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90-100(第34/40页)

山村搬村的事就做不成了。

    她道,“找机会练练我们的身手是好事。”

    她和老村长不战的观点不同,要想在乱世活下去,一个劲儿的操练不行,还得积攒些战场经验,越战越勇才是活下去的底气,梨花说,“明天起,大家把家伙竹甲穿上,一旦有外人进山,咱就出去打。”

    “可要下山将你古阿婶她们叫回来?”

    “今个儿估计不会乱,等她们傍晚回来,告诉她们明天不出去了。”

    除了竹甲,还有武器,带刺儿的铁棍,长刀,短刀,锄头,菜刀,

    最好随身带在身边。

    吃过晚饭,赵大壮就挨家挨户通知下去。

    小溪对面有人打退堂鼓,“他们来就来,咱们不出谷就是。”

    赵大壮沉脸,盯着说话的人,“你能永远不出谷?”

    石壁旁的树虽然全被砍了,可那些人要是学李家人放绳的行径,谷里也会遭殃。

    “不能吗?”反问的是一穿着宽袖袍的长脸男子,正是明家二媳妇改嫁的男人,不知是不是太瘦的缘故,站在那儿一副要被风吹倒的模样。

    赵大壮道,“你不出去,将来你家出什么事也别指望我们。”

    男人不服气,还想说什么,被身侧的媳妇扯了下衣角。

    明二媳妇道,“我们去。”

    她和明家已经彻底撕破脸了,不想再得罪赵家。

    不为她自己,为了她的孩子。

    哪天她要没了,孩子肯定要回明家的,希望赵家能看在她出过力的份儿上善待他们。

    男人沉默不言,算是同意了。

    赵大壮的要求是大人都得出去,除去年纪大的。

    老人容易摔跤,一旦摔倒就会给大家拖后腿,赵大壮让曾老头别去,曾老头不高兴,“看不起我是不是?我再老,真挥刀总能砍到两个”

    “我有其他任务交给曾叔你。”

    大家都出去了,得靠谷里的老人孩子守门,对方人数太多,他们打不赢得退回来呢,所以不出去的人并非没有事情做。

    离开前,他再次嘱咐,“记得把竹甲穿上。”

    到底只是同村的关系,赵大壮没有说这次只是练练身手,他怕大家掉以轻心丧了命。

    今晚无月,空中飘着浓浓的雾,往日吃完饭就回家睡觉的人们反常的聚在了几株果树下。

    那儿,有他们从小溪里挖出来的磨刀石。

    这会儿里三层外三层的站满了人。

    第99章 099气势汹汹打了就跑

    灯笼挂在树上,摇曳的火光照得他们面庞忽明忽暗,衬得身上的竹甲也黯淡了许多。

    无人说话,唯有铁器磨在石头上的声响。

    铁器不少,一人累了便换另一人顶上,来来回回,等最后一把锄头磨好,天黑得像浓稠的墨,枝头亦剩下两盏灯笼随风晃荡着。

    火光幽暗,静得宛若置身旷野。

    将锃亮的锄头递给赵大壮,赵铁牛捞起还残着余温的矮凳,往四下看了看,“堂兄,你说谷里会不会有鬼啊?”

    赵大壮已经转身准备走了,闻言,回头瞟他一眼,“你害怕?”

    风大了,灯笼要熄不熄,赵铁牛缩着脖子不动,嘴硬道,“不怕,堂兄,你说地里的粮食到底是谁埋的啊?”

    数月过去,粮食的主人始终没露面,莫不是死了?

    自打庙子建好后,村民们就爱聊鬼神之事,比如他们逃到山里像无头苍蝇似的不知往哪儿去,结果半夜梦到北边发大水了,于是他们才北逃到了山谷附近,并找到了水源。

    他们由衷的认为有山神指路,所以才修了庙子。

    庙子里不仅有菩萨,还有山神,土地神

    信以为真的村民们经常跪在庙里呼唤家人的名字,仿佛心足够诚家人就能来团聚似的。

    他竖起耳朵,仔细听周围的动静。

    噗噗噗噗,赵铁牛脸色大变,“堂兄,听到了吗?”

    赵大壮擦了下脸,难掩嫌弃的说,“下雨了。”

    雨淅淅沥沥的,落在树上噗噗噗的响,赵铁牛伸手接了几滴,忽然哈哈笑了起来,“下雨了啊。”

    “”赵大壮嘴角抽了抽,“快回去睡觉,明天还得下地呢。”

    赵铁牛估计为了掩饰心里的尴尬,兀自大笑着。

    赵大壮拍了拍竹甲上的雨滴,迅速没入雨幕里。

    雨细细密密的,一宿未歇,天亮时,山野稀泞,滴着雨的草木在雾色里舒展着枝叶,晨寒蔓延整个山谷。

    脱了厚裳的梨花在老太太唠叨声里在竹甲外面套了件笨重的草衣,穿着草鞋和赵文茵她们一起喂牛去了。

    雨还在下,断断续续的,戴个草帽就行,她到牛棚时,里面已经有人了。

    谷里的老人孩子负责给出去的人开门关门,为避免孩子们乱了阵脚,今天起就由梨花守着她们。

    经过赵广安教导,他们喂牛已经驾轻就熟了,穿着大人缝制的竹甲,她们没显得慌乱恐惧,兴冲冲喂牛吃了草就围着梨花问打仗的事儿。

    “十九娘,什么时候打仗啊?我能去吗?”

    “十九娘,我阿耶说益州兵的盔甲偷工减料,轻轻一砍就裂了,很好赢的。”

    “就是,我们跑得多快啊,不打架太可惜了。”

    “十九娘,要么你和我阿耶说说,让他出谷带上我,我有短刀,不怕那些人的。”

    男孩从小就想当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这几个月天天练,自认比去年要厉害,真碰到坏人,有一较高下的能耐了,甚至软声软语跟梨花撒娇,“十九娘,你就让我们出去好不好”

    梨花不为所动,“来的不是益州兵是岭南人怎么办?岭南人有马,又爱抓小孩,你们一出去,岭南人肯定骑着马追你们。”

    岭南人活埋小孩的事儿无人不知,古阿婶和秀儿婶的孩子就是遭了那些人的毒手。

    想到这个,没人再敢说出去的话了。

    小路滑溜溜的,梨花走得慢,看他们突然沉默下来,温声道,“叔伯他们一天天老了,早晚会轮到我们出头,所以大家别着急,好好吃饭长身子,尽量长得高大些。”

    这一安慰,男孩们又振奋起来,“十九娘,啥时候轮到咱们啊?”

    “等你们像多田堂兄那么高的时候。”

    “只要长高就行吗?”

    “对。”

    男孩子们互相比划身高,恨不得立马长得像山一样高。

    梨花忍俊不禁,“下雨咱就随便溜溜,待会去小溪对面撬折耳根去。”

    饥荒以来,族里就养成了囤东西的习惯,那边的折耳根茂密,且没人挖,她当然不会放过了。

    新鲜的折耳根撒点盐就能吃,吃不完的烤干碾成粉囤着,夏日泡水能清热解暑。

    一场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