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成双: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权臣成双》 80-90(第1/19页)

    第81章 迆都(三)

    寒风卷过龙门卫的城垣。

    远处山峦如铁, 云层低垂。

    一出此关便是鞑靼的地界。

    陆洗勒马立于关前。

    他半道便卸下了铠甲,只穿一件布衣袍。

    阜国军队与鞑靼的第一次交锋不见丝血,却像狂风贯穿着整条独石道。

    凉州卫、广宁卫连续传来急报。

    【廿三, 脱火部三千骑再次袭击镇夷堡外垣, 昼夜环攻, 烽燧俱断。】

    【阿鲁台部分三路破边, 连陷五墩。李虢率残兵死战黑水河,八百里加急求援。】

    ……

    每道战报都是一次对决心和胆魄的考验。

    在东西两条边线告急的情形之下,陆洗依然坚持向前推进。

    宋轶从营地来, 手里抱着一摞未拆封的军报:“大人, 这都是各卫所送来的。”

    陆洗道:“你应该知道如何回复。”

    宋轶道:“让他们顶住压力,保持态势, 不要露怯。”

    陆洗点了点头。

    宋轶道:“两个月要攻下迤都,说实话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大人你也没打过几场仗, 怎么就敢在陛下和百官面前夸那么大的海口。”

    陆洗道:“世上的事没有什么非要自己会做,最要紧的是用人。”

    宋轶道:“大人说的是闻将军,可闻将军他……”

    出关前夕, 闻远令各军杀牛宰羊, 从边城征三百名歌舞乐伎随军侍奉, 令部将纵情声色。

    篝火在暮色中跳动。

    牛羊肉的焦香混着酒气在风中飘散,偶尔夹杂几声战马嘶鸣。

    “怎么,只许你去江月楼学琵琶,不许人家上阵之前放松一回?”陆洗笑了笑, 从背后取下雕弓,细细擦拭弓臂,“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宋轶道:“没什么,我只是觉得闻远这个人……他在关外的表现和在京城很不一样,在京城他还挺正派的,在关外就撒起野来了。”

    陆洗道:“春蒐的时候没看出来吗?”

    宋轶道:“看出什么?”

    陆洗道:“这人是个干将,给他多大的权力,他就敢发挥多大的能力。”

    在行军作战方面,陆洗给了闻远极大的决策权。

    他随军的理由和在出征仪式上穿那套威风凛凛的铠甲一样——他的身份是阜国的右丞相,只有他的旗帜立在营中,三军士气才能保持高涨,这次出师才算有名有义。

    但他清楚表面文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此刻他需要一把尖刀刺入草原深处,逼鬼力赤撤回进攻东、西边线的部队——这把尖刀正是闻远。

    *

    篝火直到子时仍未熄灭。

    各营将士有的醉卧草堆,有的击节而歌。

    闻远道:“今日大家吃饱喝足,之后便是风餐露宿,别嫌辛苦。”

    董成爽朗的笑声几里外都听得见。

    “老闻,你不在的时候平北都司都是我一人御敌。”董成吹嘘道,“就说朝贺那次,居庸关和龙门卫两头闸门一关,我领着八千人把十万鞑靼大军打得屁滚尿流,再说建宣府大营的时候,刑部尧大人亲自来查实情,还不是被我堵在门口进都进不来。”

    副将哄笑。

    ——“十万鞑靼大军那不是吴清川绕后突袭榆木川逼退的吗,怎么跟你扯上关系了?”

    ——“再说尧尚书来时,如果不是董大将军擅自带兵离营,也不会被他拿到把柄吧?”

    “好了,好了。”闻远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放下酒杯,语气似很随和,“明日迟些出发,让大家都睡个好觉,但还是老规矩,午时一刻点名。”

    独石口的大风呼啸了一整宿。

    次日,午时一刻,中军鸣鼓。

    十万大军在谷口集结。

    陆洗、宋轶坐在点将台的侧后方。

    一个小吏匆忙跑过阵前,衣衫半敞还没系,想偷偷从侧边爬到台上,突然被闻远呵住。

    ——“午时一刻发令,何人何故迟到?!”

    小吏吓得手按幞头:“将,将军,我是宋参议麾下书吏。”

    闻远道:“站到旗下听侯处罚。”

    宋轶嘶地一声:“闻子渊,我和你无冤无仇,临阵之前你拿我手下的人立威是什么意思?昨夜全军饮酒狂欢,我不信今日就一个人迟到。”

    闻远道:“各营报数。”

    “锋刃营三万骑——全数到齐!”

    “玄武重甲营五万卒——无一空缺!”

    \“翎羽营两万弩手——箭囊已满!”

    “禀将军!辎重营二千车卒均已到齐!”

    众将平视前方,气势如雷。

    闻远道:“宋参议,军中纪律如铁,十万之众无一迟到。”

    宋轶怔住:“你,你们……”

    陆洗抬了一下眉毛。

    “右相,文官议事迟一两个时辰无甚妨碍,可在战场上只消半刻就能左右胜败。”闻远握住剑柄,转身对陆洗道,“昨夜犒军饮酒,若定今日卯时出发那是我不讲道理,但我定的是午时一刻,平北军十万之众都能到,唯宋参议手下一个小吏不能到,这说不过去。”

    陆洗道:“好,按军法处置。”

    宋轶道:“大人。”

    闻远道:“来人,拖出去,打二十军棍。”

    宋轶叹服:“唉。”

    二十军棍打得这小吏皮开肉绽。

    闻远登台发令,一改昨日纵情声色时的随和,此刻他眸色沉静似寒潭,吐字清晰,每道军令都干净利落如冰锥坠地。

    他们兵分两路。

    一路是前锋骑兵三万,由闻远率领,从逍山小径闪击敌境西北粮仓重镇莫邪堡,摧毁敌军辎重补给,阻断沿途烽燧与驿道,使敌首尾难顾;

    另一路以七万步兵平推前进,由董成引领、陆洗压阵,沿官道稳扎稳打,清扫残兵,步步为营,确保后路稳固。

    两路兵马一前一后一纵一横,约定八月初在迤都会合,先围点打援,诱敌主力出城野战,再以骑兵迂回包抄,搭设器械攻占城池。

    *

    乌兰城中的气氛逐渐变得紧张。

    使节把国书送入王宫。

    【尔部屡犯边陲,掠我子民,毁我稼穑,实乃天理难容。今朕承天命,兴王师,讨不臣。若尔即刻北撤,归还失地,俯首称臣,尚可保全宗庙。否则铁骑所至,勿谓言之不预也!】

    鞑靼众臣情绪激愤,几个涨红了脸,吵着要斩来使。

    鬼力赤看完国书,扔在案头。

    这是阜国近百年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师北伐,而此时距离上回两国交手还不到五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