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140-150(第18/27页)

    “好吶。”

    第五天,户籍牌弄好了,官兵挨家挨户敲门让百姓们去衙门排队,梨花和李解将门锁上,领了户籍牌就出城了,像她说的,城门口冷冷清清的,除了她和李解,看不到其他人。

    官兵似乎认识她,检查户籍牌时善意提醒,“如果发现不对劲赶紧往城里跑啊。”

    “好吶。”梨花甜甜一笑,“看到岭南人我就回城告诉你们。”

    说起来,他们的军功都是靠小姑娘挣下的,官兵开玩笑,“成啊,我要立了功,领到的奖赏分你一份。”

    梨花拿过户籍牌,乐呵呵的走了。

    官兵们好笑,“这姑娘,看着像长命百岁的。”

    进城到现在,碰到的百姓无不死气沉沉的,唯独小姑娘眉眼鲜活,神采奕奕的。

    “南边的庄稼还在,她稍微勤快点就能过个好年了。”

    关于永乐村的庄稼,程副将想收了粮再退回城里的,但益州王有令,不能不从,毕竟,如果这期间被戎州人钻空子溜进来,益州城就会失守。

    一旦让岭南人攻下益州城,京城那边会发兵攻打钦郡城。

    到时就真正的腹背受敌了。

    京都军撤退时就要求他们严防岭南人北上

    走出益州城,梨花深深吸了口气,跟李解说,“益州兵没那么坏”

    “程副将治军严厉,底下人不敢擅作主张”想到闻五他们,李解只能说他们倒霉,跟错了百户,不过这样反倒让梨花捡了便宜,“咱们什么时候去荆州?”

    “先看看田间的稻谷怎么样了”

    刘二在永乐村村口的草篷住下,不知道梨花哪日回,他把田里的草除了些,还割了些茅草晒着。

    梨花和李解还没进村,就看到田间忙碌的人影了。

    “刘二叔,稻谷结穗怎么样?”

    “饱满着呢。”刘二直起身,甩了甩满手的淤泥,“挨近田埂的一排长得不太好,其他都好着。”

    “什么时候能熟啊?”

    “一个多月吧,天气好的话就多等几天,天不好就早点收回去晒着”

    梨花从荆州回来时,荆州在下暴雨,不知道之后气候怎么样,梨花想了想,“咱回村收拾行李就去荆州”

    “闻五他们的屋子估计快建完了”李解说,“从荆州回来接着建”

    刘二从田里出来,“这些草给闻五他们做屋顶用。”

    他知道想跟岭南较量,就得好好拉拢益州兵,所以看到路边的茅草时,他就割来晾着了,虽然不多,却也是他们的心意。

    他问梨花,“我要去荆州吗?”

    “去。”梨花准备带几个族里人去,闻五他们冲锋陷阵,族里人就打杂。

    比如看行李,熬草药,接济跑出来的难民等。

    这样的话,赵铁牛的大嗓门就显得重要了,回村后,她找赵大壮,从族里挑了几个嗓门大的,树村和富水村的村民自告奋勇,梨花纠结一番后,选了五个人。

    第148章 148抵达荆州情况不明

    仍是族里给准备的干粮。

    知道梨花不爱吃硬的,老太太单独给她蒸了十几个粗面馒头,另外给梨花舀了两升细面,教她怎么用锄头煎饼

    她其实不太希望梨花出去,但收粮这样的好事,梨花不出面,功劳就被其他人抢了。

    清晨,老太太把装吃食的袋子放在李解拿回来的布袋里,恋恋不舍的送她出谷,“这布袋轻巧,斜挂在肩上就行,一路危险重重,你走哪儿都别取啊…”

    “好。”梨花调整了下肩带,认真答好。

    “村里的事儿有你大堂伯他们,你专心应付荆州的事儿,遇到危险,记得往后躲。”

    要不是年纪大了,她都想跟着去给梨花煮饭了。

    这些话昨晚就说过无数回了,但老太太仍反复念叨。

    前几次梨花外出,她在石洞待着,不曾看到梨花渐行渐远的身影。

    这会儿看她坐在马背上,瘦削单薄的背竟透着汉子才有的刚毅,突然就红了眼眶,“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啊”

    一块来的还有族里人和村民。

    不知为何,看他们挑着筐,背个背篓,莫名让他们想到逃难那会儿了,“是啊,我们没做伤天害理的事儿,老天爷为何就不能怜悯怜悯我们呢?”

    小吴氏扶老太太,“三娘她们是去收粮的,要不了多久就回来了,咱们不能跟着去帮忙,就做好她交代的事儿,等路凿出来,哪怕打不过,咱

    也有条路逃命不是?”

    她一说,大家心头分别的情绪好像消了些。

    郑四娘说,“昨晚我去庙里求神仙们保佑十九娘这趟平安回来,十九娘定会没事的”

    “我也给十九娘祈福了,她这趟定会顺利的。”

    提到这事,老太太想起邵氏来。

    往回邵氏不知道梨花去哪儿不为她祈福就算了,这次知道梨花去荆州收粮,总得有所表示吧?

    她问村民,“昨晚可看到我家老三媳妇了?”

    村民一时没明白她的意思,摇头,“我去得早,要不问问别人?”

    老太太较真了,挨个挨个问了一遍。

    最后,愤慨的鼓起眼,“自个儿女儿不关心,天天去关心别人肚里出来的种,三娘造了什么孽这辈子竟投到她肚子里啊”

    她喊赵大壮,“告诉守门的,往后不准给她开门!”

    赵大壮也觉得邵氏拎不清,再不是养在自己膝下的,始终是自己女儿不是?赵文茵待在谷里,不缺吃不缺穿,有什么值得人可怜?

    他道,“好。”

    即使这样,老太太仍是心气不顺,尤其这么多人来送梨花,邵氏这个做娘的连面都不露。

    她拂开小吴氏的手,怒腾腾回谷质问邵氏。

    刚到院里,就见邵氏就慌慌张张的大房屋里出来,“娘,不好了,二娘说她头疼,会不会染了风寒啊”

    入夏已久,哪儿就染风寒了?老太太怒不可遏,“你就为了她不去给三娘送行?到底谁是你闺女啊,你以前重男轻女也就罢了,现在梨花都是族长了你还偏心别人,你有没有心啊”

    要不是梨花,邵氏能活到现在?

    树村的村民都知道感激梨花,半夜去寺里为她祈福,邵氏竟无动于衷。

    老太太越想越生气,找棍子就要打她。

    邵氏懵了,赵文茵生病,兄嫂又不在,她做婶娘的自然要担起照顾她的责任啊,眼看棍子落在自己身上,她傻愣愣的也不躲,还是跑来的小吴氏及时拉住了老太太。

    “三婶,什么话好好说啊,别打人啊。”

    “不打她几棍,她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三娘为族里分餐露宿,她不关心关心三娘,就知道围着二娘转,怎么,二娘会给她养老啊”

    老太太容忍邵氏多时,这次忍不住了,说着又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