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60-70(第18/35页)

的事儿暂时交给了梁又明,宋声这边开始铁匠铺子定做锅子了。

    他想了想,又把之前的图纸改进了一下,画了一张新的出来。

    这次的锅子是带夹层的,将其分为了三部分,上面是圆形的锅,中间隔着一个铁片,将两种汤料分隔开来。

    中间是专门来放炭火的,旁边还设置了一个火门,专门用来点炭放炭的。

    下面放着一个小盘,主要是用来承接炭火的。烧完的炭或者需要炭火小一点,就可以把碳块放置到最底下这个小盘中,达到调节火候的效果。

    这个东西做出来之后,铁匠铺子的匠人李大叔很是新奇,问道:“宋郎君,这个锅子设计的好生奇怪?是用来干嘛的?”

    宋声没透露,只说是用来吃饭的,到时候他就知道了。

    宋声光是定做这批锅子,就花了四十两银子。

    这种锅子是用铁打造的,本身就要贵一些。再加上设计的又有些复杂,很考验工艺。

    这批锅子一共做了二十个,光一个就花了二两银子,银钱就去了大半。

    好在这铺子的事他不用操心了,因为梁又明第二天就告诉他,铺子的事儿已经安排好了。

    他娘本来一听说他要开铺子做生意,是执意反对的,家里人都希望他好好读书参加科举。

    但当他说跟他一起开铺子的合伙人是宋声这个案首时,全家人的态度立马就变了。

    第二天就腾了个地段很好的铺子出来,给他们做生意用。

    宋声跟梁又明商量,让他负责出铺子还有汤底的原料,而他则是负责汤底配方和吃火锅用的锅子。

    还有后续铺子里的经营人手等等,都由宋声来安排。

    实际上需要梁又明出钱出力的地方并不多。

    梁又明一听只需要做这些就能躺着拿钱,十分高兴。

    宋声不想占他便宜,毕竟人家这个地段的铺子确实不好找。

    跟梁又明说铺子生意如果赚钱了,到时候就五五分账。

    然而梁又明也是一样的想法,他只是出了个铺子和原料而已,就直接分走五成,这么大便宜,他可不能占。

    最后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下,决定扣除成本之后的净收益,四六分账。梁又明四,宋声六,这是梁又明坚持的。

    第066章 第 66 章

    商议好了一块儿合伙开铺子的事儿, 梁又明想要先尝一尝宋声说的这个火锅。

    纯粹是因为喜欢吃各种好吃的,梁又明对于宋声说的这个锅底十分感兴趣。

    宋声就把新做好的锅子拿来了一个,又带来了炭还有锅底的料, 请他试吃了一次。

    因为没有辣椒,这次的锅是菌汤的汤底。

    但菌汤的做出来也很好吃, 汤底十分浓郁, 也不知道是用什么熬成的,闻起来可香了。

    梁又明把提前放好的菜和肉全都吃完了,还意犹未尽的问道:“下次我还要试试别的味道的汤底!这个法子真好,想吃什么加什么, 合理的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 吃多少就放多少, 一点儿也不浪费!”

    宋声看梁又明也喜欢吃,对这次的调出来的锅底味道更有信心了。

    梁又明没有问他这个锅底是怎么做的, 毕竟这就像烧炭一样, 涉及到配方类的, 都属于宝贵的知识。

    别说人家大家族了,就是普通老百姓家里有个什么秘方,那也是不能告诉别人的,说不准以后就作为传家的知识一代一代传下去了。

    像之前提到过的溧阳郑氏的银骨炭配方,还有南阳公孙氏的冶铁方子,以及汉阳蔡氏的造纸法子等等, 如果直接问人家方子是什么, 是很多礼貌的事情。

    梁又明是知道的, 所以并没有多问。不过他对于吃的方面很有心得, 说道:“宋兄,这个锅底儿还有没有别的味道的?”

    宋声点头道:“有。”

    “真的有啊!什么时候换一种汤底儿的味道让我尝一尝!”说完又感叹道:“总有一天我要吃遍天下美食!”

    宋声道:“之前咱们在迎春坊见到的辣椒, 你知道在哪里能买到吗?其实火锅做成辣味儿的最好吃。”

    一听辣椒,梁又明更有兴致了,他道:“上次我就想弄点回来,可惜人家那个厨子不卖给我。所以我就悄悄的托人打听了一下,这个辣椒在蜀中那边盛产,就是往咱们这边卖的不多。你要是想买,我改天去找找我表姑,她好像有蜀中的熟人,说不定能买到。”

    一听梁又明说崔夫人在蜀中有熟人,宋声觉得这个辣椒应该差不多能买到了。

    之前她打算先做菌汤和三鲜的汤底,等到时候有了辣椒再做辣锅底。

    如今有梁又明在中间忙着采购辣椒,他能够更放心的忙别的事儿了。

    一个店铺真正开业,中间要经过许多准备程序,光是店铺的装潢就得花不少钱。

    不过好在梁又明把这些全都包下来自己负责了,在店铺的装潢这方面的花销都由梁又明负责。

    不过里面的桌子和椅子,都是按宋声的要求来做的。

    梁又明的爹娘早就听儿子提过宋声这个人了,隐约能从儿子的话语里感受到,他现在能有这么大的转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宋声。

    所以虽然没有见过宋声,梁又明的爹娘还是很感谢他的。

    这次又听说儿子要跟他一块合伙做生意开铺子,就全权支持一下,毕竟以宋声的潜力来看,儿子与他交好,对于以后的发展只会有利。

    虽然宋声是寒门子弟,比他们家的家庭条件要差许多。但老话说的好,莫欺少年穷。万一人家以后就青云直上飞黄腾达了呢。

    两个人一块儿合伙做生意,这账也要算清楚的。谁负责出什么东西,得了利要怎么分,都得提前商量好写清楚,最好是立下契书,这样以后也方便进行管理。

    写契书的事情就交给了宋声,按照之前两人商量好的,他把契书写好之后两个人签字画押,然后一人一份收好。

    在梁又明的帮助下,铺面很快就弄好了。

    宋声今天带着陆清一块儿去新弄好的铺面看了一下,里面的桌椅都是按他的要求摆的,方便客人到时候吃火锅。

    这个铺子是在城东的一条主干道上开着的,人流量特别大,而且旁边就是美食一条街,每到中午和晚上的时候,前来吃饭的人特别多。

    这段时间宋声忙着准备开火锅铺子的事儿,陆清也没闲着,他在家忙着按照相公给的锅底配方熬汤。

    宋声虽然知道汤底怎么配,但他是不太懂做饭一道的事儿的。陆清按照他说的法子熬了好几种汤底,给家人尝过之后选了一种评价最高的,到时候用来开店的时候给客人用。

    除了这些,陆清还自己琢磨着各种调料放的比例,希望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一下,把这个汤底的味道做得更好。

    不得不说,陆清对于厨艺一道上有很大的悟性,宋声只是跟他大概说了一下熬制的房子还有添加调料的比例,他很快就举一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