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70-80(第26/29页)

他有啥本事?”

    其他孩子手里握着刀,李解手里却勒着背篓的绳子。

    赵广安卖了个关子,“到时就知道了。”

    可惜没有李解崭露头角的机会,村里空荡荡的,似乎被

    搜刮过,家家户户的屋里都乱糟糟的,路上就说了谁搜出来的东西算谁的,因此大家卯足劲搜索。

    让其他村惊讶地是,这帮孩子看着小,眼睛却锐利得很,而且他们不挑剔,大到桌凳桌椅,小到碗筷,一股脑的往外搬,他们看不下去,“桌子太重了,怎么搬回山里啊?”

    “拆了啊。”大锤在村里就是个捣蛋鬼,面对大人的质疑,他挺着胸脯道,“我会。”

    桌子拆成木板后用绳子绑好背着就能运上山,见他们兴致勃勃的,大人们不再泼冷水,山里清贫,他们的目标集中在葵种和棉物上。

    一家家搜完,出去后,赵家的物件让他们惊讶得瞪大了眼,“会不会太多了?”

    他们搜出来的东西直接放在箩筐或背篓里,而赵家则将其堆在地上,然后一件一件分类装进背篓。

    极少看到如此讲究的,大家瞅了眼天色,进村时,村头村尾都安排了人看守,这会儿没有呼喊声,也就意味着没人来,可耽搁下去就不好说了。

    李解看出他们的心思,“已经搜完两个村子,其他村明天再来,我们要收拾,你们先回去吧。”

    毕竟一起下山的,其他人不好撇下赵家人,想了想,将筐里的东西重新归拢,发现有缝隙,继续进院子搜寻派得上用场的物件。

    这么一来,回山里已是后半夜了,几个村的人都没睡,他们一到,所有人都围到山洞外面来。

    赵广安他们收获颇丰,怕遭人惦记,径直进了山洞,其他村的人接过下山人的担子,说说笑笑往回走。

    一天过去,梨花将编的篱笆将草篷围了起来,柱子上的火把换了新的,火光透亮,衬得她眉眼盈盈,不自觉让人想靠近,实则草篷里的女子们已经融入山里的生活了。

    白天,她们帮着梨花编篱笆,还去竹林抱了许多柴火回来,甚至还锄了一块地撒上了葵种。

    虽然累,但心里充实。

    这不,见梨花往树叶堆上一坐,她们便丢了手里的活儿,“睡觉了吗?”

    “睡吧。”

    梨花晌午眯了一会儿,早就困了,她后背是柱子,靠过去道,“天亮再干活。”

    仍有四个赵家人守在外面,女子们扒了扒头发,老实的躺下。

    虽然这两天睡得久,但一闭眼呼吸就均匀了。

    夜里,梨花醒了几回,安抚好梦里呓语的人又接着睡,天蒙蒙亮时,赵广安又带着孩子们出来了。

    许是昨天没碰到官兵,今个儿的人数明显比昨天多。

    赵广安没有靠近草篷,而是隔着数米距离道,“三娘,阿耶走了啊。”

    梨花挥挥手,没有说话。

    这趟陪赵广安下山的是刘二,对此,赵广安不太欢喜,因为刘二跟他的时间长,他了解刘二的为人,论忠心刘二不输任何人,就是性格有些懦弱。

    可李解有其他事,赵广安不好一直霸占他。

    赵广安一步三回头,梨花好笑,“下次让李解陪你。”

    算日子,岭南人估计已经知道戎州城被烧之事了,以他们的凶残,不定会怎么报复在孩子身上,所以她让李解去南边看看是否有孩子们的踪迹。

    那么多人,进山肯定会有蛛丝马迹,找到人,再想法子救人。

    这事她没和任何人说,李解离开前,梨花反复嘱咐,“察觉他们的踪迹就回来,千万别落在他们手里。”

    “我知道轻重”李解纳闷一件事,“三娘子,他们好几千人,纵使找到他们恐怕也没法救人。”

    梨花看向木桶边盛水洗漱的女子们,经过两天休整,她们脸上的伤没有再裂开,但挂在黝黑的脸上仍然十分恐怖,她道,“总得试一试。”

    李解诧异,“三娘子有法子了?”

    “要看他们周围的地势了。”

    李解心领神会,“那我先走了。”

    赵家人知道他为梨花办事,替他装了十来天的水和干粮,装水的水囊是从益州兵身上搜下来的,总共四个,赵大壮给了他两个,剩下的两个给了赵广安,李解摸摸腰上的水囊,“三娘子,我会尽力的。”

    梨花蹙眉,“别尽力,发现他们的痕迹就回来。”

    李解愣了下,“好。”

    她和李解说话被女子们看在眼里,待李解走后,她们扬起洗净的脸问,“李解去哪儿呀?”

    “探路,咱们人多,过冬的物件不足,还要再囤一些。”

    “会不会有危险?”

    “不知道。”

    “我看她们用树叶缝成被子,我也会,要不然我们也捡些树叶回来?”

    “好啊。”梨花岔开话题,“我知道山里有白茅,我们弄些白茅回来。”

    挖地基要好几日,梨花不敢带她们走太远,割了些白茅就回来了,许是受她们影响,树村的人们也开始收集树叶缝被子,说是缝,其实没有针线,而是将坚硬的竹子削尖,然后绑上搓细的草绳将树叶串起来,手巧的人更是将树叶拍成碎渣,挑出里面的叶梗,然后用布料将四周缝起来。

    村里的棉被就是这么做的,树村的人将被子做出来,好多人去围观。

    梨花也去了,因为她发现这两日的天好像降温了,虽不明显,但干活的人都有所察觉。

    天热时,大家顶着日头干一会儿就汗流浃背,现在即使流汗,但不会感到口渴,喘不上气的感受更是不曾有。

    地基挖好,梨花就让她们帮着挖土捶墙,墙是土墙,一寸一寸的往上垒,然后用力往上舂,担心降温来得太快,梨花跟李家人商量降低高度。

    建屋这些天,李家人认识了好多同姓的女子,心疼他们的遭遇,李家人不赞同,“矮了住着会憋屈,左右不过三间屋,十来天就好了。”

    知道女子们胆小,垒泥墙时,厚度比普通房屋的厚,这样即使有外人想硬闯,凿墙也是个力气活。

    梨花看了眼头顶的天,“十来天是包括上梁的日子吗?”

    谷里的房子虽是木屋,但墙里混了泥的,因此梨花懂一点,上梁要等泥墙干燥后才行。

    李家人说,“差不多。”

    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梨花不放心,“我总觉得天气反常得很,李叔,能否连夜赶工啊?”

    李家人对视了眼,目光落到那群女子身上,轻轻点了下头。

    不仅李家要赶工,赵家也不休息了,连夜建屋,为了加快进程,屋顶先提前弄好,上梁时,直接将屋顶挪上去就行,虽然费事,但事半功倍。

    赵广安仍然天天带着孩子们往外跑,每次回来都有收获,梨花再回去时,家里有了桌子,有了床。

    树村的情况也好了起来,赤裸的树干间有了灶,有了凳子,有了茅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