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病娇反派的小青梅: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成病娇反派的小青梅》 60-70(第4/17页)

过去。

    一路上看到诗会中的女郎三两相聚,或是吟诗,或是写字,心中十分宽慰。

    婢女忽然停下:“咦,人怎么不见了?方才分明有一个小厮替主人传信,说非得小姐亲自看。”

    婢女去门房问了又回来:“小姐,奇了怪了,门房说从未见过小厮出入。”

    这可真是奇怪。

    刘芙有些醉酒,在最近的石桌上坐下,忽然摸到桌上一本书册。

    婢女道:“对了,那小厮拿着一本书,说要给小姐看,就是这本。”

    刘芙一头雾水地打开,发现书中夹着一对东珠耳坠。

    洛嫣再次翻开史书,终于确定有一处不对劲——皇帝对祝昀的态度。

    朝庆八年,皇帝给祝昀请了高级教师。

    但朝庆二十四年,皇帝就让祝昀整治贪官污吏,而且动的是晏京有头有脸的权贵,还不止一家。

    权贵们根基深厚,有钱又有权,稍微不注意就能惹怒其中一个,遭到刺杀之类的报复。

    后面祝昀被朝野埋怨,冒险去战场,皇帝也没有阻拦。

    历朝历代,皇帝和祝昀的关系总是亲情中掺杂着疑心,显然当朝这对皇家父子也是。

    皇帝压制祝昀,祝昀反制皇帝。

    前者靠天然的皇权,后者靠后天成长起来的势力,包括下属、朝臣、妻子……

    洛嫣终于想起三月那场选妃宴。

    “阿稚,上次在金鲤池,你和宫女一起说话,有没有听说谁可能是祝昀妃?”

    阿稚怯怯说:“听说是刘大学士家的女儿。”

    洛嫣坐直了。

    她忽然想明白程化未呼之于口的九月,九月的旨意,一定是册封皇祝昀妃的旨意。

    无论如何,洛嫣是六品编修的妻子。祝昀纠缠官眷,传出去是一件丑闻,那么刘家与皇室联姻也要再考虑。

    祝昀要与皇帝抗衡,需要未来妻子母族的助力,所以他绝对不会将这件事抖搂出来。

    他比她更怕!

    想通这一点,洛嫣浑身舒畅,看那些胭脂盒,也像看老太监逛青楼。

    只要祝昀妃在一天,只要祝昀还在皇帝的管控之下。那么祝昀无能为力,对她毫无办法,只能通过送这些来扰乱她的心绪。

    更何况,还有五皇子在一旁觊觎皇位,祝昀就更要小心谨慎了!

    另一手揭开木盒,露出四五个碧玉色长形物件,尺寸各不相同。

    和马车中瞥见过的相似。

    修长手指捻起最瘦窄的一根,递至她眼前,纹路虽简单,不难认出雕刻的是……男子凶物。

    第 63 章   第 63 章

    “你那里太小。”

    祝昀贴着她的耳廓低声说道,“我担心容纳不下,这两日便仔仔细细看过绢画,见他们会借助外物让女子适应。”

    洛嫣羞赧地埋起脸:“快拿开。”

    他非但不应,还掐住少女的腮肉,迫使她看向五根玉雕:“先吃小的,最后再吃我的,不会让你太难受。”

    杏眼扫过碧玉色物件中最骇人的那根,嗔怪地“哼”了声:“但这些都不及你的……”

    红唇张圆,可单个字眼变得极其烫嘴,她支支吾吾半晌,始终发不出音。

    “我知道。”

    冯母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祝昀根本没办法对她实质性怎么样。

    洛嫣站起来,她要去告诉冯母。

    然而未出门口,洛嫣又停住了。冯母听不进去她说话,更见不得女人分析政事。

    洛嫣冷静下来。刘芙顿时酒醒了。

    她再三确认,真的是只有皇室能用的东珠耳坠。

    翻看手中书册,竟是一本诗集。

    夹着耳坠的那一页,有一句诗格外醒目——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婢女还没看明白:“小姐,送你一对耳坠,莫非是倾慕小姐的哪家公子,这也太寒酸了。”

    刘芙说:“诗会请的是各家女郎,哪有什么公子小厮?你看见那个,恐怕是哪家女郎的婢女乔装的。”

    婢女不懂:“既然要给小姐送礼,当面给不是更好吗?”

    东珠只能是皇亲赏赐的,专拿来给她,不就是冲着她未来祝昀妃的名头。

    这耳坠一定是祝昀给的。

    哪里是给她送礼,这是给她示威来了。

    这女郎恐怕就在今日诗会的受邀之列。

    刘芙气得将书丢开,丝帕捂脸,嘤嘤哭了起来。婢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好小声安慰。

    没过一阵,刘芙止了哭泣。

    擦干眼泪,刘芙又变成优雅知礼的学士家小姐。

    她捏紧手心里的东珠耳坠,对婢女说:“许久未见皇后了,随我入宫。”

    她要等冯梦书回来,一定得等冯梦书回来。

    冯梦书面前案上,写着几个人名。

    他反复推演几遍,都落在“祝昀”一词上。

    三月初,祝昀回京。

    三月初,程化请他帮忙,设小宴,请好友。

    小宴由嫣娘操办,那天一场急雨,嫣娘中途出去一趟。回来后,一身狼狈。

    那天发生了何事?

    嫣娘看起来是不知道的,程化一定知道,但他三缄其口。他竟以为是祝昀调他出京。

    公主调他出京是尚可解释为,因嫣娘之事迁怒。换作祝昀,会因为何事调他出京?

    且此事还与嫣娘有关。

    冯梦书脑中闪过一个荒诞的猜想,手指一动,带翻了案上的汤药。

    春生急忙把碗扶起来,拿了抹布擦去水痕。看冯梦书神情严峻,也不敢出声打扰。

    还好有剩下的药,春生便端了药罐重新倒满,这次药碗放得远了点。

    褐色的药汤映出人面。

    冯梦书想起与洛嫣敦伦的三月春夜,他找到母亲身边的阿绿,熬制出来的是同样颜色的汤药。

    喝下不过一刻钟,浑身滚烫,如岩浆炙烤。

    那碗汤药的原料药材,如沱泽的乡野大夫若说,也可以燃香。曾在他与洛嫣新婚后不久,被阿绿燃于书房,令两人乱性。

    离了药和香,他在嫣娘面前,就是无用之人。

    如果嫣娘知道,她会怎么看他?祝昀再次被传召至议事殿。

    皇帝问:“祝昀如何解释?”

    祝昀无话可说。

    太傅纪辞解释:“北漠俘虏有水土不服者,也许死在半途。”

    郭达摊手:“巧了,又是死无对证。”

    关乎两国和谈,相关之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无人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