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30-140(第5/30页)

足,有奶,有肉,但是糖却是很珍贵的,必须要去镇上买才行。

    “当然,”萨仁的脸上也有了笑,她拍掉阿曼在外面玩脏了的小手,对闻慈不好意思地笑笑,“孩子都很喜欢吃糖,白糖很珍贵,供销社里不是每天都会有的。”

    贫富差距是永远都不会消亡的,物资供应的差距也是。

    闻慈笑着道:“我们那里的供销社和商店也经常供应不足,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

    萨仁顿时觉得眼前这位年轻姑娘和他们更贴近了,她主动说:“阿速实在太偏远了,很多东西都是珍贵的,供销社不常进,尤其快到冬天了,供应会更紧缺的。”

    她把篮子里的糖罐子拿出来,放进厨房,再回来时,手里端了一个托盘。

    “这是我们自己家做的酸奶/子,你们尝尝,”她下意识说完,才意识到不对劲,涨红了脸解释道:“你们外面不这么说是不是?哎呀,我说习惯了。”

    她早从知青们震惊的眼神里知道这个说法不对,但总也改不过来。

    “没关系,我能听懂,”闻慈笑着端起碗,发现碗里不止有微黄的酸奶,里面还有一些两厘米长的黑色葡萄干,最上面,洒了一层晶莹的白色结晶。

    是萨仁刚买的白糖。

    碗是白底布满彩色花纹的细瓷,旁边搁了白瓷的小勺子,看起来特别有少数民族风情,也很精致,闻慈拿勺子舀了一勺,嫩滑香醇,味道特别的酸,但是非常纯天然。

    她夸赞道:“真好吃,我以前还没吃过这种呢。”

    萨仁很高兴她喜欢吃,她给林姐端了一碗,还剩下两碗,塞到玛依努尔和阿曼手里,让他们坐到一边去吃,说道:“我还怕你们吃不惯呢,我之前请你们兵团的同志吃烤羊肉包子,大家就好像吃不惯,”明明是肉,但大家都面露难色。

    闻慈失笑,“可能是大家的饮食习惯不太一样。”

    她和萨仁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起来,因为语速慢,彼此都能听懂。

    萨仁问:“你们是来兵团参观什么的?”

    闻慈笑道:“也不是什么很严肃的事情,就是看看大家的生活,从中寻找一些有趣又特别的事情——”她举了举手里吃掉一半的酸奶,俏皮地眨了眨眼。

    “我觉得这个酸奶就很特别,可以告诉我是怎么做的吗?”

    萨仁爽朗地笑了,“当然可以。”

    萨仁家发酵酸奶的方法很简单。

    她掀起一个白瓷盆,里面都是像豆腐一样凝固住的酸奶,最上面一层皮微微泛黄,底下确实柔和的奶白色,她给闻慈介绍,“我们挤新鲜的牛奶或者羊奶,煮熟,然后加一点之前剩下的酸奶,等一等它就可以变成这样了,不过现在天冷,要等待更长时间。”

    闻慈突然想起来,“我好像没有看到牛羊?”

    萨仁笑起来,“阿不都在放羊呢,今天突然下了雪,但那会儿这边还不大,他就带牛羊出去了,应该很快就会回来,”她拿起大瓷勺子,又给闻慈结结实实舀了两大勺酸奶。

    闻慈连忙说够了够了,往嘴里填了一大口,虽然酸,但特别醇厚。

    回到屋子里,萨仁一边做活儿一边和闻慈说话。

    闻慈问:“玛依努尔和阿曼的哥哥姐姐都在镇上念书吗?”

    “是的,”提到一双儿女,萨仁脸上的笑容更大了些,她解释道:“镇上的中学在东边,很远,他们两周才能回一次家,要我或者阿不都去镇上接才行,不然草原上可能有狼。”

    闻慈大惊,“狼?!!”

    萨仁点了点头,“兵团附近是没有的,这边人多,但是冬天就不一定了,狼没有吃的,就会来人住的地方找食物,”而人本身,对于野兽来说就是一种食物了。

    闻慈瑟瑟发抖,“那我没事不出远门了,”她可不想被狼叼走。

    萨仁被她的样子逗笑,她问:“你多大了?”

    闻慈道:“我周岁十七,马上就到十八岁了。”

    萨仁有些惊讶,停下了手里的针线,“你才比我的大儿子艾萨大一岁呢,”她看了看闻慈,忍不住问:“外面的干部都像你一样年轻吗?我让艾萨和古丽念书,希望他们也能当干部。”

    闻慈赶紧摆手,“我不是干部,我就是个普通干事。”

    嗯,电影院的美工,划分到机关的话,就和小干事们差不多级别的。

    萨仁还是觉得不敢置信。

    她拿剪刀剪短手里的线头,嘟囔道:“艾萨十岁上学,现在还在念初中,但他汉字写得不好,古丽写字漂亮一些,她爱美,希望以后能去衣服店里当售货员。”

    闻慈试探着问:“是不是上学有点晚了?”

    “晚吗?”萨仁摇头,她换了个颜色的线,继续在鞋垫上绣花,“好多孩子都不上学呢,阿不都说孩子们要念书,要认字,这样有文化,以后就不用对着牛羊放牧——放牧也不是不好,但他这个人,总想让孩子们进大楼里工作。”

    闻慈笑笑,“好好念书,往后说不准会有更好的机会呢。”

    高考一到,要是能考上大学,似乎这些年的大学生是非常有含金量的,还能包分配呢。

    萨仁觉得拿公文包的小干部和售货员已经非常好了。

    她觉得大城市来的人,一定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又问闻慈:“你们的孩子都念书吗?”

    “这个,”闻慈想了想,“要看家庭条件和地方,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县城和大城市也不一样,有些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孩子,可能也没法念书,或者念个小学,就不念了。”

    萨仁叹了口气,“看来这些东西还是一样的。”

    她摇了摇头,不再说这个,好奇地看向一直没怎么开口的林姐,“你怎么不说话呢?你也是和闻慈一样,来自北省的吗?”

    林姐一愣,她不是话多的性子,也不知道说什么。

    她抿了抿唇,道:“我是首都的。”

    “首都!”

    萨仁惊叫一声,兵团里可能也有首都来的知青,但她没接触过,眼前看着林姐,顿时就觉得不一样了,“你是首都的干部吗?真厉害。”

    林姐窘迫地摇头,“我不是干部,这次来,我是协助闻同志的,”也是保护。

    萨仁的目光又移向闻慈,眼神钦佩不已。

    闻慈有点受不住这目光,急忙转移话题,“萨仁,你手里绣的鞋垫是给谁的?”

    萨仁低头看了看,“这个是给阿不都的,他放牧辛苦,要多保暖。”

    闻慈看到上面精致的红色花朵纹路,夸赞了一句,“你绣得真漂亮。”

    萨仁高兴地笑起来,又有点自豪,“这不算什么,我给你看其他的,”她扔下绣到一半的鞋垫,拿过搭在墙边桌上的挂毯给闻慈看,“这才是漂亮的刺绣呢!”

    深紫色底子的挂毯,上面绣满花朵枝叶,看起来富丽而精美。

    不止这个挂毯,其实这个家里就充斥着少数民族的风情。

    被子、枕头、花瓶摆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