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在七零画插画》 180-190(第19/27页)
说,又主动问:“我上去帮你叫她?”
实验室是不让外来人员进的,闻慈等在楼下,她朝这位学生道了谢,等了七八分钟,穿着白衣黑裤的宋不骄从楼上下来,衬衫上夹着钢笔,神色仍然严肃从容。
见到闻慈,她脸上露出微笑,一下子活色生香起来。
“嘿!”闻慈跳过去,“你在忙吗?”
“我现在进了老师的课题组,有空的时候会过来干活,不过可以开小差,”宋不骄开了个玩笑,指了指不远处楼底下的长椅,“走,我们过去说。”
闻慈怕她有事,这回开门见山,说了自己六月八要结婚的事。
宋不骄神色惊讶,但并不怎么意外,眉头微皱,“六月八……那会儿我可能没法来。”她有些愧疚地说:“我拿到了这学期出国留学的机会,五月份我们就得出去了。”
闻慈吃惊,神色高兴,“出国留学?!”
宋不骄点点头,“对,去汉斯国。”
闻慈更惊讶了,汉斯国,一个几十年后“按时毕业”可以被留子吹牛一辈子的地方,她钦佩地看着宋不骄,“这是好事啊,你好好学!”
宋不骄有些惋惜,“就是不能参加你的婚礼了。”
“这也没什么,”闻慈无所谓地摆摆手,“要不是这个婚礼不办不行,我才不在乎呢,”主要还是徐截云那边,这样的家庭,婚礼不仅是新郎新娘两个人的事,同样是社交场合。
闻慈对社交不感兴趣,这个活儿可以留给徐截云干嘛,嘿嘿。
回到家,闻慈搓着富贵的毛,幸福地说:“大家现在过得都真好啊。”
生活进取,前途光明,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这是一个努力会有结果的时代。
……
油画研究生班的春季写生终于定下来了,去胶州。
想要看海的闻慈很高兴,虽然用【娃娃的彩色世界】也能实景看海,但是她就像一个幽灵,不能和人说话也不能吃海鲜!她想到那里特别有名的牡蛎生蚝,立即咽了咽口水。
袁韶拿着盖了章子的介绍信回来,“大家得集体买票。”
买票可以把证件给班长袁韶,由她代买,也可以自己去,但大家都把证件交给袁韶,这样买的座位是挨在一起的,这趟火车得坐硬座去,大家挨着还能聊聊天。
写生的时间是从四月十五开始,为期一个半月,五月底再回来。
这段时间,大家都得住在当地宾馆或者老乡家里,这个是由老师决定的,闻慈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的团体写生——以前大家都各住各的,但这会儿显然得住一起。
她有些期待,但同时,还有个问题。
她的猫祖宗富贵。
之前出远门,都是请别人来自己家住的,但这会儿不是假期,显然不行。闻慈思索了两天,周末去找徐截云的时候,问了这事,“我这趟得出去一个半月呢,富贵能放你这儿吗?”
徐截云点头,笑道:“我最近没有外出任务,要是出门,就让隔壁嫂子帮着看一下。”
闻慈大喜,“啪嗒”亲他脸颊一口,“好!”
徐截云抱住她腰,左脸上那个酒窝一笑就很明显,闻慈忍不住又亲了一口,笑眯眯环着他脖子问:“我这次出去这么久,会不会想我啊?”
“想,”徐截云笑道:“所以我多工作,给婚假多调出来几天?”
闻慈欣赏地看他一眼,“那到时候我们去拍婚纱照。”
徐截云欣然点头,“我知道一个师傅,以前是在国营照相馆干的,现在退休了,开了个小馆子给人私人拍照。他十几年前常给人拍婚纱照,拍得很好。”
闻慈高兴:“正好,我那儿有婚纱!我还给你准备了西装!”
徐截云挑眉,“什么时候准备的?”
闻慈笑盈盈道:“你猜。”
她其实是想去东京的时候捎回来一套的,但临时发现,质感好的婚纱实在太重,体积太大,她实在搬不回来,而且为了合身总要修改一下,她也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所以她用马良笔自制了一套婚纱,因为围度不够精确,她还特意找裁缝修改了一遍,这样就漂亮又合身了。
就为这个,她最近都不敢吃太多了呢!
第188章 胶州四月十五前一个周末,闻慈就把富……
四月十五前一个周末,闻慈就把富贵送到了徐截云那儿。
十五一到,她没骑自行车,而是拉着行李箱走去学校,还好最近天气渐渐没那么冷,不然,光棉袄棉鞋一个行李箱都放不下,她在校门口和同学们集合。
袁韶查过人,带队的老师也来了,是他们系的陈元年教授,也是乌海青的导师。
“大家走来齐了吧,检查一下,火车票和证件都带了吗?”陈元年教授扬声道。
闻慈跟着摸了摸身上背的一个挎包,轻盈的布制,低头看看,车票、证件、介绍信等等都摞在一起,旁边的隔袋里还有各种票证,因为出远门,她带的都是全国粮票。
其他人也都检查一下,纷纷说“带齐了!”
陈元年教授便带大家一起去火车站,坐的是学校的小巴车。
从首都到胶州是六小时的火车,十二点钟发车,他们十一点钟就到了火车站,午饭还没吃,上车吃显然是比较贵的,有同学掏出自己带来的干粮,是食堂买的发面饼。
闻慈不饿,她今早特意起得晚,九点多才吃了一大碗炸酱面,眼下凑在教授旁边。
“老师,咱们到了胶州有什么行程啊?”她满是期待地问。
陈元年教授笑道:“咱们到了地方,先休息一晚上,然后参观当地,崂山、森林公园,沙滩和海是必去的,大家好好写生,这学期的写生课作业可就靠这个打分了。”说着,他又补充一句,“到地方的环境可能比较艰苦,大家要先做好心理准备。”
闻慈心想,有这句话,八成是真的艰苦了。
不过这也正常,听说去西南那边写生条件更苦,因为还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袁韶问:“老师,那咱们住哪儿啊?”
陈元年教授道:“住招待所,不是让大家把介绍信也带来了吗?”
油画研究生班是七个人,女生三个,男生四个,等到了胶州,陈元年教授带头去找了一家招待所,为节省资金,给女生要个双人房,她们仨一起,至于他则是和三个男生住在一起,直接要了大通铺。还没正式开始写生,的确条件就有些艰苦了。
到招待所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大家饥肠辘辘,放下行李出来吃饭。
他们出校,学生的补贴还是照常有的,但食堂物价低,外面却不一定,陈元年教授把饭费补贴和票按人头分好,挨个给七个人,不住地叮嘱道:“小心放好,最好贴身带着,别被人摸去了,也千万别一口气胡花了啊,这一待一个半月,要是早早花完,后面吃什么?”
学生们的家境良莠不齐,尤其是已成了家的同学,花钱更不敢大手大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