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110-120(第23/28页)
慢腾腾道:“老师最近在和□□那边交涉,还没定下来具体内容,让我和你们俩最近先讨论,这段时间是磨合,等定下具体章程了,才能开始干活。”
闻慈心道不妙,“就我们三个磨合?”她咬重了“磨合”这两个字。
年君:“对!老师最近很忙,没有空带我们。”
闻慈觑了他一眼,心想也不知道后续到底怎么样。
算了,到时候再说,她埋头吃饭,乌海青也不想说话,饭桌上一时间静了下来。
钟玉兰嘱咐过,让年君带两人下午办好手续后,让他们休息。
闻慈也没拒绝,她回到宿舍,先打扫干净宿舍,拎着洗漱用品和干净衣裳去了澡堂,别的不说,每次做完火车,她不洗澡浑身难受,等干干净净地出来了,又苦哈哈回宿舍洗衣服。
衣服挂还是管看宿舍的阿姨临时借的。
周日休息一天,等第二天周一,闻慈才见到了钟玉兰。
她短发梳得十分精神利索,虽然年纪不小,但并不显得老态,看了看她和乌海青,点了点头,笑道:“看起来精神都不错,昨晚休息得怎么样?”
闻慈其实没太睡好,环境陌生,她得适应两天。
乌海青道:“挺好的,是吧?”看了眼一边的年君,他就住在自己隔壁宿舍。
年君没搭理他,他拎着热水瓶,往一个旧得掉漆的水杯里倒水,茶香味蔓延开,他放下热水瓶,把杯盖拧紧,递给钟玉兰,“老师你带去开会,润润嗓子,别说那么多了。”
闻慈很诧异地看过去,这个乖得像小猫咪一样的人,是年君?
钟玉兰笑着接过,把水杯放进提包里,对年君道:“你们三个先去办公室讨论,随便聊聊,这次的系列连环画是要以经济和技术发展为题的,你们可以看看报纸。”
年君点头应下了。
钟玉兰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乌和小闻都是很有天赋的同志,你和他们好好讨论,学习一下,要是讨论累了,画一些画放松一下心情也是好的嘛。”
年君乖乖点头,把她送出了美术馆。
一转过头来,他脸上乖乖巧巧的神情顿时消失了。
他抬起手腕,看了眼手表,哼道:“别浪费时间了,走,去办公室吧,”说着,也不管两人,径直走在前头,往临时分给他们项目的办公室方向去了。
闻慈:“……他真的没挨过打吗?”
乌海青翻个白眼,“他小时候肯定没少挨揍!”
没有钟玉兰压着,年君是半点不遮掩对于两人的敌意。
说是讨论,但因为也没有很具体的内容限定,三个人其实是很自由的,但年君一上来,就搬出砖头厚的那么一沓黑白报纸,搁在两人面前,“看吧。”
乌海青瞅了眼,“这么多?”
“当然,”年君理直气壮,“你不多摄入素材,怎么知道画什么最好?”
说得还挺义正言辞的,如果把眼里那点故意藏得好点就完美了。
闻慈随手翻了翻这沓报纸,率先挑刺,“年君同志,新闻是很讲究时效性的,你这一沓怎么都是前几年的报纸了,这可不行啊。”
年君:“……怎么不行?”
他翻了翻,把一些报纸挑出来,“这些都是今年上半年的。”
闻慈挑眉,看来他自己是事先看过这些报纸的啊。
对方要是自己不看指挥他们俩看,这叫下马威,但对方看了,这证明他虽然态度不好,还是认真对待工作的,闻慈点点头,拖了把椅子坐到了一边。
她从年君手里拿了份报纸,这是份讲材料行业取得技术进展的。
乌海青也扯过来两份,他对着这些不是很感兴趣,都是些什么地方、什么工厂取得的进步,消息当然是好的,但是新闻嘛,没有趣味性,文字也不美,他不太喜欢。
眼见着他一目十行,两分钟翻过一页,年君立即揪出错儿了。
“乌海青,你这么看能记住吗?”
乌海青头也没抬,又把报纸哗啦翻过一页,“这几百份报纸,你能都记住?”
“……不管我能不能记住,你这个态度不行,”年君居然还会指责别人的工作态度了,他语气高亢,刚准备大发挥特发挥,就被闻慈一句话打断了。
她道:“大家把看到的,感觉有用的素材都记下来吧。”
说着,她笑看年君一眼,语气很包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年君你说是不是?”
年君很生气,“你打断我!”
“是的是的,”闻慈从善如流地点头,“讨论嘛,大家当然都是要张嘴的。快点一起干活吧年君同志,不然这么厚一沓,我们三个看到天黑都看不完。”
乌海青一看到年君吃瘪就高兴,立即附和,“对对对!”
他正好带了本子和笔,要分给闻慈,闻慈摇摇头,“我带了。”
乌海青瞅了眼年君,还是给了他一只笔,又撕了两页纸,往他面前一推。
年君感觉自己遭到了漠视。
他气得想骂人,但闻慈和乌海青都低着头看报纸,这会儿发难,会显得他很小气,他气哼哼地坐下,决定一会儿找到机会再挑刺儿。
闻慈倒没注意年君的小脾气,她一边翻报纸,一边问:“这个经济和技术的题目,到底是偏向经济还是偏向技术啊?”
年君憋着气回,“结合!再说了,这俩有什么区别?”
发展技术不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吧,不然被外国勒着脖子,干啥都困难。
闻慈用惊诧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武器坦克也是技术呢,能用来发展经济吗?”不管是哪个国家,能对外贸易产生经济利益的都不会是军工技术,尤其是高精尖技术。
不然被别的国家学会了,岂不是要拿着这些武器打自己。
年君:“……”她是不是在讽刺他!
他虽然心里同意闻慈的说法,但嘴上偏不,固执道:“你这是以偏概全!大多数发展技术不都是能发展经济的吗?”
闻慈:“嗯嗯嗯你说得对,”翻过一页报纸,看后面的了。
她倒不是故意要怼年君,虽然,也多少含了点这个心思。
她看到一个写江南丝织业的新闻,停住了目光,一边扫视内容,一边问道:“我好像没怎么看到百货大楼里有卖丝绸的,现在这些丝织业都是干什么的?”
年君一言不发,他还在生闷气。
乌海青想了想,道:“赚外汇?那帮外国人好像挺喜欢咱们的丝绸。”
“外汇?”闻慈来了兴致。
她对现在的外国人没什么了解,本来以为这些年是全面闭塞的,但还有友谊商店,还有外汇券,她听到乌海青这么说,忍不住问:“外汇到底是怎么赚的?”
乌海青从来没关注过这个,他对这方面一窍不通。
他看看对面,伸长腿,踢了年君的凳子腿儿一脚,“嘿,问你呢,外汇是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