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20-230(第21/28页)
你们作甚”隋氏看向送别赵广从的梨花道,“十九娘家就是养兔子的。”
她没看到赵家的兔子笼,但赵家养的鸡鸭多,出笼那会比赶集还热闹,可见养兔养鸡养鸭都是可行的,她说,“等我们把田地拾掇出来跟十九娘要些鸡鸭养,到时不止兔肉,鸡肉鸭肉都有得吃。”
众人只知十九娘来历不凡,不知她家底如此庞大。
于是,梨花送走人后,突然涌过来无数人围着她,“十九娘,我们可以养兔子吗?”
“隋娘子说你家养了鸡鸭,能抱些崽子给我们吗?”
“有猪吗?我还想养只猪”
“狗,狗有没有”
众人七嘴八舌,梨花根本插不上话,眼看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梨花只能扯着嗓门喊,“鸡鸭兔都有,等田地开出来再说。”
九百多人,两天就把房屋修缮好了。
接着是村道和水沟,古井和茅厕。
待小镇恢复原貌后,所有人聚在镇中的老宅的院子里等着分房。
老宅是两进两出的庭院,院子里有两株槐树,这会儿树上的槐花已经没了,只留满树的绿叶。
梨花站在高桌上,手里
抱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竹签。
竹签上写着炭黑的数字,抽到哪个数字就前往挂着相同数字木牌的房屋即可。
镇上共一百四十五间房屋,分给五六百户人肯定分不够,但好些人家决定合伙过日子,最后算下来也就两百来户,现有的房屋分完后就建新屋。
在这以前,梨花不曾见过几百人齐动工修屋的场景,以为要些时日才能安顿好所有人。
谁料大家这般迅速,几日就弄好了。
连新屋的地基也挖出来晾着了,附近没有石场,所以需要去外面找石头。
梨花让闻五带着人找石头,李解带人找盖屋需要的木头。
新砍的树需要晾晒,为图方便,去其他镇拆木头是最省事的。
大家拿着竹签找属于自己的屋子后,角落里的汤家人没走,梨花纳闷,“还有事吗?”
抽签的顺序是划拳决定的,汤九运气好,这次就拿到了房子,他上前,给梨花看自己的竹签,“不知十九娘是否需要仆人”
梨花看眼竹签写的数字,房屋占地不算小,但他们人多,住着难免拥挤。
她问,“你喜欢这间宅子?”
像梨花所在的宅子镇上有好几处,梨花让人砌墙隔成了三户,但她住的这户要住罗四和益州兵,因此是目前镇上最大的。
“不是”汤九拉过身后的外甥,“我家小,住不了这么多人,还望十九娘收留他们住些时日。”
董大不情不愿的拱手作揖,他身边的几个孩子倒是显得很兴奋,嘴甜道,“请十九娘收留。”
十九娘待人和善,他们想跟着十九娘天天吃肉!
梨花看了眼身后不太能遮风的窗户,没有拒绝,“打地铺行不?”
“行。”汤家大房的长子说,“我们不挑地。”
汤九还要干活,留下他们的包袱就准备走了,到院门口时听到梨花叫他,“汤九郎可懂水利?”
汤九不解的回眸,“什么水利?”
梨花给这儿取名新益村,村外有河,但离田地有点远,往年人们挑水灌溉庄稼还行,现在这么多人受了伤,挑水太辛苦了,她想能否想个法子引水
说书先生说荆州耕具先进,几人轻松就能耕种管理几十亩田,汤九来自荆州,或许知道也不一定。
汤九愣了愣,他不怎么懂农事,水利方面更是一窍不通,不过他朋友曾说起过家里数百亩良田的灌溉,揣测梨花的用意后,他灵机一动,“我能去田间看看吗?”
梨花以为他懂,颇为高兴,“好,待会我跟百户说你今后不用干活了。”
汤九颔首,“定不会让十九娘失望的。”
他走后,梨花指了间屋子给董大他们,董大他们拎着包袱进去,窃窃私语道,“小舅何时会水利了?”
他表兄汤大摇头,“不知道。”
董大直觉不好,“小舅不会骗十九娘的吧?”
汤大赶紧捂他的嘴,“小点声,传到十九娘耳朵里怎么办?”
虽不知小叔为何撒谎,但小叔既夸下海口应该断不会潦草收场,他和董大说,“待会咱出去干活问问谁有水利方面的书,小叔别的不行,现学现卖还是会的。”
董大感觉更不好,“十九娘早问过了,除了小舅,没有秀才出身的。”
益州到处招揽人才,秀才地位崇高,哪儿会沦落到逃难的地步。
“保不齐就有呢。”汤大嘱咐其他兄弟,“见人就问知道吗?”
不说董大和汤家小辈暗地怎么着急,梨花和隋氏打扫完灶房后心情颇为复杂。
原主人应该是个喜欢下厨的,灶房又大又亮,里面的灶台水缸柜子桌凳都没坏,但她们打开一扇小门进到石库却看到了六具尸骨。
两具大人的,四具小孩的。
估计紧急时藏进去后再也没出来。
“天杀的岭南人!”隋氏抱出几具尸骨,眼角噙泪的说,“要祸害多少无辜百姓啊。”
这些天,修缮房屋时看得最多的就是尸骨,有些尸骨躺在床上,有些趴在院子里,有些挂在房梁上,有些骨头碎得东一块西一块的。
明明素不相识,但当看到这些尸骨时,隋氏却觉得认识他们很久了。
“放车上推出去吧。”
来这儿的第二天梨花就叫人在外面的官道旁挖了块坟埋镇上的人,因为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劳作才让新来的百姓有遮风避雨的地。
坟里已经堆了两百零五具尸骨,每一具尸骨进坟,就有人在旁边树上挂一根丝绦。
五颜六色的丝绦颜色早已泛旧,但随风飘扬时,似乎有遥远的声音破空而来,隋氏虔诚的挂完丝绦后问梨花,“十九娘可有听到什么声音?”
梨花眺向天际,乌云翻涌,浅浅的光横过云层一闪而过。
她道,“打雷了”
“啊?”隋氏茫然地仰头,但听轰隆隆的雷声从头顶滚过,晴朗的天眨眼就昏暗下来,想到前几日的暴雨,她发愁,“刚入夏就雷雨不断,十九娘,你说今年会不会有洪涝啊?”
“不知道。”
不过梨花会居安思危了,说道,“等建好围墙就叫人疏通河流,这样再大的雨都不怕了。”
回去时,梨花让几位百户看着早点收工,以免大家淋雨着凉了,百户说好,谁知下雨时大家不着急回家,而是挑着箩筐往外面跑。
说是要把肥铺地里。
路上囤的肥晒干了,趁着这场雨将肥浸入土壤里,这样撒的种子长势会更好。
梨花不曾做过农活,索性帮着熬药去了。
之前由隋氏和赵广安帮大家伙熬药,现在由两位大夫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