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90-100(第32/40页)
明明山里的日子已经太平了,但为了素未谋面的岭南人,大家还是想方设法的制造陷阱。
隐山村离得稍微远点,树村在石洞外,隐山村则在另外一个方向,知道树村的人挖陷阱建泥墙,不经想搬村了,跟树村的人一商量,树村的人不反对,但让他们往北边搬。
北边的地没有开荒,但已经种上了庄稼,明显是树村种的。
他们要是往北,就得搬更远。
土地是问题,房屋也是问题,思来想去,隐山村的人没有搬,而是慢慢往庙子靠近。
赵广安也是赶集发现的这个问题,回来后就跟梨花说,“隐山村的人有点奇怪,好好的搬什么村子?”
庙子周围已经放了木材,估计不日就会动工搭草篷了,梨花哦了声,“没人问?”
“问就是害怕,你说岭南人真的会来吗?益州不是布置了兵力吗?岭南难不成还想攻占益州不成?”
“谁知道呢?”
梨花最近天天都在关注山下的事儿,黄娘子她们下山后,还真碰到了路过的益州兵,她们照她的话回答那些人,那些人果真没有起疑,而是嫌弃她们种地太马虎,连草都不除,黄娘子说村里的田地忙不过来,这边只能随便种种。
令梨花惊奇的是,除了益州兵,还有妇人偷偷过来询问黄娘子的来历。
猜到是北边村子的人,黄娘子说是东边村的,还提到她的身高和长相,妇人没有起疑,而是隔三差五的过来捡地种。
她让黄娘子透露山里有难民的事情,对方明显不像以往排斥了。
她和赵广安说,“隐山村的人有没有私自下过山?”
“举止这般反常?莫不是偷偷下山听到了什么?”
赵广安摇头,“不知道,反正什么都问不出来,不过有件事我一直很好奇,你说青葵县李家人找来时,他们怎么知道山谷里住的是我们啊?”
“有人透露的。”
“谁啊?”
无非就是附近的村民,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说出来只会挑起不必要的隔阂,梨花说,“这事就算了,阿耶,你出谷的话做观察观察隐山村的人,看他们是不是有什么秘密”
“好呢。”
有事做,赵广安顿时春风满面,白天在山谷捏泥人,傍晚就出谷溜达一圈,看门的人从汉子换成了妇人,知道他以前的德行,不经提醒,“天色已晚,你别走太远了,要是迷了路,没人知道。”
“我去去就回。”
隐山村的人建屋很积极,赵广安到庙子时,仍有汉子挑着木头来,看到他,心里纳闷,“你怎么过来了?”
“我来拜拜。”赵广安随便找了个借口,然后不经意的问,“你们搬到这边来,村里的地怎么办?”
“左右离得不远,继续种着啊。”村民是个方脸汉子,干活时,胳膊上的肉一跳一跳的,换成去年,赵广安看到这种人掉头就跑,现在没那么怕了,“全村的人都要搬过来吗?”
“不好说,这边热闹,离你们更近,将来有事有个照应。”村民没有隐瞒搬村的理由,至少在很多村民眼里就是这个原因,然而真实原因却是不敢说的。
“对了,你们的鸡鸭养活了吗?”
“活了,你们的小鸡呢?”
“也活了,我们村长让我们问问你们是否还要去益州买鸡鸭,到时捎上我们啊,我们现在日子好过点了,就想养点鸡鸭秋冬吃。”
这话赵广安可不敢应,上次跑腿的是他二兄和李解他们,两人已经出谷好多天了,不知在哪儿呢,他道,“山谷里的事情多,估计没空进城呢,你们的人有偷偷下山的吗?”
村民愣了下,似乎没料到赵广安会问这个问题,反应过来后使劲摇头,“不是说了不准私下下山吗?目前除了你们的人,没看到其他人下山过。”
说到这,村民心里是有成见的,赵家在山谷已经耕种了不少地,仍然不满足,下山到处占地种庄稼,也就他们人多,做事霸道,换成其他人,附近的人早就闹起来了。
赵广安回答,“你当我们下山种庄稼呢,我们是下山打探消息的,山里消息闭塞,哪天打起来都不知道,安排些人手下山扮作农妇种地,打仗的话能往山里送信不是?”
花言巧语,村民心想,既是打探消息,最近怎么没有听到山下有什么动静,赵家看着大方,实则还是吝啬,明知山下地多,悄悄下山不吭声。
他们要是不早做打算,到秋冬时,恐怕还得看他们脸色过日子。
都是难民,他们不想受人接济了。
赵广安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啊,如果知道,定是要好好说一顿的,作为难民,他可是天天盼着有人能接济他们全家,最好接他们到安全的宅子住着,一日三餐,不用顿顿大鱼大肉,米饭管饱就行。
去年挖到那么多粮食,他们没有贪心,而是想着大家进山不容易,分了一大半出去。
不成想大家不念他们的好,而是觉得丢了脸面。
赵广安不知道,也就没有和村民讲道理,而是耐心规劝,“山下不安全,你们切莫独自下山,否则一旦引来了人,大家都得遭殃。”
这话赵家人经常说,隐山村的人都快听得耳朵起茧子了,以前觉得是那么一回事,现在觉得赵家人其心可诛。
山下的地都让他们占了,其他人怎么办?
村民嘴里说好,心里则不当一回事,寻思着哪天还得下山看看。
第98章 098站前准备全力抵抗
赵广
安苦口婆心,临走时反复叮嘱了好几回,可村民们老神在在,似乎不以为然。
他心头不悦,回去后和梨花抱怨起来。
“我都说得口干舌燥了也没人吱个声,将来真下山暴露行踪估计又得怨咱没提个醒”
天气回暖,光秃秃的小路覆满了野菜,梨花蹲在一簇潮湿的灌木下挖折耳根,见他气得厉害,缓缓直起了腰,“他们为什么迁村?”
“说是住近点彼此有个照应,但我看着不是那么回事。”赵广安摸着下巴新长出的胡须,“他们建房屋,不挖地基,不拆旧屋的木头,抬来的木头有些是新木,上头挂着新发的叶子,这种木头做梁,用不了多久就朽了”
去年他们建新屋,曾老头再三强调需等木头晒干才能用,以防木料长虫断裂。
梨花将根叶分开放进不同的篮子,朝隐山村的方向看了眼,“他们很着急?”
“可不就是着急吗?三娘,他们不会犯了啥事要我们帮忙兜底吧?”
“不好说。”梨花道,“你去找树村的老木匠,和他说说隐山村的异样,可能的话,让他们帮忙盯着点。”
“那我现在就去。”
古阿婶她们搬到谷里后,院子便给了树村,附近的地也让他们种上了庄稼,有这份人情,老木匠对赵广安很客气,所以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同时,问了下黄娘子她们下山种地的事儿。
赵广安仍是那句,“种地是幌子,她们的目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