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90-200(第10/14页)
只给她五个月时间时,沈乐妮还愤愤然骂它不干人事,但听到最后一句时她的心情一瞬就由阴转晴。
系统还在继续:“综合评分满分为一百,达到六十即为合格,可获得积分一百七十分。第七次军训最高可获二百五十积分。”
等它说完,沈乐妮便问道:“这个酌情降低,具体能降到什么程度?”
“此前几次军训对于各项内容的评判准则为‘完美’、‘标准’和‘规范’三种,此次只需达到动作无明显错误即可,其余训练内容也依照此标准。”
沈乐妮懂了,就比如抱腹,只要军士的手不抱到胸口上去,有那么一点偏差,那也还算是合格。
可是,虽然第一次河西之战结束了,可第二次与历史没偏差的话,那就是在两三个月后了。她还要跟着同去,那军训又怎么办?
“系统,这次军训不会强制我尽快开展吧?”沈乐妮询问。
系统回:“不会强制让宿主尽快开展,只是留给宿主的时间已然不多,还请宿主以任务为重。”
沈乐妮头疼地轻扶着额头。算了,等她休息几天再想吧。
进了宫后,宫人领着沈乐妮来到宣室殿,彼时霍去病刚刚禀报完此次战事的相应事宜。
站到霍去病旁边,沈乐妮抬手朝上方行过礼,而后朝刘彻轻扬唇角,语气轻快道:“陛下,臣此次不负圣意,平安归来。”
听她说完,刘彻笑了一笑,戏谑道:“国师此番也算是上过战场了,不知感受如何?胆量是否变大了些?”
见刘彻和霍去病一样迫不及待想看她笑话,沈乐妮暗暗撇了撇嘴,面上轻松道:“回陛下,臣感受尚好,胆子嘛,当然变得大了些。”
刘彻见她一副什么事也没有的样子,失了兴味,也不再和她逗趣,正了正色道:“这回冠军侯能打下如此战功,国师亦功不可没。此外,朕也知道此次正是有了随军女医,才救回了许多将士的性命,女医们同样功不可没,待她们抵达长安,朕再进行赏赐。”
“那臣,在此替众女医先谢过陛下!”只要能得到刘彻的一句肯定,那么女医队就算立得住了,以后再随军也不会有人加以阻挠。
“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们。”刘彻忽然道,看着两人的面色有些凝重。
霍去病两人心下顿时明白,这才是刘彻今日要说的最重要的事。
只听得刘彻略微沉重的语气响起:“三月之初,军队出征不久,并州代郡始出现疫病,最初一段时间,并未有人将其与瘟疫想到一处,随着后来有同样病症的人越来越多,当地官员这才警觉,火速将奏报呈入长安。”
疫病?!
沈乐妮和霍去病皆是一惊。
“可三月初并未听说有什么大灾,也没有战事,怎会引起疫病?”霍去病不解地问。
沈乐妮也望向上方,显然有着同样的疑惑。
刘彻拧着眉头,却只道:“派去的人已到达代郡,正在抓紧时间排查。”
“陛下,疫病不可小觑,当即要做的,是立刻封锁代郡以及附近郡县,防止疫病扩散。”沈乐妮语气决断道。
刘彻看向她,“国师可有应对之策?”
沈乐妮顿了顿,反问:“不知染上瘟疫的百姓都有什么症状?”
“患上疫病之人,其症状最开始为发高热、头晕,后来呕吐、腹泻不止,到最后虚脱致死。从发病至死亡,最快三日,最慢七日。”
沈乐妮悚然一惊。这……这症状,听起来像是鼠疫啊?
刘彻和霍去病都看见了她表情明显的变化,心里沉了沉。刘彻问道:“国师知道这疫病是因何而起?”
沈乐妮感觉一股冷气从脊背窜出,透向全身。她不自觉地握了握手,摇头道:“臣不能确定,只是猜测……或许与鼠类有关。”
“鼠类?”刘彻皱眉。
霍去病也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老鼠这种东西,有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为何偏偏是代郡有了疫病?”刘彻问。
沈乐妮道:“臣也不知,古往今来,‘疫’之一病,向来极为复杂难治,即便是……也只能见招拆招,不能提前预知,有时候也很难找到起因。”
她虽未点名,但刘彻和霍去病都知道,她后面指的是未来她所在的世界。
两人沉默着,沈乐妮又道:“陛下,这只是臣的一个猜测,臣毕竟不是大夫,具体的还得等有了线索才能加以判断。不过臣倒是知道一些防止疫病扩散的方法,待臣回去细细拟出,再交予陛下。”
刘彻默了默,点头道:“可。你二人连日赶路,定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
二人拱手告退。
出了宣室殿,两人并肩而行。霍去病看她眉头就没松开过,知道她在想什么,便安慰她:“别担心,虽然并未第一时间发现疫病,但也不算太晚,朝廷也派了人过去,应当不会太严重。”
沈乐妮叹了口气,怅然道:“你不知道啊……”不知道黑那啥病的厉害。若真如她猜测,那大汉不知道会面临怎样一场劫难。
历史上有这一回事吗?她好像并未在史书上看见过。莫非,是平行时空的原因?
第198章 土……土拨鼠?
翌日大朝,刘彻对取得战功的一众将领进行了封赏,骠骑将军获封食邑两千五百户。国师和女医队也得到了赏赐,国师获封食邑一千,而女医队除了每个人都拿到丰厚赏赐,更是得到圣上亲手所书的金牌匾,这代表着国师所建的女医堂和这群女医,得到了当今君王的肯定。
女医堂今非昔比,此后许多人闻风而来,想把自家孩子送进来当女医,女医堂一时门庭若市。
论攻封赏完后,便是商议对俘虏的处置。
“诸位爱卿,对于那八千多匈奴俘虏,你们有何看法?都说说吧。”刘彻将问题抛给了殿内百官。
齐博明第一个站出来,义正言辞道:“陛下,微臣认为,蛮夷之族顽固不化,且数目太多,应当直接处理了事,以绝后患!”
有人反驳:“不可!若这样做,我大汉与那群蛮夷又有何区别?”
“可匈奴杀我汉人百姓的时候,可未曾心慈手软!”
“哼!照尔等这么说,以后拿下匈奴王庭,莫非要把所有匈奴全部赶尽杀绝?!”
“难道你想要那些俘虏好生生活在我大汉疆土上?让我大汉血脉被蛮族污染?!”
“休要胡诌!本官未曾说过让匈奴与汉人通婚!”
“臣觉得太常说得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臣也认为统统杀了为好,以祭奠此次死去将士们的亡魂!”
“……”
殿内早已吵作一团,叽叽喳喳犹如闹市,可御座上的刘彻始终未发一言,神色平淡无波,仿佛早已有决断在心。
待他们各抒己见的差不多后,刘彻适时打断:“行了。”话音落下,殿内便渐渐静了下来,刘彻又看向沈乐妮:“国师如何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