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60-170(第23/29页)

梁州经常有部落打架斗殴,节度使担心殃及附近村镇的百姓,每年都会让人巡视。”

    “梁州很乱?”

    “全是些部落,难以教化管束,这么多年来,为官者最怕的就是去梁州做官了。”

    闻五没有去过梁州,不过营里的人说起梁州都一副鄙夷嫌弃的模样。

    时间长了,闻五也瞧不起梁州这个地方。

    他道,“在益州人眼里,梁州跟岭南没什么两样。”

    想到石进出自梁州,闻五道,“那晚搜牛五郎的后院不是搜到了石进的东西吗?十九娘可有收好?”

    “收着的。”那会儿太乱了,胡大偷偷塞给她,她立刻丢进棺材里,到现在都没来得及看有哪些东西,她问闻五,“你听说过梁州石家吗?”

    “没有。”闻五说,“我们是益州兵,没有朝廷旨意,不得离开益州。”

    梨花又问身后围着炭盆的益州兵,“你们呢?”

    “我们和梁州甚少来往,哪儿知道梁州的大户人家?”他们整天在军营里操练,接触得最多的就是百户,百户那人精明市侩,再想巴结人也不会巴结到梁州那边去。

    有个益州兵说,“石家没听说过,但梁州樊家倒是听说过。”

    他一说,闻五也想起来了,“那是两年前的科举探花,回梁州时途径益州,好多夫人娘子上街抛绣帕。”

    都想得探花郎亲睐。

    据说不少官员的家眷也去了。

    茶馆里的都是些爱听八卦的,因此说书先生不怎么讲科举的故事,她问,“樊家是世家大族吗?”

    “那几日都讨论探花郎的才学容貌去了,没怎么关注探花郎的家世。”

    胡大冷得瑟瑟发抖,哆嗦道,“我倒是听说了些,探花郎是小妾生的儿子,自幼不受他阿耶喜欢,七岁时,偷偷去书塾旁听夫子讲课,夫子可怜他,得空就会亲自教他。”

    闻五拧眉,“既是妾室所生,那他应该不是普通百姓出身。”

    寻常百姓,谁养得起小妾啊?

    梨花没想过石进的名字是假的,想了想,说道,“石家人不在了,说那些没用,咱先想想怎么下山不引起人怀疑吧。”

    根据之前官府的说法,每个村都由村长,也有士兵。

    她让赵铁牛他们藏些人,半夜出来劳作,不知会不会露馅。

    闻五指着面前的山坡,“这儿下去太惹眼,咱最好从右边的峡谷进去,于三这趟去,会找到你堂叔的住所,天黑后,让他佯装带着人出门,咱们扮作镇上的人混进去即可。”

    梨花侧目,“这个法子好。”

    闻五垂眸。

    说来也怪,在兵营里时,他脑子就没这么好用过,否则当日百户让攻村,他绝不会赞成。

    现在跟着李解东奔西跑的,脑子越来越灵活。

    他问李解,“先生觉得如何?”

    “可以。”

    然而于三这趟去的时间久,半夜才回来。

    山上风雪大,等于三的时候,他们找了些藤蔓编成藤席挡风,梨花则坐在马车里,当李解说于三回来了,她才出去。

    于三脸上满是雪渣子,说话声音抖得厉害,“十九娘,你堂叔他们住在镇子的西边,咱是现在去还是明早再说?”

    “你没看到我堂叔?”

    “没,菘菜地旁边的草篷里有狗,我一靠近就汪汪汪的大叫,我怕惊动里面的人,赶紧回来了。”

    李解皱眉,“那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西边?”

    “那儿有新起的屋子,屋前有炉子,跟村里人早先烧炭的炉子一模一样。”

    安福镇冷,赵铁牛只要不傻就会组织人烧炭。

    说着,于三吸了吸鼻子,“我还看到茅厕了,整整四间屋的茅厕,不是他们盖的还有谁?”

    赵家做事的风格很明显。

    缺什么造什么,从不将就着过,赵铁牛嗓门大,但做事周全,村民们有男有女,总不会混着吃喝睡觉吧?所以茅厕分男女,卧房也分。

    以为梨花不相信自己,他指了指镇子的西边,“就在那儿”

    漫天飞雪,不怎么看得清山下的茅屋。

    梨花道,“那咱们明早再下去,村民们要是问起,就说咱们夜里进山打猎了,冒充我堂叔他们直接过去。”

    于三背过身,擦了下鼻子,没办法,太冷了,这一来一回,差点没把他冻死在半路,他问,“有热水吗?”

    有小兵端着烧沸的水过来,“快喝点暖暖身。”

    第169章 169养狗子了安福镇挺好的……

    风雪越来越大,好像回到去年寒冬那会儿。

    荆州的冬天也冷,但远不及这种寒意浸骨的冷,章二娘她们带的衣衫单薄了点,厚着脸皮来找梨花,“太冷了,十九娘能否再给我些炭?”

    她们捡了些枯枝,奈何皆被大雪染湿,点不燃了。

    梨花给的炭,仅够部分人取暖。

    “闻五,给她们多拿点炭。”之前是怕安福镇太冷,想多给赵铁牛他们留些炭。

    于三既说赵铁牛他们烧了炭,给章二娘她们也无妨,她说,“睡觉时记得多在地上铺两层草”

    草是半路割的,本想搓成草绳存着,不成想遇到风雪天,垫地上睡觉正合适,章二娘点点头,跟着闻五走了。

    寒风呼啸,像野兽在怒吼似的,闻五他们睡不着,去四处溜达了圈,天际泛白时,拎回来几只兔子,“今年不知怎么了,野物都泛滥了。”

    谁说不是呢?

    益州的山里头,打猎可轻松了。

    闻五道,“十九娘,有这些,山下的村民们应该不会怀疑咱了。”

    其他人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山了,听到这话,恍然道,“还是你想得周全。”

    这么多人上山,空手而归是有点说不过去。

    闻五之前没想那么多,“运气好罢了。”

    这趟来安福镇,除了收菘菜,还想买些粮食回去,所以赵广从也在,只是他性子懒,一路甚少出头做事,便是即将下山,他也懒洋洋的,只跟梨花说,“三娘,先说好啊,他们不卖粮可不能怪我”

    “二伯尽力而为就是。”

    队伍缓缓往山下走,远远的,就听到有狗叫。

    大雪纷飞,地里的菘菜像裹了白霜,晶莹透亮。

    往西几百米,有条还算宽敞的山路,路上有车轮驶过的痕迹,约莫经常有人上山。

    镇上住的多是妇孺,闻五边走边吆喝,“山上冷,兔子都被冻僵了,谁想吃肉就去山里碰碰运气啊。”

    被狗叫引来的村民们看他们男子占多数,果真没有起疑,还问闻五,“你们收获咋样?”

    “还不错,就是太冷了,我们快被冻僵了。”

    不远处的连排茅屋,有汉子扛着锄头出来,在他们嚷嚷前,闻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