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40-150(第2/11页)
模样。
纪为民同样认出了徐辉,那个文雅俊秀的继弟。
徐辉长得像他母亲,面容秀丽,气质文雅。和长相粗犷的纪家人相比,徐辉更像是书香门第出生的小公子。
第142章 下放
徐辉看着纪为民, 嘴巴微动,想开口又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那些委屈、失望堆积了十几年,变得沉甸甸的, 因为太过沉重, 所以轻易无法说出口。
纪为民看着他, 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叹气道:“你还是这样,一委屈就说不出话。”
“我没有。”在纪为民面前,徐辉仿佛又变成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少年。
“还说没有。”纪为民笑了笑, 将目光落在徐荷叶身上,“老三, 这孩子是你女儿?”
“是。”徐辉点了点头, “是我女儿。”
“是个好孩子。”纪为民,“你教育得很好。聪明, 勇敢, 知恩。”
很奇怪, 不知道徐荷叶是徐辉女儿前,他觉得这孩子太功利, 太“知上进”,知道她是自己的侄女后,之前种种雷点,都变成了优点。
“我女儿确实优秀。”说到女儿, 徐辉有些得意,忍不住炫耀, “二哥,你知道你侄女是这次的中考区状元吗?距离市状元也只有三分之差呢!”
纪为民觉得好笑:“我知道。”
“老三,你要知道荷叶的录取通知书遗失证明可是我亲手办的。”
“对, 对。”徐辉回过神,“二哥你帮荷叶办的遗失证明,肯定知道她的成绩。”
说着,徐辉有些不好意思地把带来的礼物拎到桌面上,“二哥,这些东西都是孩子妈准备的,都是赣省特产,扈城买不到正宗的。您带回去给家里人都尝尝。”
“先不着急。”纪为民没有拒绝。如果是陌生人,这些东西他肯定不会收下。但徐辉不同,弟弟给哥哥送的特产是心意,不是贿赂或者攀附。
他看着徐辉,问出自己最想问的问题:“一别二十年,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
徐辉沉默,许久才道:“我过得很好。”
“二哥你呢?还有家里人,应该都过得不错吧。”
纪为民没有说话,徐辉又问道:“二哥,母亲去世后,我给家里寄信,邮局说找不到收信人,把信退了回来。
我知道你们搬了家,不知道你方不方便留个新家地址,以后逢年过节,也好上门看看爸。”见纪为民迟迟没有开口,徐辉有些尴尬,“当然如果不方便就算了。”
纪为民摇头:“我们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原来的房子?”徐辉有些不敢置信。“那你们为什么——不收我的信?”
要知道他往扈城寄的信不是一封两封,从第一封信被退回来后他又陆续往扈城寄了好几封信,连着好几年都寄过,但这些信无一例外都被退了回来。
徐辉很失望,后来才停止寄信。
纪为民叹口气:“我没收到。”
“不是我不想收,是我根本收不到。”
“为什么?”
纪为民道:“阿姨去世后,没多久,咱们家被人举报,全家都下放了。”
“怎么会这样?”徐辉瞪大了眼睛。
纪为民苦笑,“事情发生得匆忙,也没来得及给你寄信。再后来,我们每时每刻都有人盯着,怕连累你,也不敢给你寄信。”
“总之,我们在乡下牛棚住了六年,直到七八年底,家里平反后一家人才回到扈城。”
“回来后,我给你寄了信,然而信被退了回来。”寄信不通,他还想方设法给当地打电话,拍了电报,可惜都没有回音。
他还以为徐辉记恨纪家当年逼他下乡,不愿意和他们联系,就此断了念头。转眼又是十多年过去,没想到两人就这样见了面。
徐辉摇头:“可是我从来没有收到消息。”
他想了想,突然反应过来,为什么他没收到纪为民的信。
七七年恢复高考后,他和董桃花都参加了那一届的高考,桃花没考上,他很幸运,被一所大专录取。
好在那时董桃花已经有妇联的工作,她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住在乡下不方便,他们就搬去了县城租房住,而他自己则去大学读书。
纪为民的信还寄到了下乡地,自然找不到他人。
徐辉苦笑,竟然是这样的阴差阳错。
他又想到继父:“二哥,爸身体还好吧。”
“爸,十年前就已经离世了。”
“为什么会这样!”徐辉没想到他下乡后纪家会有这么多变故,“父亲,父亲竟然这么早就去了。”
刚开始他生气,悲愤,但后来他就想明白了,是人都有私心。
和他相比,纪父更疼爱自己亲生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把自己当成孩子。只是手有长短,总会有人是短的那个。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能自洽。
只是徐辉依然不敢置信,“我记得爸的身体一向很不错啊。”
“乡下日子不好过,熬坏了身体,回来后熬了两年就去了。”纪为民道。其实不止如此。纪父会那么早离世,除了下乡的原因外,还因为他心里自责内疚。
纪父一辈子磊落,只在让继子下乡这一件事上动了私心。
他为了自己的儿子,逼迫彼时年纪同样不大的继子代替他们下乡。他总觉得,只要他在,每年按时按点给徐辉寄钱寄物,徐辉就算下乡日子也不至于太难过。
但他心里同样清楚,那不过是他的自我安慰而已。
做城里人,还是做下乡人;做工人,还是做农民,就是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他给再多的钱物,也改变不了他改变徐辉一生命运的事实。
更别说不久之后继母就离世了。
纪父让徐辉下乡,继母没有阻拦,她应该是不愿意的,但纪家以养育之恩做要挟,所以继母只能妥协。
纪为民私下听到继母和父亲争吵,她说她后悔了。
如果当初刚丧夫时,不要图轻松日子改嫁,即便寡母带着独子日子过得艰难一点,可她儿子有工作名额,长大了就能进工厂上班,日子再难,熬一熬就熬出头了。
她图轻松改嫁,最后却害了她儿子一辈子。
这种纠结痛苦下,继母没多久就病倒了,很快离世。徐辉匆匆赶回来,见了继母一面,然后又匆匆离去。
纪父很后悔。
再后来纪家被人举报,一家子有工作没工作的都要下放,纪父曾经做的全都化作泡影。
他自私的行为不仅害了一条人命,毁了一个少年的未来,也没能如愿让他的儿子们留在城里。
被下放后,缺衣少食,再加上繁重的劳作,纪父得了很多病,他一直撑着,平反后,那口气松了,人就病倒了。
他撑了两年,想让他三儿子回来看他一眼,但迟迟没能得到回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