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3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32-40(第9/18页)

氏手法娴熟,几下就梳好一人,梳完梨花的头发后不忘点评,“十九娘的虱子算少的。”

    “……”

    梨花看了眼颜色发黑的篦子,识趣的闭嘴不言。

    不过不得不说,梳头后整个头皮舒爽了许多,她让赵广安也坐下梳两下。

    赵广安满脸抗拒,“我不梳,真有虱子我戴璞头。”

    “你这是讳疾忌医。”老吴氏拍拍篦子,“来,四婶给你梳几下。”

    赵广安撒腿就跑。

    没有虱子让带虱子的篦子一梳也有了,他才不干呢,“我看二堂伯削板子去。”

    砍回来的树是湿的,二堂爷让人把木头削成板子,这样晒个两三天就能用了。

    其余的木头削成勺子,方便喝粥用。

    男女都有事儿忙,太阳落山都没注意,还是官道上有人离开,赵家众人才回过神来。

    赵大壮指挥人抱板子,“准备启程。”

    老秦氏双脚还肿着,看老方氏离得远,赶紧爬上车钻进车棚,“三娘,我坐一会儿啊。”

    她认命了,跟老方氏死耗着不是法子,必须作弊,担心梨花撵她,她发誓,“我坐十里地就下去。”

    赵大壮跟赵广昌约定的汇合地点在丰迩镇,处于北边几个镇的中央,差不多明天晚上就能到。

    梨花道,“车里就我和阿奶,堂奶奶你尽管坐。”

    “不用,我待会去后面坐。”

    只要甩开老方氏就行。

    第35章 035消息传递跑得快的已经到戎州……

    老秦氏扒着车棚往后瞧,牛车两旁的人堆里,老方氏伸着脖子往车上看,明显在找她。

    她急忙抓起棺材上的扇子盖在头上,身体努力缩成一团。

    做针线活的老太太笑她,“坐车又不是做贼,心虚什么…”

    “嗐。”老秦氏一脸愁闷,“你不知道,我那亲家太能走了,我继续和她耗着,她没啥,我估计得累死。”

    “那你就坐车啊。”

    “哎。”老秦氏有口难言,“还是三嫂子你有福,几个亲家都不是来事的。”

    亲家都不在,怎么来事?老太太翻白眼,有心揶揄她两句,但看老方氏走过来,忍着没吭声。

    老方氏找不到老秦氏,问老吴氏,“她四婶,看到我那亲家了吗?”

    老吴氏斜她,“你看我像看到的吗?”

    她在给老村长梳头,车上颠簸,她握篦子的手不稳,动作摇摇晃晃的,不小心扯掉了老村长不少头发,因此脸色很难看。

    老方氏惹不起她,赔着笑脸道,“那我再找找。”

    往前几步,见老太太坐在车棚外继续缝那件补丁最多布料最好的袍子,心疼不已,“三嫂子…”

    “没看到!”老太太斩钉截铁。

    老方氏:“……”

    她

    其实想说这么好的袍子缝成这样太糟蹋了,不过老太太既说没看到,她便又往前走。

    从尾走到头,问谁都说没见到老秦氏,她回到儿子身边,语气笃笃的说,“你岳母在躲我。”

    才知道呢,明四看向乌泱泱的队伍,劝他娘,“她既不待见你,你就甭找她了。”

    “我不信离了赵家活不下去。”人要脸树要皮,白天赵大壮已说得明白,他才不上赶着让人嘲笑呢。

    “蠢货!”老方氏嗔儿子,“现在是怄气的时候吗?你岳母离了咱有吃有喝,咱离了她呢?”

    离了老秦氏,她们就穷得剩几件衣衫,以及几个硬邦邦的铜板,即使挖了野菜也找不到炊具煮。

    她斥明四,“往后要对四娘和你岳母客气点,别动不动就发火,否则赵家人挥起拳头,娘也护不住你。”

    想到夏三郎鼻青脸肿的模样,明四皱眉,“赵家人蛮横了。”

    “谁让他们人多呢?”

    老方氏继续虚起眼睛寻找老秦氏的身影,明四扶着她,嘟哝道,“早知道不出来了。”

    “不出来就是死。”老方氏不后悔逃荒的决定,真要后悔的话,就是该挑担子装些水,因为她又渴了,“四娘呢,问她有没有水…”

    说起这个,明四怨念更甚,“我问过了,没有,赵家好像也没什么水了,赵大壮禁止大家伙私下盛水。”

    “那怎么办?”

    明四哪儿知道?

    “不行,得求你岳母想想法子。”老方氏甩甩腿,深吸口气,继续顺着队伍找老秦氏去了。

    老秦氏防着她,向老太太借了件灰色衣服罩在头顶,老方氏找了两遍也没找到人,于是问赵四娘,“你娘不会死在哪处了吧?”

    赵四娘也好一会儿没看到老秦氏了,害怕她不声不响的倒在路边没人知道,忙去问她三个嫂子。

    三妯娌一嘀咕,心里也慌了,爬上车站着大喊,“娘,娘呐~”

    一听儿媳妇的声儿,老秦氏心里那个气啊,亏她平日待她们那般好,紧要关头,她们竟如此报复自己,她喊梨花,“三娘,给我骂她们几句。”

    “三娘是晚辈,还要名声呢!”老太太也没想到侄媳妇这般蠢,跟梨花说,“叫你大堂伯…五堂伯让她们闭嘴!”

    赵大壮族里排行五,今后不能再说是大堂伯了。

    这事赵广安就能办,梨花去前头找赵广安,很快,赵广安就回,“莫喊了,五婶跟十五堂兄先走了。”

    十五郎是老秦氏二儿子,被安排去给北边亲家传信去了。

    人傍晚走的,那会老方氏跟胡夏两家聊得起劲,没怎么留意,就纳闷,“你娘还走得动?”

    三妯娌也纳闷,“我娘不是腿疼吗,哪能走那么远的路啊。”

    “……”

    老秦氏气得锤棺材,老太太亦翻白眼,“瞧你给秋生几兄弟娶的什么玩意!”

    “我哪晓得她们这么蠢啊。”老秦氏锤棺材锤得手疼,改锤自个儿胸口,“我也后悔啊。”

    “算了,不说了,我家那三个也是蠢的。”

    “……”梨花看老太太生出惺惺相惜之感,嘴角抽了两下,“阿耶,你就说堂奶奶自个儿愿意去,咱拦不住。”

    赵广安一喊,三妯娌总算歇了声儿。

    老秦氏瘫在棚壁根棺材间,仿佛在鬼门关走了一趟似的,呼吸声比前头的牛还重。

    老太太拿走她头上的衣服,“你那几个儿媳妇得多敲打敲打,要不然还得坏事。”

    “怎么敲打呀。”老秦氏满头大汗,不知是热的还是吓的,说话仍在大喘。

    老太太一针见血,“骂呗。”

    老秦氏骂不出来,儿媳妇之所以大惊小怪也是因为担心她,她这次骂了她们,下次她不见踪影,她们不找她怎么办?

    “婆婆不好做啊。”老秦氏叹气。

    烂泥扶不上墙,见她这样,老太太懒得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