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怀娇》 40-50(第12/17页)
她因睡得晚,一顿早饭几乎吃成了午饭,盛夏将近,气温也一天天变高,堪堪一顿饭,就已经让人出了不少汗。
翠竹给她打着扇子,“夫人若还是觉得热,奴婢午后去南街上买碗梅子汤,听说他们家出了不少新口味,会往里面加荔枝、蜜豆,糯米等新奇口味,每天引得不少人排队呢。”
天气炎热,谢府厨房也会制一些夏日饮品,但因谢夫人脾胃不适宜用梅子,所以这种东西已经很多年没在府里出现过了,下人们最多会送些绿豆汤来。
听翠竹这么一说,她还真的有些馋了,只不过现在日头正盛,翠竹不好出门,而且她忽想起自己小日子不日也要过来了,因为每次来都有腹痛的毛病,不能饮冰,于是摇了摇头。
翠竹看她如此,也想起了什么,只好道:“那奴婢把窗子开大些,过些穿堂风也是好的。”
说着,她起身向前,将原本虚掩着的窗子,又推开半扇,只是看到窗外场景时,忍不住“咦”了声。
姜云漾顺着声音看过去,也注意到了让翠竹惊奇的东西。
小窗外,比起昨日,多了一抹与众不同的淡绿色。
第47章
那是一株和她个子差不多高的小树。
如果她没有看错的话,这是一株梧桐树。
这树是何时种的?
明明昨日,那个地方还是一片冬青,怎的今日突然栽成了树?
姜云漾放下筷子,忍不住跑到窗前一看究竟。
这树真的好小啊。
甚至连下面覆着的泥土,都是刚刚翻新的。
这树虽然个头还小,但是那股旺盛的生命力,却毫不示弱,像是攒足了劲往上生长。
姜云漾怔了一瞬,小声道:“好像哪里也种过这么一棵树。”
她还迷糊着,翠竹却想起来了:“夫人您忘了,从前在扬州时,裴公子院子里曾种过一棵,后来有一年下大雨,被淹死了。”
姜云漾被这么一点,才想了起来,这时翠竹的目光又被吸引,指着另一边兴奋道,“夫人您看,那边好像还多了棵桂花树。”
姜云漾顺着她指的方向一瞧,梧桐树的斜对角,果然种着一棵桂花树。
两棵小树遥遥相对,形成一种天然的平衡。
“这树是姑爷带回来的吧?”翠竹忍不住笑,“别人出差都带糕饼点心回来,姑爷倒是别致,竟然给您夫人您带了两棵小树回来。”
“听说豫州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开阔,最适植物生长,如今一看,果真如此。这两棵小树在路上颠簸了那么久,没想到刚种下久如此精神,一点儿水土不服的样子都没有。”
姜云漾眉心微动了下,望着梧桐树发了会呆,想象着它长大的模样。
至于不远处的桂花树,她已经将其脑补成桂花酒酿丸子的雏形了。
……
午饭结束后,姜云漾不愿躺着,索性开始读翠竹早前拿过来的那些账本。
上次和陆云的交谈后,她开铺子的想法更加坚定了。
但当下她做不了什么,只能从最基础的管账一事开始。从前苏柔莹教了她不少知识,她都记在了一个小本本上,这会儿正对照着本子上的内容,一点一点学。
但这点东西完全不够,学着学着,很快就陷入一种迷茫之中。
翠竹看着垮这个小脸的姜云漾,建议道:“夫人要不去书房里看看,说不定能有灵感。”
姜云漾顿了顿,觉得翠竹说的很有道理。
她大概因为平日里话本子看的太多,把脑子看看坏了,是该看些别的书籍,开阔一下思维。
可是那书房是谢砚的,从前她至多在里面溜达了一会,但从未动过他的东西,若是贸然翻看他的书,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生气?
可她又实在不知道谢砚什么时候会回来。
她就这样磨磨蹭蹭,走来走去好半天。
一开始她是想看看他到底有什么值得借过来的书。
而为了看清楚一点,她和书架的距离就一点一点靠近。
而靠近着,靠近着,自己的手也不知道怎么了,竟然不受控制地从书架上直接摸了本下来。
再然后……从他的书架上取书,就变得自然了起来。
一瞬间,她的桌子上堆成了小山似的。
什么《九章算术》《商贾便览》《生意初阶》《计然之策》等,但凡和经商有关的书,都被她好奇地取了下来。
不看不知道,这些书果然给了她不少灵感。这些书中不乏一些偏基础和常识类的书籍,佶屈聱牙,又冗长又无聊,简直让人昏昏欲睡,可她不想辜负了陆云的期待,也只能强迫着自己一点点学。
但其中有些书,却很有趣。
比如有一本名为《百家商经》的书就很好看。
这本书中有关经商的名词和解释很少,更类似于一个个经商的小故事。
姜云漾把这本书当成奖励自己的课外读物来看,每学一会基础知识,就看一个小故事,竟也看的不亦乐乎。
早朝上,因着豫州水患妥善解决的缘故,圣上龙心大悦,故在下朝后,给此番有功的大臣赐了宴。
圣上和往常一样,入宴后没过多久就先离开了,剩下一堆大臣自己联络感情。
和往常一样,不少人端着酒杯来向谢砚敬酒。
谢砚则和往日一样,全程端着自己那张八风不动的淡漠面孔,虽不至于当面拒绝,但态度极其敷衍了事。
敬酒的人尚且可以敷衍,但同桌的人,因为一直围坐在一起,也不得已要应酬。
今天的这一桌,说来也巧,刚好是在豫州任上的那几位。
谢砚,刘若昭,赵方,还有裴延。
几个人再次说起豫州的事情。
朝政之事敏感,又是天子赐宴,大家避而不谈,多聊些豫州的风土人情消解无聊。
话题不知怎的,聊到了各自带回家的礼物。
刘若昭:“那豫州不愧是九省通衢的繁荣之地,中街上的东西类别丰富,样式精巧,我给我家娘子带回去那个西域匠人的流苏发簪,她真是喜欢的不得了。”
赵方:“可不是吗,我此番带回去的是三匹和彩棉,虽不及南地的精致,但是摸起来却很舒服,材质极佳。”
裴延附和了一声,笑道:“我带给母亲的棉布、药材,母亲也很满意。”
之前的聊天内容,谢砚没怎么搭过话,此番话题,依然没有讨论。
他虽未发言,但是挡不住耳朵将这些话听进去。
然后再对这些话嗤之以鼻。
棉布、药材、吃食,这些用的,吃的,都有时限,当做礼物,俗不可耐。
他不知道这些人是怎样将这些落俗的礼物夸得天花乱坠的,又想这些家人们收到这样的礼物竟也没有意见?
正想着,旁边的裴延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