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的跨界直播: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圣的跨界直播》 180-190(第10/22页)



    直播看久了,大家看到了不少在古代掌管身上大权的皇帝是什么姿态。

    都说权力是男人最好的医美, 这批站在权力尖端的人,自带的特殊“滤镜”,真的是只有亲眼看到,才能感觉到差异的。

    身在新时代的人,哪怕再怎么位高权重,也不会理解那种君临天下的气魄。

    在亲眼看到古代的帝王后,不少演艺圈的真正有演技的演员们,在摸索过后成功卡过了某个瓶颈。

    演技一下子窜了一截,学会人工添加这种皇权滤镜了。

    不过,皇帝和皇帝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勤政爱民的中兴之主和被操控的傀儡皇帝身上的“滤镜”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庆顺帝,从目前的他们听到的描述和见到的情景来看。

    就知道他绝对不简单。

    他当太子的时候,沉得下心,把最温和无害的伪装披在身上,欺骗了所有人的眼睛。

    在发现自己的父亲想要对自己动手的时候。

    他敢联合一个此前对此一无所知的举人,联合从未见过的堂弟。

    不沉迷于虚假的父慈子孝,不沉迷于朝臣的歌功颂德,他过于清醒的看清楚一切的本质,才一直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自己无害的人设。

    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懂得伪装自己,这种能力,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天生的帝王。

    他冷漠,无情,一切都在以利益为交换,以人性来判断。

    然而,上苍给了他这样冰冷的模版,在诞生的过程中,却像是突然闪了腰。

    他把苍生放在心上,他给与心腹绝对的信任。

    他喜欢搞事,喜欢折腾,就喜欢看你们牙痒痒还奈何不了我的样子。

    这样的皇帝无疑一个好皇帝。

    但是比起“滤镜”来。

    我团那种绝世反派的暗黑无情帝王风格实在是太戳人了!!!

    那种威风凛凛的霸气,把阴谋诡计都写在脸上,让人忌惮,让人恐慌的潇洒。

    庆顺帝看了不心动才怪。

    眼瞅着团长显然不会被皇宫内的阵法给“超度”。

    理所当然的把人留下来,想多交流交流,学上几分对方的气质。

    聊着聊着……

    发现对方对政务上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对于一些官场沉疴的问题,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想法……

    于是原本只是稍微聊两句,逐渐变得想把“人”留下来了。

    “妙啊!先生这一招,真的是妙不可言。”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倒并非是我的个人的想法。”

    团长当皇帝,头脑,心性,人格魅力的确是拉满的。

    但是要说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什么匠心独具的超凡能力……倒也没有。

    他真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

    周王室的落寞让人看到了诸侯分封制度弊端。

    秦朝的轰然崩塌,又让人看到了军功体系的弊端以及郡县制的缺陷。

    在推恩令之后,哪个皇帝不会用这一招,施恩宗室呢。

    诸如此类的前任教训,以及锦囊妙计,在整个华夏历史上更是数不胜数。

    这还是写在历史上能说的。

    其实翻一翻建国后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国家从建国后一穷二白,到反过来能卡列强脖子……只耗费了七十余年……

    这种逆天的成功,难道是因为我们善?

    勤劳勇敢是真的。

    谋算无双也是真的。

    团长在这样的历史背书之下,自然是能提供很多对于大明来说相当有建设性的妙计。

    庆顺帝立刻把团长的重要性排在了大圣的面前。

    大圣这样的高手,注定不会为一个国家停留。

    他的内心装着天下,装着正果,装着西方灵山。

    修行才是他此身唯一的目标。

    而且,需要大圣这个级别出手的妖魔鬼怪本来就不多。

    像黑山老妖这个靠寿命长才躲过搜捕的妖怪,那可是极其罕见的。

    所以庆顺帝把“国师”的待遇拉满,却没有进一步拉拢。

    一是知道这种高手更吃这一套。

    二是这样的高手留在大明,是好事,但是没那么必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想留下库洛洛,十分想。

    当大圣和陆小凤他们踏入殿中,就听到了庆顺帝一连串的赞美。

    “前人想法浩瀚如烟,把此妙计呈现在朕的面前,那真的是先生的功劳了。”

    陆小凤在旁边听了有点牙酸。

    谁说庆顺帝不懂人情世故,就喜欢瞎折腾的。

    瞧瞧这甜言蜜语,真的是张嘴就来啊。

    朝堂上觉得庆顺帝不近人情,口无遮拦的那些大臣……那是因为你们不是他心中的那个人。

    团长没有继续和庆顺帝聊起来。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大圣。

    脸上的喜悦和兴奋,就是对庆顺帝委婉的拒绝了。

    庆顺帝显然不甘心,立刻就对大圣展开了攻势。

    先是郑重的行礼,谢过大圣救了大明的统治,以及大明的百姓。

    随后不等大圣开口就开始许诺各种好处。

    这种好处可不是画饼,而是庆顺帝实实在在愿意拿出来的。

    首先就是顾洛的寻根。

    唐、宋、明三国,别看现在是三国鼎立的状态。

    但是他们都自认正统,传承于汉。

    这可不是空口白话的,他们三国除了继承了土地,还继承了大汉遗留下来的文脉。

    史书传承不断,这就是中原正统的自信。

    哪怕是大汉崩塌后,诸侯混战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起起落落,周边小国的政权变动,大家多少都是有些记录的了。

    想要找一个国姓为顾的国家……费点力气肯定能找到的。

    这种史书大翻阅的事情,还真的是只有皇帝才好下令。

    不仅仅是大明,还有另外两个国家呢。

    如今,三国之间的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不过庆顺帝开口问隔壁两国的皇帝询问这么一件小事。

    对方不会不给这点面子。

    “只要寻到根源,想必,先生也就能顺利往生了。哪怕是寻到后代,想要复国这样的愿望,我大明也是能扶持一二的。”

    虽然不知道顾洛的国家领土在哪儿。

    但是复国又不一定要在原地,你说对吧。

    小老头吴明在外面打下了不少江山呢。

    看他年纪也大了,到时候我们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