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40-150(第24/28页)

  要不去找叔叔,让他的保镖帮自己搬东西回招待所?

    莉娜还没想出来怎么办,就察觉到一道盯着自己的目光,她皱着眉看回去,发现是个高马尾齐刘海的华夏姑娘,她穿着质感不错的白衬衣,像是广交会的工作人员。

    她看着自己做什么?

    莉娜疑惑地看回去,却发现对方反而吓了一跳,猛地扭头,收回了视线,她问翻译:“她为什么看着我?她那里是卖什么的?”

    翻译看过去一眼,“也是卖绘本的。”

    他们翻译组也是每届广交会前都要培训的,各个单位的展台,大致商品内容,他们都要知道,今年这新增的两个绘本展台,他们当然也都很了解。

    闻慈开朗活泼,加上去年和安格斯那事,很受翻译组林组长的赏识,和大家打成一片。

    如果说她是融入人群的那一个,那姜温年就是她的相反,她独来独往,看谁都有种隐隐约约的傲慢,被她使唤得团团转还得受气的那两个后勤,私下里没少跟他们吐槽,所以大家虽然明年上还是尊称一句“姜同志”,但心里都很反感。

    莉娜没听出翻译语气的异样,她好奇地问闻慈,“她也是卖绘本的?和你一样吗?”

    闻慈挠头,这可怎么说呢?

    她想了想,还是客观道:“她的绘本是单本售卖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背景首都,至于详细内容,我也没看过,”她是真没看过,姜温年也一直防着她,不让她接触。

    莉娜兴冲冲道:“如果她的绘本和你的一样好,那我也愿意购买!”

    姜温年很震惊地看着那个红发女人走了过来。

    她的第一想法是,难道她是发现了自己的注视过来耀武扬威的?刚才她和闻慈抱在一起,两人又贴脸又亲亲密密说话的,让她心里觉得很古怪,感觉浑身上下都不舒坦。

    她第一次看到两个女孩这么接触的,心里甚至萌生一个异样的想法。

    闻慈,该不会给徐截云戴绿帽吧?

    但这个想法很快都被压下去了,因为莉娜已经走到了她面前——她没有耀武扬威,也没怎么看她,好奇地望着桌上的绘本,用空闲的那只手指着问:“我能看看吗?”

    姜温年:“?”

    她下意识看了闻慈一眼,但后者正给新来的外商热情地介绍绘本,并没有看她。

    闻慈其实注意到了姜温年的关注。

    旁边好像挂着个蜂窝,还有嗡嗡叫的马蜂对你蠢蠢欲动,是个人就没法忽视。

    但她也不太想对视,正面对上的话,让她讨好示弱是不可能的,但要是无视对方或者翻个白眼,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傲慢的大小姐会内心狠狠跺脚,并伺机报复。

    所以这个矛盾还是能不激化就不激化的好。

    闻慈沉浸在销售的乐趣里,一直到晚上五点钟。

    乐声再次奏响,莉娜踩着白色奥赛鞋从楼上下来,她两手提着白色裙摆,原本怀里的玩偶们落到了身后一个像是保镖的人手里,而保镖身前,是个四十岁左右的棕发男人。

    还是一个一看就很大不列颠绅士的男人。

    莉娜朝闻慈招手,“闻!”

    “贝贝们已经在等待你了,”闻慈笑着说,她已经把箱子搬到了桌面上,正在收拾东西。

    莉娜接过保镖手里的玩偶,他把沉重的箱子像拎泡沫箱那样拎了起来。

    莉娜兴高采烈地说:“这次广交会有好多新鲜玩意儿,连竹雕杯子都有漂亮的新款式!”她说着,从怀里拎出一个竹雕的小东西,“你看,这个和你的熊猫玩偶像不像!”

    闻慈定睛一看,这雕的不正是熊猫吗?

    莉娜把熊猫竹雕递给她,“送给你,一个小甜心。”

    闻慈不知道这个“甜心”说的是谁,但她高兴地收下了,“哇,谢谢你!我非常喜欢!”

    莉娜拿到东西,和自己的叔叔走了,但闻慈他们不能离开。

    广交会正式开始后,政治学习就减少了,售货员们都要忙碌于销售,哪里有精力开会,大门一关,大家都在讨论今天的订单和收益,闻慈他们也不例外。

    小袁抱着订购单,惊喜地说:“今天下午也开了15单!”

    小孙算了算,“那加上上午的,我们一共开了28单,按照这个进度下去的话,这三百套我们一定能在广交会期间卖完。”广交会足足有二十天呢。

    闻慈笑了笑,并不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上面。

    虽然广交会开二十天,但商品卖得越来越少,外商们其实就会陆陆续续离开的,而且前面买过绘本的人不会再买,也就是说,她还是得把希望放在开辟大订单上。

    比如,张安华女士。

    但张安华女士怎么还没出现呢?

    ……

    此时的港城,张安华正在焦头烂额之中。

    今年春天,她所在的张氏集团董事长去世,底下的各个公司掀起腥风血雨,她被卷入其中,最终的结果,是她从乐和玩具公司经理,落败到了集团旗下的树苗出版社,还只负责其中主管儿童、青少年读物的一个分公司。

    人家是三级跳,她是三级跌。

    港城现在的出版业正在繁盛发展时期,但那是相对于大公司说的,而对于张氏集团来说,出版社只不过是营业范围中一个小分支,而底下的儿童分公司,就更微不足道了。

    张安华以前做玩具时,和这个小公司十分熟悉,但她没想到,自己有来这儿的机会。

    不是好机会。

    张安华初来乍到,忙忙碌碌许久才把这家树苗儿童出版社全盘接收,但面对的,并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场面,而是桌上近两年严峻的公司数据。

    她一份接一份看过,越看脸色越沉。

    一旁的秘书不敢开口,等到她把账单拍在桌上,“啪”的一声,她肩膀也抖了一下,不敢开口,但新来的总经理却脸色难看地问了:“入不敷出,已经连续三个月入不敷出!”

    秘书嗫喏开口:“我们出版社引进的书被那些大公司打压,卖得不太好,现在库房里还积压着好几批,现在欧美的引进费越来越贵,但大众家长的口味却在改变……”

    张安华攥紧拳头,她可真是接了个烂摊子。

    张安华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扶额思考许久,心思杂乱,却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树苗出版社底下的分公司好几个,儿童出版社只是其中规模最小的一个,要是再这样下去,说不准没几年就要倒闭了。

    那她这个总经理不就成笑话了?

    收益,收益,但收益从哪儿来?

    她以前在玩具公司,和儿童出版社很熟悉,但也仅仅是熟悉而已,并不算业内人士。她只知道,现在港城几家大出版社如日中天,哪怕是买儿童读物,师奶们也更认可它们的,而剩下的小公司只能吃些残羹冷炙,让员工们不至于饿死而已。

    她必须打破这个困境,但是该怎么办呢?

    张安华敲了敲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