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30-140(第9/15页)

下了感叹,只道这次的分也太值钱了。

    等系统报了最后那奖励后,沈乐妮蓦然一愣,继而便是难以置信,毕竟她怎么也想不到系统竟会把杂交水稻种当成奖励给她。

    那可是现代杂交水稻啊!是解决了那么多人温饱问题的杂交水稻!

    虽然古代种植条件远不如以后,可倘若精心料养,产量也不会太低!

    沈乐妮本以为这种真正的利国重器至少会在军训数万人的时候才可能会给她,谁知道来的如此突兀。

    十斤,育出苗后也能种几亩田了。

    沈乐妮顾不上其它的东西,先把水稻种取出来看了看。

    系统给的十斤,乃是现代计量单位的十斤,装在一口箱子里,一打开来,金灿一片。

    她捧了一小捧在手心里,屋子里点了灯,稻种在灯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泽,粒粒饱满,即便未脱壳,也能引得人大动口腹之欲。

    沈乐妮把这一撮种子在两手手心里轻而缓慢地倒来倒去,细细聆听着那稻种相互摩挲的沙沙声。

    她的眼睛像是在看什么宝贝一样,手上的动作也极其小心,生怕就掉落一粒,可就是不想停下手中动作,好像觉得不太真实一样。

    来到古代,才知未来生活何其幸福。

    嚼过安顺镇的那一碗未脱壳的干瘪而粗粝的粟米,才明白手中物的神圣。

    沈乐妮盯着手中的种子发了好一会儿呆,才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回箱子里,再收回到空间去。

    “系统,你给的这杂交水稻一亩能产多少斤?”

    “至少为一千斤。”

    这个回答倒在沈乐妮的预料之中,毕竟系统给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不过若是放在当下的话,一亩能产个五百斤就不错了,也就是当下的八.九石。

    但之前她就跟大司农了解过了水稻等粮食的亩产,平均才一石,这八.九石已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沈乐妮抑制住因激动而跳动不止的心,把另外的新东西拿出来看了看。

    这精盐一箱里有足足三十袋,一箱子都足够沈乐妮吃好多年了,更别提这里有一百箱。而且这盐可不光能吃,还是重要战略物资,用处多着呢。

    再翻了翻那本手册,上面记载的都是有关水稻种如何育苗、移栽等方法,有了这本书,将来种水稻的时候能免走许多错路。

    翌日一大早,沈乐妮用过早饭后便迫不及待地拿上东西进宫去见了刘彻。

    如今刘彻也渐渐意识到沈乐妮每次军训后会得到一些东西,因此现下看着沈乐妮,便颇有些期待。

    果然,沈乐妮此番是来献两物给他的。

    刘彻看着那被宫人抬进大殿的两口箱子,不禁挑了下眉。看来此次的东西,有点大啊。

    待殿里无闲杂人后,沈乐妮才走过去打开一口箱子,拿出一包盐呈到刘彻案前。刘彻拿起

    那包盐捏了捏,只觉得手感有些奇怪,一时猜不出来是何物。

    他举着那包盐问道:“这是何物?”

    沈乐妮对上他的视线,扬着唇清晰有力地回答道:“回陛下,此乃精盐。”

    “精盐?”刘彻果真对此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似是想打开看看这精盐与供入宫中的精盐有何不同,却不知此物该如何打开,一时顿在那里。

    沈乐妮很有眼力地伸出手去,“臣替陛下打开。”

    刘彻把东西递给她,沈乐妮接过,撕开了一道小口子,再递了回去。

    刘彻直接倒了一些在手心里,只见掌心的精盐细小如沙粒,却白如冬雪,无一丝杂质,像是真捧了一撮最纯白的雪在手里一样。

    光看上去,便知这盐确实是难得的精品,他作为帝王,也不曾见过这种极品精盐。

    刘彻伸出另一只手的手指,欲沾上一些入口中品尝,沈乐妮见状提醒道:“陛下,这盐很咸,您少沾一些。”

    刘彻依言只捻了一点沾到唇上,然后抿进嘴里品尝。

    确实如沈乐妮所说,很咸,但刘彻却没皱眉,神情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平静之态。

    “陛下,觉得如何?”沈乐妮巴巴望着他。

    刘彻品尝完后没急着说话,他拿过净手的帕子下意识要把手心里的一撮盐揩进帕子里去,可动作一顿,继而把帕子铺展在案上,然后把手里的盐干干净净地用另一只手擦落到帕子上,再移到边上去。

    眼前帝王富有四海,却依旧很珍惜这一小撮精盐。

    做完这一切后,刘彻才看着底下那两只箱子开口问沈乐妮:“箱子里都是这盐?”

    沈乐妮如实回道:“臣只带了一箱子,不过臣总共得了一百箱。”

    “国师打算把这百箱精盐用于何处?”刘彻询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沈乐妮早在昨晚就想过了。

    盐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这百箱盐她除了献给刘彻一箱,她自己自留一箱,再留五箱下来另作他用,其余的九十三箱她则暂存着,以后给出征的军队用。

    听她说完,刘彻也没问什么,反正用于军用于民与他而言都可。

    只是有个问题刘彻没想明白,他询问道:“另作他用是何意?”

    沈乐妮回道:“此后待研究院建成,便可以设立一处专门研究盐的提炼提纯以及盐具的分院,介时便用得上这精盐。”

    刘彻颔了首,又问道:“看来国师是想好研究院应当开设哪些钻研点了?”

    沈乐妮点了头:“是。”

    刘彻道:“再过不久,研究院也修建完毕,介时朕再与国师详细讨论。”

    自从几个月前他下旨以后,研究院便开始动工,因为修建要求不是很复杂,所以不到半年,便进入到了收尾阶段。

    刘彻的目光又落在另一口箱子上,开口道:“那里面的又是何物?”

    沈乐妮道:“回陛下,那只箱子里的,乃是粮种。”

    刘彻的瞳孔细微变化了一瞬,他看向沈乐妮,重复了两字:“粮种?”

    “里面装的粮种,名为杂交水稻种。”

    “杂交水稻种……”刘彻咀嚼着这几个字,半晌开口询问:“杂交水稻,与当下的水稻,有何区别?”

    沈乐妮缓缓吐出几个字:“产量不同。”

    刘彻心里一动,他静静望着沈乐妮的眼,等待着她接下来的话。沈乐妮觉出了他的意思,便展开来道:“此前臣问过大司农,得知当下的水稻平均亩产不过一石左右,而这杂交水稻……”她想了一下,还是打算如实说来:“若放在未来,亩产在十五石以上。但若是当下,精心培养的话,或许也能产个七八石。”

    乍然听到亩产十五石,刘彻瞳孔剧烈收缩了一下,不复方才的淡然。

    十五石?!这杂交水稻,竟能如此高产?

    这可是十五石啊,若大汉的农田都能种上这等粮种,又何来饥荒之灾?

    可心绪还没激动多久,就被最后那一句话给冲淡了下去。是啊,亩产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