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00-110(第3/15页)

妮没有第一时间为刘据解答,而是说道:“大皇子看这像什么字?”

    刘据看着两片木片想了想,然后眼睛微微一亮,他声音清脆软糯地答道:“是‘人’字!”

    “对,大皇子真厉害!”沈乐妮先是夸赞了他一下,而后慢声又清晰地讲道:“人,可顶天可立地,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动物。”

    动物二字成功让刘据疑惑了,他先是问道:“动物是什么?”

    “动物,就是像猫、狗、牛、马等等,这些有血有肉的,就叫动物。”沈乐妮用他能听懂的话解释道。

    刘据还是不解,幼嫩的眉往中间挤了挤:“可是夫子说过,这些都是牲畜,和人不一样,既然它们叫做动物,那么人不应该也称为动物。”

    沈乐妮道:“那你看那些动物都有血有肉,我们也有,它们会动会叫,我们人也会动会叫,为什么我们人就不能称为动物?”

    一个像是哲学的问题,成功问住了年纪还不到五岁的刘据。

    他眨眨眼,半

    晌说了两个字:“是哦。”他又问:“那草木又叫什么?”

    “花草树木,它们都叫植物。”说完,沈乐妮接着讲下一个内容:“其实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独特和不同的一个。大皇子能不能猜一猜,为什么我会这样说?”

    刘据思考半天,然后摇摇头,说道:“据儿不知,请夫子解惑。”

    沈乐妮轻轻一笑,为他解疑道:“因为所有动物里,只有人具有语言能力,就是人能够创造文字,会说话,也会创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大皇子不如想一想,我说的对或是不对。”

    刘据随她的话想了想,然后恍然地点了点头。

    “所以我说人是最厉害的动物,大皇子如今可懂了?”

    刘据点头道:“据儿懂了。”

    “那么我们便继续讲下一个问题吧。”沈乐妮指着桌上仍然相互支撑着的木片问道:“大皇子可知这两个木片挨在一起为什么不会倒?”

    刘据摇头。

    沈乐妮声音轻柔又清晰:“因为它们相互支撑扶持,就像人一样,只有相互扶持、友爱关爱,我们才会越来越好。比如父母关切子女,子女孝顺父母,家庭才会和睦;臣子忠于君王,君王关怀臣子,国家才会更好。”

    刘据的眼睛又亮了亮,“这个我知道!石夫子教过!”

    沈乐妮看着刘据的眼神温柔到简直不像她,若是霍去病在此,定会以为她内里是不是换了个芯子。

    沈乐妮继续道:“其实这两片木片不会倒的真正原因,是另一个。”

    她边说边用手指给刘据画着道:“你看,这两个木片和桌面共同构成的形状叫三角形,它具有稳定的特点……”

    沈乐妮给刘据讲了讲有关三角形的东西,之后又顺便讲了两个其它的形状。

    虽然这些知识对于刘据来说很陌生,但沈乐妮的讲法却很是生动有趣,刘据不仅听懂了,还对这些颇为感兴趣。

    第一堂课,沈乐妮不打算给刘据讲太多东西,讲了这些后也差不多了。末了她对刘据道:“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但是我要给大皇子布置一个作业。”

    刘据眨眼:“什么是作业?”

    沈乐妮托着下巴:“嗯……你可以理解为任务、事情,我给你安排一个事情,然后大皇子在下一堂课前要把它完成。”

    刘据点头:“请夫子安排。”

    于是沈乐妮就给刘据布置了一个简单的作业,内容就是让他找找身边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看看它们是不是真的很稳固,不会倒。

    刘据站起身,仰着脑袋认真对沈乐妮说道:“沈夫子讲的课与石夫子讲的不一样,据儿很喜欢。”

    沈乐妮一听,恨不得把他拥进怀里抱一抱,但也只能想一想。她俯下身笑眯眯对他道:“大皇子喜欢就行。但是石夫子讲的也要认真听,知道吗?”

    刘据点了点头,对沈乐妮行了个学生之礼,然后就在宫人的带领下离开了。

    沈乐妮收拾好东西,踏出阁楼的门,转角就看见了一个儒士打扮的男子,侧对着她立在檐下。

    她愣了一下,停住了脚步。

    而那男子注意到沈乐妮后转过了身来,只见他容貌慈和却苍老,蓄着长须,约莫五十多岁的样子。

    “请问您是?”沈乐妮礼貌问道。

    那人微笑道:“您便是国师吧?下官是胶西王国相董仲舒,如今被调来长安,暂任职太学博士。由于石大人这些日子身体不适,便由下官暂代他教授大皇子。”

    沈乐妮又是一愣,然后猛然在心里尖叫。

    什么??!董仲舒??!

    第103章 你倒是大度

    若是说被丢掉这里有什么值得开心的,那就是说不准哪个时候就可以和历史名人来个照面。

    就比如现下。

    沈乐妮的激动险些溢于言表,她强忍住情绪,对董仲舒回以一笑:“原来是董大人。”

    董仲舒问:“国师知道下官?”

    沈乐妮微笑着,只回了两个字:“自然。”

    董仲舒想到沈乐妮的传闻,也没再追问。

    沈乐妮问道:“董大人待会儿是要给大皇子授课?”

    “是。”董仲舒想到方才他听她所讲的,便和煦询问道:“不知国师是何学派?”

    沈乐妮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人这么问她,她思考了一下,然后吐出两个字:“杂学。”

    董仲舒罕见地愣了一下,继而淡淡一笑道:“这个学派下官倒是不曾听说。”

    “同大人说笑一下,其实我什么学派也不是。”沈乐妮笑道。

    “方才我来时,见国师正在给大皇子授课,便听了一段,我觉得国师的授课方式和内容都颇为新奇,很是有趣。”

    “大人谬赞。”

    董仲舒面带好奇地问道:“不知国师可否讲讲其中用意?”

    沈乐妮便道:“我是认为,大皇子如今毕竟年幼,童稚尚存,若是一味地给他讲深奥之理,或许会使他疲惫,这样反而达不到授课的效果。而若是先提起他的兴趣,再将知识融入其中,也许他会更容易记住。有句话说的好,叫兴趣是最好的夫子。”

    “兴趣……是最好的夫子?”董仲舒细细咀嚼着这句话,不知悟出了什么,抚着须髯慢慢点了点头,“这句话倒是有理。”

    他淡笑道:“国师真是博学多才。”

    “哪里哪里,比不得董大人。”沈乐妮面上表情淡淡的,但其心里已经笑到见牙不见眼了。

    就在沈乐妮以为董仲舒没什么要说的了时,董仲舒忽而道:“其实下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国师。”

    沈乐妮道:“大人请讲。”

    董仲舒颔首,侧过身对着廊外,轻抚着须髯道来:“虽然如今大汉实行以儒学为尊,但也为其余的各个学派留有余地。不知国师如何看待当下境况?”

    对于这个问题,沈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