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成病娇反派的小青梅》 60-70(第9/17页)
行至近前才发现祖母身量缩水,不,是自己身量拔高了。稍微垂头便能瞧清白发,她嘴一撇,“以前分明没有这么多的。”
贾玉芳被逗得泪意稍退,捞过她的手诊脉,顿时眼睛发亮:“真治好了。”
说罢双手合十,作揖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苍天有眼啊。”
洛嫣歪着脑袋倚在祖母肩头:“您和阿昀还真像,一见面就惦记诊脉。”
“不然怎么是一家人呢。”
祝昀正与神医说话,身旁还立了不少人。他面色明显不耐,目光追随着洛嫣,好歹是没有发作。
贾玉芳敛了笑意,长长叹息:“当初昀哥儿瘦得脱了相,我总担心他寻短见,幸好,幸好。如今你们平安长大还定了亲,我死而无憾了。”
闻言,洛嫣咬着嘴唇悄然落泪。
祝昀当即抬步过来,先朝贾玉芳颔首问候,再自然地牵住洛嫣。
“风大了,你们俩先走,院子里挂兔子灯的就是我住的地儿。”贾玉芳摸摸洛嫣的发,和蔼道,“于情于理,我得去和殿下见个礼。”
而崔无恙受好友之托照拂姜雪,不好走开,余光掠过并肩离去的身影,他心脏紧缩一下。
一旁,神医捋了捋胡须,在按照祝昀的嘱咐绊住叶宁与寻个由头让叶宁追去捣乱之间犹疑。最终想到叶宁和药王谷拉扯不清,陡然气闷:“公子回神了,随丁五去取药方吧。”
第 66 章 第 66 章
夜风呼啸,祝昀错开半步行在前头。他大抵知道洛嫣因何落泪,若是在家中,可以做些亲密之事,用他的手段哄她开心。
但大庭广众之下,洛嫣面皮薄,抱不得碰不得,只能静静牵着。
他思忖的功夫,洛嫣也在沉默打量。
曲江彩楼,皇帝赐宴群臣。
鼓声骤起,江中几只龙舟竞渡争先,不相上下。忽有一红首龙舟如利剑般破开水波,一马当先。
舟头一人挥臂击鼓,神采飞扬。
很快有大臣认出来:“那是五皇子!”
红首龙舟胜出,击鼓之人上岸,一脚跛着,果然是五皇子。
五皇子将赢到的彩缎献给皇帝:“愿父皇百邪不侵,岁岁安康。”
皇帝身边内侍亲手将彩缎接过,奉给皇帝。
皇帝赞道:“皇儿勇健。”
这时,李朝恩捧着礼品至:“祝昀差奴问陛下安,祝陛下端阳吉庆,福寿绵长。”
热闹的宴会一瞬寂静。
皇帝招手,李朝恩跪着将礼品奉上。
皇帝掀开红布,看到冒着热气的粽子,精美飘香的香囊,以及一条五色丝线。
“是祝昀亲手所制?”
“正是。”
皇帝翻看片刻:“祝昀有心了。”
御前内监收下,将礼品放置一边。
李朝恩等着陛下嘱咐,只听到一句:“让祝昀安心读书。”
不禁冷汗涔涔,恭敬叩首:“是。”
之内,甚是安静。
连每日来讲经的高僧都告了假,祝昀无事可做,在水榭上喂鱼。
他喂鱼的方式很特别,将食盒放在吊篮里,浮于水中,任由水中鱼儿竞相前涌。
祝昀静静看着鱼儿快要饿死一样争抢。
李朝恩回来时,还带了一人进,正是程化。
“祝昀。”
程化手捧帛书,李朝恩猜到那是何物,悄然离远了些。
“程学士,端阳吉庆。”
祝昀打了声招呼:“户部分发的有角黍,本宫就不多余送你了。”
程化道岂敢。
他想起早上冯家送来的角黍,有些忐忑:“,此为拟订的圣旨,皇后娘娘已看过,特来请过目。”
祝昀道:“既然母后看过,本宫就不必看了。程学士功底深厚,想来是没有错误的。”
程化暗自松了口气:“这下,是真正要向祝昀道喜了。”
祝昀淡淡道:“程学士古道热肠。”
这句话,上次在冯家扶香径附近,程化也听过。不知怎么,他的心再次提起来。
五月十二,还有七日。煮起粽子来,李朝恩给祝昀送去。
祝昀想起之前的事:“父皇吃过没有?”
李朝恩艰涩地说:“陛下说……有些积食,或许等晚些再吃。”
祝昀沉思片刻,并未说什么,将一个剥好的粽子拦腰夹断,涌出甜腻的糖浆。
端午佳节,祝昀却一人用饭,李朝恩看着顿感凄凉。
正这么想着,凤藻宫忽然来人请祝昀过去用饭。
李朝恩顿感不妙。
这几回去凤藻宫,回回祝昀不虞而归。
这一次果然也不出所料,李朝恩在旁边侍奉,看到祝昀用完饭,刚放下筷子,皇后就开口了。
“未见你收用女官,可是不喜欢?”
未等祝昀回话,皇后就挥手召来一人:“母后亲自为你挑了一人,什么时候让她过去?”
祝昀抬头一看,此人的面目并不陌生,是崔姑姑手下的红菱。垂首低眉,一脸羞涩,面容如花的好姑娘。
皇后道:“可别再说不用,长者赐,不可辞。”
祝昀拱手道:“儿臣听母后的,只是近日课业繁重,过几日让她入帐服侍。”
皇后满意点头:“最晚三日。”
回到,青云寺的高僧遣人传话来,说端午佳节不必抄经。
但是昨日、前日、大前日的经书都未交上,故而祝昀需誊抄三十遍佛经,明日早交到水榭处。
青云寺的高僧背靠皇上皇后,下手不留情面,祝昀的手掌可是红了好几日呢。
李朝恩一听,赶紧为祝昀研磨。
祝昀却摘了腰带,淡淡瞧他:“你做什么?”
李朝恩犹豫:“佛经……”
祝昀脱了外衣,道:“不抄。”
李朝恩冒冷汗:“,可……”
祝昀心思已飞到别处,随手将发冠扔到案上,边问:“令宫,红杏出墙是何意?”
封祝昀妃之前,就算是一国储君,祝昀也不能做什么。
李朝恩走来施礼,又带来两人,都是熟人——刑部王廊与吏部张贤。
这两人是祝昀近臣,程化已不适合再待下去,于是告退:“五月十二,静候佳音。”
圣旨颁布后,祝昀亦要去谢恩,同时为来年大婚做准备,然后静候婚期。
程化走后,王廊向祝昀道喜。
张贤震惊地看向好友,不明白为何一向木讷的同伴突然变得如此上道。
祝昀并未说话。
这就更奇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