫为云南布政使。
要知道,布政使可是地方二把手啊,管理全省的财政赋税,这样的高官,皇帝却像是扬沙子一样随手撒出去,而且这二人的升官速度也未免太快了,要知道一年多之前,这二人都只不过是一个郎中罢了,能如此快速的升迁,都是靠着皇帝的大力提拔。
众臣们虽然心下都有异议,但是如今也只敢私底下说说,大面上是绝对不敢和皇帝叫板的。
毕竟如今的皇帝可不是圣祖仁皇帝,对他们这些大臣,可没有那么多的宽容,要出手,便绝不会手软。
处了内政人事上的变动,军事上皇帝也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他名岳钟琪为奋威将军,专征青海。
要知道,之前岳钟琪不过是参赞大臣,一般是管理军务,辅助统帅,大致起个参谋的作用,但是现在有了将军衔,那就是真真正正可以名正言顺的领兵打仗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皇帝对岳钟琪的信任,同时也能看出来,皇帝对于年羹尧还是想要做一些制约的,但是这个制约可能约等于无。
而这二人也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
二月的时候,年羹尧便率领大军,大破罗卜藏丹津的主力,平定了青海。
等消息传到朝中时,正是清明节,皇帝正在景陵祭祖,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喜过望,立刻晋封年羹尧为一等公,还说年羹尧和所有立功将士都是自己的“恩人”。
这话说的就有点夸张了,隆科多听了只觉得尴尬的不行,但是他又知道,皇帝就是这么一个性格,上头了什么话都往外说。
之前圣祖仁皇帝所说的喜怒不定还真没说错他,真真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不过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