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70-80(第11/27页)

都挑不出错来。

    她工作态度积极,高效率高质量,唯一的弊端就是年纪太轻了。

    魏经理最后只能道:“你还年轻,下次还会有机会的,别急。”

    闻慈笑了笑,没什么力气,“谢谢经理,我知道了。”

    再次走出经理办公室,一天出入两次,却是截然不同的心境,苏林把手又伸进口袋,摸出最后的一颗糖,递给闻慈,小声道:“你吃。”

    闻慈叹着气接过来,含着硬糖,回到办公室,拿自己的软糖分给苏林。

    苏林看她一进来就瘫在椅子上,关上门安慰,“我觉得你表现得很好,最好,名额没给你,肯定、肯定是他们眼光不好。”

    闻慈听着他笨拙的安慰,无力瘫平,“我接受这个结果。”

    不接受又能怎么样呢?

    苏林听懂她的言外之意,抿了抿嘴,他笨嘴拙舌不知道怎么说,憋了好半天,生硬地转移了话题,“周四的业务学习,不知道是什么电影。”

    ……

    美工们带着试片证来到一影院的时候,发现这里又大变样。

    《长空雄鹰》的海报取代了《基督山伯爵》,题材大变,不变的是精湛美丽的海报水平,他们跟着闻慈苏林上到三楼,还没到试片时间,就先进了两人的办公室。

    比起一月份,现在办公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面对门的椅子上多了个黄绿格子的椅垫,色彩鲜艳,而在椅子背后的状态上,多了两样东西,一是个巴掌的棕色陶土花盆,养着一小颗芦荟,一个是漂亮的玻璃罐子。

    “这是什么?”有人拿起玻璃罐子,惊艳得睁大眼睛。

    他吸引了几个人过去,大家围着这个曾经装着水果罐头的罐子,好像看到什么世界名画。

    闻慈感觉有点羞耻,咳了咳,“里面是我拿油画颜料画的。”

    有人笑道:“有个女同志就是不一样,看看这些小玩意儿,多讲究!”

    他们上班最多拿个喝水的缸子,哪像闻慈,还在办公室里养花摆件儿,甚至还铺了坐垫——那黄绿格子的布一看就鲜亮,肯定不好买,她还坐在屁股底下。

    闻慈无所谓地笑笑,“这你可说错了,芦荟都是苏林浇的。”

    芦荟和盆儿都是孙大妈给的,比起记性时好时坏的闻慈,苏林可细心多了。

    他每天早上一来,就先去看窗台上小小的绿色芦荟,再摸摸土,干了浇水,湿了还去问问孙大妈,光着两天就去请教了孙大妈好几回,把芦荟当成自己的事业养。

    这颗芦荟长得好,80%的功劳都得归苏林。

    苏林不好意思地笑,“还挺好养的。”

    事实证明,苏林也和普遍男同志不一样,他的工位虽然不像闻慈那样,有漂亮的水杯和椅垫,但也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椅子腿儿都擦出了木头的原色,没有半点污垢。

    办公室有暖气,一进来容易有种闷气,他们时常通风,办公室只有点干净的香气。

    大家啧啧称赞着逛了一番,有人好奇地问闻慈怎么画的油画罐。

    闻慈没藏着掖着,大大方方说了,大家其乐融融的,不知道谁,笑着说起了培训班的话题,“我可都听说了,优秀学员名单出来了,你们一影院俩人可都上了。”

    这话没酸,朝夕相处半个月,闻慈和苏林的水平是大家亲眼可见的。

    “我咋没听说消息?你快说说,还有谁!”

    “五个名额呢,有闻慈、苏林,二影院的于美工,报社的白画师,还有一个,我想想啊——哦对!是市里第一纺织厂的画师,好像叫张建业。”

    “张建业?这是谁?没印象啊。”

    “我也没印象,嗨,才一个没印象的呢,不错了。”

    大家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出了优秀名单的事儿明显不是谁都知道,也显然的,谁都记得马馆长关于省学习班的那段话,于是有人好奇问了,“那个文化宫学习班的名单出了吗?肯定有闻慈吧!”

    最开始提起培训班的人不说话了,瞄了眼闻慈,神情有些尴尬。

    距离知道消息过了两天,闻慈已经接受现实,神色十分镇定。

    她摇摇头,语气平静,“就一个名额,是于美工。”

    于素红?

    大家面面相觑,神色都有些怪异。*

    于素红画得当然也不错,但和闻慈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不过上头出的名单,说不准有些他们不知道的考虑——他们这么想着,但脸上的神色分明不是这样。

    有人下意识四处扭头,“于美工今天没来?”

    于素红一向不主动跟他们说话,人也冷淡清高,他们居然没发现少了个人。

    闻慈道:“我们经理说,于美工今天去了文教局,不参加业务学习。”

    她去文教局干什么?肯定是为了省学习班的事儿,大家脸上的表情愈发尴尬了,觉得闻慈估计心里更不好受——毕竟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她心里肯定也清楚。

    闻慈其实真没大家想的这么低落,不公平嘛,她见多了。

    不过这个话题到底有点尴尬,她抬起手表看了眼,笑着拍了拍手,道:“差不多到时间了,走,咱们去放映厅?”

    立即有人跟上,“今天放啥电影啊?闻慈你知道不?”

    “《草原儿女》,去年咱们首都电影制片厂出的舞剧片。”

    “嚯,听说这个好看,我还没看过呢!”

    “可不止看,大家看完还得做作业呢。”

    “哈哈,不就是画海报吗?现在我们都是熟手了,等会儿小闻美工给指点一下?”

    “什么指点,咱们这是互相学习探讨。”

    大家其乐融融的进了小放映厅,没有工作压力,业务学习其实挺轻松。

    看了一场漂亮激昂的舞剧,大家各自拿着画本讨论画什么海报、怎么画好看,等到五点钟的时候一起下班,柜子里多了一叠二月份业务学习的过程记录。

    闻慈几乎数着日子到了周末,一大早,就坐公交去市委站。

    她今天当然不是为了上班,一下公交,就看到站牌底下的孙大妈,快步走过去,“您咋今天来得这么早?是不是冻坏了?大妈你吃早饭了吗?”

    “吃了吃了,”孙大妈笑眯眯的。

    放假时的孙大妈和上班时不太一样,没穿那身蓝色工装,脖子上戴了个红围巾,看着特别喜庆敞亮,她个子不高,但挺胸抬头,一看就精气神十足。

    孙大妈拉着闻慈,一边往前走一边絮絮地说。

    “我先带你去看那个六块钱的房子,它在一楼,上楼下楼特别方便,离厕所也近,等会儿你先看看,要是不行,我再带你去看那个九块钱的……”

    闻慈听得直点头,两人经过电影院又走了几分钟,就到了。

    “这么近?”她有些惊喜,通勤距离越近,就代表她的休息时间越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