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81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81节(第1/2页)

    “没有,就帮着运下秧苗。”她怎么可能插秧,指甲里都是泥土,脏死了。

    钱爱华盯着这一串玉米棒子瞅了半天,“你床底下那个箱子是干什么的?”

    “我说用来优化种子的,你信吗?”

    “噗嗤”钱爱华笑:“你骗骗别人就算了,我是不会被骗的。”

    史佳瑞笑,没有去解释,确实解释不清。

    大石大队部门口,一个四十多年的中年男人有些局促地张望着,有些紧张。

    李金兰从大队部里出来,准备关上门,她要回家去做饭了。

    “你不是我们大队的,你找谁?”她警惕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男人。

    “这位同志你好,我是仙河市来的,这里是大石大队吗?”

    “是大石大队没错,你找谁?”李金兰琢磨着,仙河市来的?这是有什么事?

    “你们大队是不是有在仙河市种子站购买了一款叫金春一号的玉米种子?”

    金春一号李金兰不知道,但玉米她晓得,三队和知青点都种了,王小月还送了她几个,还挺好吃的。

    “你问这个做什么?”李金兰警惕地问。

    “我是金春一号的研究员,来问问金春一号的产量和种植情况,方便吗?”男人有些愁眉苦脸地说道。

    李金兰想了想:“你跟我过来。”

    “小月,小月,在菇棚吗?”

    “嘿,你喊我干嘛?正忙着呢?”王小月从菇棚里探出头来,看到李金兰旁边的陌生男人。

    “这是仙河市来的人,说是金春一号的研发人员,想问问你们三队那个玉米的情况。”

    “这个啊!你想知道啥?那玉米我们好些人种呢,挺好吃的。”

    “你等等。”男人慌忙拿出本子和笔,开始记录。

    另一个妇女听到声音从菇棚里出头来,“在记玉米的数据?你们去找耿知青啊,他们知青点也有种,耿知青记录得更详细。”

    男人拿着笔,不好意思地看着眼前的几个妇女,“那能麻烦带个路吗?”

    李金兰笑着说:“我带你去吧,知青点的玉米确实种得比较好。”

    他们到的时候,知青点门口没人,但是竹竿上挂着的玉米棒子,一下子就吸引住男人的注意力。

    他上前拿起一个玉米,还从口袋里拿出一条带标记绳子,开始测量,然后在本子上写个不停。

    “主任,这是?”李泽宝和耿连从地里回来,看到李金兰和一个陌生人在院子里盯着玉米看,奇怪。

    “耿知青,李知青,你们回来得正好,这位同志找你们。”李金兰朝他们解释道。

    史佳瑞和钱爱华听到声音,从房间里走出来,看到陌生人都有些意外。

    “几位同志,你们好,我是金春一号玉米的研发者李茂,想要问下金春一号的种植情况和产量。”

    耿连有些为难地看着他:“抱歉,我们没有怎么记录数据,恐怕帮不上你。”

    “没关系,没关系,你们说一个大概,我估算一下。”李茂连连摆手。

    他回头看着竹竿上挂着的玉米,眼神里带着一丝激动:“不过你们这玉米跟我种的有点不一样,是金春一号吗?”

    后面这几个字,他说得有些迟疑。

    耿连看了李泽宝和史佳瑞一眼,见他们两个没有说话的意思,点头道:“是的,它们长得好,我们特意留了种,明年多种一些。”

    李茂深吸了口气:“我能买一个,不不,我能买两个吗?”

    金春一号购买的人并不多,售货员想了很久,终于帮他想到了购买种子的人和大队。

    主要是史佳瑞和李泽宝去种子站几次,要买的种子都比较特别,叫售货员印象深刻。

    他折腾了一番才找到地方。

    史佳瑞笑着说:“不用买,你大老远跑来也不容易,送你两个吧。”

    李泽宝突然开口问道:“现在用这种子种第二季玉米,来得及吗?”

    李茂犹豫地说:“理论上可行,但我没法确定。”

    “太晒了,进去说吧。”李泽宝提议道,“金春一号是你研发的,相比你对玉米的种植很了解,正好我们可以跟你请教一下。”

    耿连点头:“对,对,确实有不少问题要请教。”

    作者有话说:

    抱歉,尽量补上缺少的更新

    第82章代号

    李茂对玉米的研究确实挺深的,说得头头是道。

    耿连不住点头,有一些问题确实得到了答案。

    李茂也从耿连几人口中得知了他们种的玉米的产量,估算出了一亩的产量,肯定是超一千斤的。

    他有些激动,看着外头竹竿上的玉米棒子更加激动了。

    李茂主要是研究适合南方种的玉米,今年这个金春一号送到种子站太晚,加上很多大队都没有玉米的种植计划,种的并不多。

    能打听到的更不多了。

    幸运的是,大石大队不仅种了金春一号,还留了种,且看着比他自己试验田里的还要好。

    对于李茂这样致力于农业研究,提高粮食产量的研究员,史佳瑞等知青是非常佩服。

    他们下乡来也曾想过建设广大农村,只是限制太多了,多少梦想在沉重的劳作中死去。

    史佳瑞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而李茂的所作所为让他们受到了鼓舞。

    只要不放弃,总会找到合适的路,总会有收获。

    耿连做主,请李茂吃饭,李茂想要知道更多玉米的信息,就同意了,不过他待了粮票,不占知青们的便宜。

    李茂和知青们聊玉米,补眠就说到了大队的草菇种植。

    史佳瑞突然问了李茂一个问题,玉米能跟什么作物进行套种,充分利用土地又能提高粮食产量。

    李茂愣了下,认真思考起这个问9sj题,“我暂时不知道,不过我会去尝试的,同志你这个问题提得好,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其他知青们也很好奇,纷纷讨论起来,还提高了不少的方案。

    比如梯田,靠墙壁那侧就能种植玉米,有些人甚至想到在道路两旁种玉米,充分发挥了脑洞。

    不过这些严格来说,并不全是套种。

    史佳瑞笑了下,没有继续说,玉米套种,考虑到根系、光照、收获期等,可以选的作物还是不少的。

    她只是提一个方向,让大家去想,其实菌类是可以跟玉米套种的。

    不过技术要求高,在当下是不合适的。

    但玉米可以跟黄豆、花生套种,就算一亩地只套种个几十棵,那增加的粮食就不少了。

    吃过午饭,李茂迫不及待地拿着玉米回去了,他要抓紧时间把这个玉米种子培育出来,种秋玉米,看看产量如何。

    知青们依然在聊玉米的事,尝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