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40-150(第6/11页)
生活很平淡, 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时间一晃而过,眨眼间就到了9月22日。
这天,班上气氛罕见的热闹, 大家叽叽喳喳说着话,就连老师看到了也不像往常那般厉声呵斥。
这是个特别的日子, 是京市亚运会开幕的日子。
下午三点多,全校师生齐聚大会堂,大会堂中间摆着几台电视, 这几台电视是从校长还有几位校领导家搬来的,专门用来转播亚运会开幕式。
四点,工人体育场上响起了轰隆隆的鼓声,会场北侧的巨钟长鸣11下,声震长空,万众欢腾,预示着开幕会的开始。
《欢庆锣鼓》《碧水风荷》《中华武术》《童星闪耀》《体坛英姿》《亚运之光》……,大会堂里鸦雀无声,数千师生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专注地看着亚运会开幕式上的每一个项目。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专注地看着这场由华国举办的大型体育盛会。
徐荷叶看过有关亚运会的报道,她很清楚,为了让这场开幕式完美呈现,整个华国付出了多少努力。
二人上肩前倒前翻滚,掀板抛挺身跳,滚动虎伏燕式跳……由八套动作组合而成的大型团体操《体坛英姿》表演难度非常大,那些动作只有国家级三级以上的专业体操运动员才能完成。
为了在开幕会上完美呈现这套体操,从数万名士兵中精挑细选的千名士兵,从接受任务开始,便开始每天长达十四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人人带伤训练,最后才成功完成这场《体坛英姿》的表演。
分镜里的跳伞表演,难度极大,风向、天气稍微有偏差,就可能发生跳伞运动员无法顺利降落在体育场内的严重事故。
藏族少女,手持火把采集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的神圣之火,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手持火炬跑进了会场,伴随着亚运会会歌响起,亚运圣火在工人体育场被点燃……
徐荷叶脸上一热,她伸手去摸,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热泪盈眶。
她看向四周,无论师生,皆满眼晶莹。
从1896年被骂东亚病夫,到90年第一次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华国人用近百年努力,用一曲《亚洲雄风》告诉全世界华国人不是鹰国人口中的“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第二天是周末,徐荷叶开学以来第一次去了工厂。
董桃花激动地找到徐荷叶:“荷叶,稳了,咱们厂生产的卫衣和运动服成功搭上亚运会的东风,已经卖疯了。”
徐荷叶点了点头,并不意外。
他们这次拿的料子,可以说是完美地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不过,她更关心的是厂里这次做的新款。
“小姨,新款预定得怎么样?”为了给新款预热,这次来厂里定运动服的零售商,徐荷叶要求厂里给他们每个人都送一份小册子。
亚运会十月七号才结束,有关亚运会的话题起码能延续到91年。但是他们手头的卫衣运动服还是太过单薄,她估计能卖到十一月中旬就算不错了。
所以冬装新款能不能顺利打开销路,才是工厂后面能不能顺利发展下去的关键。
董桃花道:“冬装册子是送给那些零售商了,大家都挺感兴趣的,不过目前还没有人下定。”
天气还热,这些零售商们不会这么早定冬装。估摸着要到十月中旬,大家才会来定冬装。
徐荷叶点了点头:“小姨,您统计一下,看下大家更喜欢哪一套。”
“定得多的,咱们可以考虑多囤些货。定得少的直接砍掉,没人要做出来也是浪费人力物力,还占库房。”
“我明白,你就别操心了。”
董桃花又说起一件事:“对了荷叶,你之前不是说了要找厂房嘛。”
第146章 赠送
“中介小吴给我打了个电话, 她给我们找了两个厂房。一个距离江城服装厂近,也是服装厂,厂子挺大的, 但要求咱们把设备一起盘下来。要价不菲。”
“另一间是个空厂房, 也挺大, 但是位置比较偏僻,在扈东那边,租金相对便宜很多。”
徐荷叶点了点头:“小姨,那您和小吴姐联系一下, 咱们今天就去看看这两间厂房。”
“好,我现在就去。”董桃花说着, 去办公室给中介公司打了个电话。
徐荷叶在厂房里转了转, 车间干得热火朝天,全都是在赶制运动服和卫衣的。
这两版衣服都以简约大方为主, 和之前的套装比还算是好做, 不过这次的订货量可比之前多得多。
除了现货, 还有很多预定单子。
《公关小姐》这部剧确实很火爆,也掀起了一波制服热, 但这波热度说实话还是更聚焦在都市男女身上,但亚运会不一样。
这是一场全民盛宴。
整个华国,男女老少,除了还在襁褓里只会吃奶的小婴儿外, 所有人都会为亚运会的举办而激动。
去不了京市看亚运会,能拥有一套熊猫火炬的运动服或者卫衣, 也是一份参与感。
看到徐荷叶来了,厂里的工人师傅都有些激动,好几个都在给他们的小组长使眼色。
“小老板。”被组员催促着来的小组长叫住徐荷叶。
“有什么事吗?”
小组长拿出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子, 有些不好意思道:“小老板,厂里师傅们想买运动服,您能不能便宜一点,以出厂价给我们?”
“不用。”徐荷叶一口拒绝,在小组长有些失望的眼神中说道,“不用你们买,我送你们,每人一套。不过大家的衣服,需要等顾客订的货都发出去后才能给你们。你们可以提前商量好是要运动服还是卫衣,到时候厂里统一给你们做。”
徐荷叶话音落地,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太好了,多谢小老板。”
“不客气,你们认真做,争取早日穿上自己的衣服。”
徐荷叶说完,去办公室找到董福运,让他接预订单时注意留出百来套运动服面料。
董福运疑惑:“留这么多面料做什么?”
徐荷叶:“这些是留给厂里师傅们的。”
她解释道:“刚刚厂里的小组长找到我,希望能从厂里买一套运动服。我做主,不收大家钱了,免费送一套给他们。”
“这段时间,厂里忙着赶货,师傅们昼夜不停,一直在加班。大家任劳任怨地帮我们,从来没有提过要求,难得他们提出了需求,送他们一套衣服花不了多少钱。”
说实话,服装出厂价真不高,有时候还不足终端零售价的五分之一。
一件两件的,卖不了多少钱,何不拿出来收买人心。员工对工厂的归属感强,也更愿意为工厂努力。
董福运点了点头:“行,我明白了。”
他拿出随身记事本,在本子上写下了这件事。
徐荷叶想到刚刚的小组长满头大汗的模样,又道:“小姨,最近还是太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