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40-50(第24/36页)

寂静的宫墙内了无人声,桂花的气息缠绕在整座皇宫之中。

    乾清宫外,一盏盏灯挂在檐角,随着夜风不断摇曳,四散的清冷光辉衬得宫殿越发肃穆。

    宫殿内,太和帝正和王顺面对面而坐。

    两人面前摆着一面棋局,现下正在对弈。

    安静的殿内只有棋子落在棋盘上的清脆声响,两人有来有回下棋,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王顺年岁已高,目力不大好,下棋的时候都要眯着眼才能看清。

    太和帝将其尽收眼底。

    他终于先开了口,他说,“今日才发觉老师竟已看不清棋子了。”

    太和帝明面上叫王顺首辅、阁揆,可私底下没有外人的时候,便总是像以往一样唤他老师太傅。

    先帝猝然薨逝,太和帝当初登基之时,十五岁都没有,那个时候是身为太傅的王顺带着他一步一步坐稳了皇位。

    对于自己的这个老师,太和帝的感情也尤为复杂。

    一开始的时候,他很感恩有老师陪伴,毕竟若是没有他,一个少年帝王,实在难去面对诸侯百官,他们看着他,就像各路豺狼盯着一只幼崽,试图想要将他的帝王权利,趁着他还没有长大的时候瓜分殆尽。

    若是没有老师,没有他的太傅在,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老师说的所有的话,他都记在心上,老师让他做的所有事情,他都乖顺去做,就连老师的教训,他也牢牢作为殷鉴

    可是到了后来他才渐渐发现,老师好像才是夺权最厉害的人。

    天子近臣、帝王之师、先帝托孤这几个要素让后来成为了内阁首辅的王顺,自然而然地夺取了所有的权利。

    太和帝直到长大之后才慢慢发现,原来老师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老师了。

    太和帝说王顺的目力不好,王顺听了却也只是笑笑,他道:“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多好,皇上不知道,臣在家里头都是用叆叇看字,怕皇上嫌弃,这便也没敢带来。”

    太和帝听了王顺的这话也笑,两人手上还在继续下棋。

    沉默片刻后他忽然道:“听闻顾家的小侯爷要成亲了,老师可知道?”

    王顺面色未变,回了他的话,“早听说了呢,他们动静可不小,寻常人家的公子十七八岁就该开始说亲了,顾小侯爷这年岁好不容易寻了亲,自是要大办的。再说了,顾家嘛,门庭显赫,家中嫡长子办婚,是要热闹些,也不能落了脸面。”

    灯火闪烁,两人就像是在唠着最寻常不过的事。

    “哎,十七八岁成亲想当年琼璋走的时候十九年岁也还不曾成亲”或许是说起了成亲一事,太和帝不自觉想起了故人。

    琼璋是王顺给王玉取的字。

    他早在他十五岁那年就早早给他备好了字,只是因着还没及冠,所以暂没旁人知道,只有些亲近的人才会在私底下唤他的字。

    王玉,字琼璋。

    金昭玉粹。

    若金玉明美。

    王顺到底有多爱这个孩子,从他的名和字中都能窥见一斑。

    太和帝还记得当初王玉是如何高兴同他说自己的字,他说,“皇上,爹给我取了个字,我偷偷在他书桌上瞧见了,琼璋您往后也可以唤我琼璋。”

    琼璋是个很单纯善良的人,高兴不高兴几乎都在脸上,就像是民间说的那样,就叫“歹竹出好笋”罢,同他这个父亲比起来,琼璋都单纯得都有些可爱可怜了。

    说起了伤心事,皇帝不由沉沉叹气,“若当初朕不叫他下江南就好了,也不至于这般可惜当初他走得早,也不曾娶妻,没留下个一儿半女的,否则现下也都差不多和太子公主们一个年岁了。”

    太和帝和王玉年岁相仿,皇帝只大他几岁,因着一人是王顺的学生,一人是王顺的独子,两人虽一个为君,一个为臣之子,却也关系甚好。

    当初王玉甚至还同太和帝在一起读过书。

    若是王玉活着,现下也当差不多有四十了。

    见他提起了往事,王顺手上动作微顿,却很快恢复了常色,“那也怪不了皇上,要怪也是怪臣自己,操之过急,逼之过甚,非要迫他下江南,也怪他自己不争气,不能从江南活着回来,这般下场,怪得了谁?”

    王顺对这个独子素来是寄予厚望的。

    可没有人是生来就厉害的,总是要有去长大的时间,琼璋最后没能等到长成父亲眼中那样的人,就已经死了。

    也或许是这个名字太贵太重,琼璋最后还是有些消受不起。

    王顺道:“也罢,过去了这么些年,都是些往事了,人都已经去了要二十年,再提也没甚意思。”

    趁着王顺说话的功夫,太和帝已经落下了最后一子,这场棋局,太和帝胜。

    从前太和帝年岁不大之时,总下不过王顺,可是如今,王顺渐老,太和帝的棋也赢得越来越多。

    残局已定。

    两人起身,往茶桌边走去。

    太和帝问他,“那到时候老师可会去顾家参加婚宴?”

    王顺笑了一声,“都不曾给我发帖子,何必去讨嫌呢。”

    竟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太和帝也有些许意外。

    看样子,这顾家是真有些烦王顺。

    也是,他们两家做派大相径庭,顾侯爷便和他不对付,顾淮声也和他家老子一个样子。

    这回就连请帖都直接不发了。

    王顺却不在意,他笑,“看样子小侯爷这还是在记恨我,记恨我当年害了他的老师。”

    太和帝却不认可道:“怎么会呢,他岂会是这般公私不分之人,哎,他老师通敌叛国证据确凿,您也是公事公办,再说,他不早就同他老师闹了不痛快吗,想来也不当为这事怀恨在心才是。”

    听了太和帝这话,王顺也终没再去开口。

    眼看时候已经不早了,王顺便起身告退,归了家去。

    回去了王家之后,下人说宋玄景在里头等他。

    王顺点头算是知晓,而后往屋子里头去。

    果不其然,宋玄景正坐在椅子上等他。

    王顺走近,见到烛火下他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不由问道:“你弟弟打的?”

    宋玄景点了点头。

    王顺没再看他,慢慢走到了主座坐下,他沉沉地吐出了口气,道:“这回实在是有些可惜了,若能判宋玄安舞弊,他这辈子就毁了,这宋家于你,也就是囊中之物……偏偏顾淮声插手。”

    现下宋玄安好好的,即便是没中举,那也有些烦人。现下看清了宋玄景的真面目之后,也不知道将来会如何。

    总之,也是一枚隐藏的祸患。

    宋玄景道:“无妨,他心智不成熟,便是知道了,也无甚事,我观他这回秋闱,恐也没什么指望。”

    “只是大人,顾淮声他还在查当初总督叛国一案,看这样子,是想找出真相,还他一个清白。还他清白倒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