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画插画: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在七零画插画》 100-110(第29/31页)



    挂断电话,闻慈就找了家招待所。

    她把东西放下,跟前台打听了一下附近的澡堂,先进去洗了个澡,换上一身干净衣裳出来,坐了一晚上火车,她觉得自己要被脚臭和酸菜味儿腌透了,整个人都不舒坦。

    神清气爽地出来,她就打听着去了人民出版社。

    乌海青听到有人来找时,十分疑惑。

    “谁啊,耽误我干活,”他把手里的画笔随手放下,撸起袖子出去,大步流星,配上他凶神恶煞的光头和表情,很有一种要去约架的感觉。

    但等见到门口的人时,他凶相一收,一下子春风化雨了。

    来叫他的小干事咂舌,这难道是乌画师对象?

    在单位里怼天怼地谁也看不上的乌海青伸出两手,特别客气,特别高兴,甚至还主动弯下了自己硬得跟铁板一样的腰,“闻慈!你来了怎么不和我说,我去接你啊。”

    闻慈跟他握手,客气道:“不用不用,我自己就来了。”

    她觉得自己和乌海青没多熟,但乌海青单方面把自己视作她的忘年交,熟稔地笑着,半点不见外,“你刚到的省城?刚好,等下班了我们一起去主编家!”

    主编家?

    小干事是知道的,主编和乌海青有点很远的亲戚关系,这是要见家长了?

    他露出恭祝百年好合的表情,“哎呦,乌画师,这是你对象啊?”

    乌海青脸绿了,是谁?是谁玷污他和闻慈志同道合的伟大友情!

    他定定地看过去,小干事脸上笑容一僵,怎么了怎么了?他说错了吗?除了他对象,一贯看谁都不顺眼的乌画师笑这么灿烂干什么!

    乌海青刚要张嘴,闻慈就笑道:“你误会了,我来找乌画师是有正事的。”

    乌海青点头,刻薄道:“小孙啊,你这眼镜是不是度数有点低了,实在不行,再配一副吧,你知道这是谁不?”他伸手对着闻慈,想揭开花篮上盖的布一样期待骄傲。

    闻慈:“……”

    小干事委屈地抬了抬眼镜,“谁啊?”

    “这是闻慈啊!”乌海青的语调铿锵有力,“《松海》和《乒乓》,都是她画的!”

    《乒乓》在他们出版社,最近名气可是很大啊。

    小干事立即睁大了眼看闻慈,看着看着,忍不住看乌海青,他怎么记着,上回会议室乌画师舌战群雄的时候,说闻慈是个很有经验的老画师?

    这有没有经验不知道,但这年纪看着比他还小啊!

    闻慈被热辣的目光盯着,脸上的笑容快要维持不住。

    脚趾头痒痒的想抠地是怎么回事?

    好在这个场面没有持续太久。

    乌海青不耐烦在大厅里说话,但他再没情商,也知道单独把女同志请到自己办公室不合适,他想了半天,领着闻慈去敲了一扇三楼的门,“哐哐哐”三下,门都在震。

    这是领导的办公室吧?闻慈心惊,她不会被骂出来吧。

    里面的领导显然清楚外面发出动静的人是谁。

    一道不耐烦的吼声喷出来,“乌海青你要是没正事打搅我就给我滚蛋!”

    乌海青面不改色,对闻慈一本正经道:“我们主编年纪大了,这两年脾气是有点不稳定,”说着,又猛猛敲了一下门,喊道:“你不是要见闻慈吗?我把人给你带过来了!”

    里面一静,三秒钟后,传出另一道温和的声音,“请闻慈同志进来。”

    乌海青推开门,闻慈看到办公桌后坐了个中年男人。

    长得很斯文,气质也很斯文,一看就是像搞文化工作的,但闻慈忍不住瞄了眼其他位置,没看到另一个人啊?刚才那两道截然不同的声音,都是他一个人发出来的?

    果真人不可貌相。

    主编见到闻慈,先是一愣,然后就是不可思议,瞪向乌海青。

    说好的老画师呢!

    乌海青看也没看他,对闻慈笑道:“这就是我们出版社的主编,今晚的聚会,也是在他家里办的,等会儿下班,我们就跟着他一起走。”

    这话说的,已经把主编和闻慈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闻慈惊异地看他一眼,很难理解,乌海青是怎么在出版社工作多年没被开除的。

    难道铁饭碗真的这么铁?

    主编习惯了乌海青的德性,只当没听见他的话,对闻慈笑道:“你就是闻慈啊,没想到这么年轻——坐,你坐下,”他指了指桌子对面一把空着的椅子。

    闻慈大大方方坐了,又问好。

    主编不受刺激的时候,很和颜悦色,夸奖了闻慈一通少年有才,还夸了《松海》和《乒乓》,尤其是后者,题材少见,她敢画这样的,有画的意识,这是超前于普罗大众的。

    闻慈受宠若惊,她只是占了点几十年后的远见而已,哪敢说什么超前。

    主编又问:“下本小人书,想好画什么了吗?”

    闻慈摇头,“还没有。”

    每画完一本,她都得给自己歇歇的时间,养养脑子,《松海》的灵感是松林写生,《乒乓》的灵感是亚运会和乒乓外交,但下一本,她真的还没想好。

    主编笑笑,“你目前的作品,看着都像是把视角定在了孩子身上?”

    闻慈点头,“是的,我的初心,就是画给孩子们看的,”倒不完全是为了娃娃点,她上辈子就经常给童书配插画,自己也画过一些童书,只是反响平平,没什么名气而已。

    主编有些惊讶,“这可是不多见的。”

    大多数小人书连环画,都是以成人为主角的,当然,这也可能是题材的缘故,红色英雄们大多数都是成年人,抗争的历史也是如此,孩子们的范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而且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大家也还没那么重视。

    闻慈道:“大人们有很多自己的故事,但孩子们却很少,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每个大人都是从小孩子长成的嘛,所以我希望,我画更多孩子们的故事。”

    《松海》的小苗是个孩子,《乒乓》的宁宁和骄骄也是。

    闻慈觉得,孩子们会更喜欢自己同龄人的故事,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爱丽丝,《绿野仙踪》里的多萝西,《魔女宅急便》里的琪琪,他们都才几岁、十几岁,每个孩子看这些主角的旅程时,都会希望,自己也可以发生这样的故事。

    但如果主角是个大人,孩子们的感受就不会有那么强的代入感了。

    闻慈更多的想法,她没说,但主编却觉得很惊讶。

    他点点头,“你不随波逐流,这是很好的选择,当下这样的作品很少,只要你坚持下去,以后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闻慈笑起来,认真点头,“我会努力的。”

    但小人书是时代的产物,等到了八十年代,它就会迅速的衰落,她想要作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是不能在小人书的路上一直走到黑的,她要找其他的路,不断地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