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在七零画插画》 160-170(第10/27页)
:“下面由我来为你们介绍。”
丞闻不解地看着袁韶,走到闻慈身边。
闻慈一转头就发现身后多了个人,她一愣,“你怎么过来了?”
“袁韶让我过来的,”丞闻皱着眉,不是很高兴地问:“她是不是嫌我讲得不好?可我说得很详细啊,连具体风格和技法都告诉他们了!我以前都没这么细心过。”
闻慈默了默,也许你就是太细心了呢。
游客还在等着,闻慈没跟丞闻细说,继续介绍。
她站在《亚当》和《夏娃》两幅画中间,笑着讲解道:“这两幅画是由我的同学临摹,汉斯国艺术家丢勒的作品,他出生于1471年,卒于1528年,是优秀的油画家、版画家、建筑师等等……他是一位艺术巨匠,这两幅油画在世界裸体艺术画里也很知名。”
三个女孩子年纪不一,听得有些懵懂,最矮的女孩掰着手指头,“147……”数到一半就忘了,她抬头看闻慈。
“1471,”闻慈补充说:“丢勒是五百年前出生的艺术家了。”
刚才听起来还没什么实感,眼下一听,三个孩子“哇”了起来,闻慈笑道:“很多艺术家都是全能,油画啊、版画啊、水彩啊、雕塑啊,甚至还会设计建筑。”
说着,她左右看看,给她们指起来,“你们看,那两幅就是版画,那幅是水彩……”
丞闻在一旁听着,觉得闻慈讲得太浅显了,不过好像几个孩子听懂了?
等三个女孩逛了一圈,说不用闻慈帮忙讲解了,丞闻才说:“你好像很会哄小孩?”
闻慈踮脚看了看门口有没有新游客进来,随口道:“我不是说过了吗?我是画连环画和儿童绘本出身的啊——哦不对,不叫出身,我现在其实也没放弃绘本来着。”
丞闻还想说什么,但闻慈看到门口来人,已经走了过去。
他努力学着闻慈的方法,挑了几个年纪小点的游客介绍,别说,效果好像还真好点。
新进门的是两人,一中年一青年,打扮朴素,眼睛倒是很亮,他们没注意到闻慈,自顾自直奔《故宫故宫》组画的方向去,嘴里说着“现实主义”、“庄重”“人的写实”之类的话。
闻慈听见了,默默停下脚步,好像是专业人士?
她准备去找其他游客,但两位专业人士对着画说了几句,就左右顾盼,他们一眼看到闻慈胸前挂着的牌子——塑料封的牌牌,上头画着袁韶设计的百花画展标识,代表是工作人员。
他们眼前一亮,招了招手,“小同志。”
闻慈走过去,礼貌地问:“二位同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左边那位青年人指了指《午门》,客气地问道:“听说这组画的创作者也是你们画展的,请问她在吗?我们想跟她聊一聊,”闻慈这个名字,现在和东京美术展联系起来了,而因为先前的裸体艺术风波,大家都知道她是首都美院油画研究班的学生,百花画展的班底之一。
闻慈觉得这两人面善,应该不至于是特意来讨伐她的。
她于是笑道:“我就是闻慈。”
两人面露惊讶。
眼下研究生的年龄跨度是极大的,四十岁都能报名,他们本来以为,能画出如此庄严、先锐作品的,就算不是三十来岁,也该是个将近三十的青年画家。
但眼前这个——她有二十岁吗?
两人对视一眼,青年客气地道:“我们是《首都美术报》的记者,听说你们美院办百花画展,特意赶来。请问能采访你一下吗?不会花费太多时间。”
画展办得挺大,展室人来人往,他们怕闻慈忙得拒绝。
闻慈面露惊讶,“采访我什么呢?”
她看看周围这么多人,伸手示意二位出去说,等走到展室门口左侧,她的自行车边,周围安静许多,她道:“画展是我们油画研究生班主办的,主要负责人并不是我。”
中年人笑着点头,“是的,我们知道,这次采访,主要是对于《故宫故宫》组画。”
闻慈明白了,“那你们需要采访什么呢?”
这就是答应的意思了。
青年人身上背着包,他拿出照相机开始调试,业务水平十分熟练,他们先问了很多关于《故宫故宫》的问题,比如创作思路、创作历程、后面去东京参展后的变化,闻慈一一回答。
说是组画相关,但实际上,也问了许多她个人的问题。
中年人问:“闻同志今年多大?”
闻慈笑道:“我马上就十九了。”
青年拍好了几张照片,拿着本快速记录——那就是还十八岁。
中年人感慨道:“真是年少有为——我们听说,闻同志最早期是画美工海报的?还画了好多连环画和绘本,甚至赚到许多外汇,是不是?”
闻慈笑笑,“是的,也是我比较幸运,遇到很多伯乐。”
报社查过闻慈的基本资料了,其实并不难查,档案里写得明明白白的事情,但档案只有事件,却无起因结果,中年人有些好奇地问:“我知道闻同志出了一套绘本,还卖到了港城和高卢,不知道闻同志未来还打算深耕绘本领域吗?”
闻慈笑着点头,“是的,我其实近期就在构思新的绘本了。”
她的天赋值现在是8.1,7升8每0.1都需要30000娃娃点,也就是说,她得赚到270000娃娃点,才能把天赋值升到9呢。27万个孩子的喜爱点,光是想想就觉得很恐怖。
而且系统最重要的数据,除了天赋值,还有另外一个——作品评分。
【作品评分来自于宿主广为娃娃知的作品,从传播量、影响力、娃娃喜爱度三方面打分,满分10分。有三个8分及以上作品,可进行系统四次升级,请宿主积极创作】
评分是实时变幻的,《贝贝的故事》的初始评分是6.5,现在是7.6,有望破8。
至于更早的《松海》和《乒乓》,现在还是四五分,感觉不太可能破8分了。
不管是为了天赋值还是作品升级,闻慈都得创作儿童艺术,而且还得让它尽可能地出国、扩散,所以马上要到寒假,她就捡起来了自己的老本行,决定继续创作新绘本了。
简单的采访完毕,闻慈就和两位记者握手分开了。
一进去,袁韶悄悄过来,“那是记者吗?我看到他们拿相机了。”
闻慈笑着点头,继续当招待了。
画展办了两天,七人从早站到晚,累得够呛,心里确实充实而满足的,他们不仅借此认识了许多思想三观一致的画家,还向外界宣传了创作理念,甚至有报纸主动报道。
是的,除了来采访的《首都美术报》外,也有几个报纸报道了他们的画展情况。
国内的艺术俨然是发展得如火如荼。
等到下个周末,就是闻慈邀请宋不骄、陈小满来的时候,她想*着既然都是白岭市的,又邀请了苏林,最后又把乌海青叫上了——一个男生容易尴尬,两个就能作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