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雍正嫡次子: 260-264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是雍正嫡次子》 260-264(第4/8页)

工,相当于吏部了,到时候给自己这方增添新鲜血液可比张廷玉方便多了。

    明安图是弘书目前身边能找到的数学方面最好的人了,本来他就任着地理学院的院长,弘书也只能再给他加担子,让他把数学学院院长和物理学院的院长也先担起来:“静庵,之前你说的那些数学大家还要你再邀请一番,如今数院和物理独立出来,之前招募的那些老师水平恐怕不够。”

    明安图感动于皇上的重视,但对于皇上的问题又有些为难:“启禀皇上,臣认识的精通于术数之人……基本都是学识广博之辈,他们于术数上虽然精通,但对他们来说这不过是小道,他们主要钻研的还是经义。”余下的话明安图没说完,但他相信皇上懂,若这次相邀是请这些人入京来做五经博士,这群人只会跑得比谁都快,但邀请他们来墨院做数学教谕……感兴趣的真不多,甚至目前定下来的这些被嫌弃水平不够的,都是奔着曲线救国、或许能被皇上看中求得一官半职来的。

    而且之前墨院好歹有个百家名声,如今又忽然把数学和物理单独立院,在许多人眼中,恐怕会觉得这是小道中的小道,更不愿意来做教谕了。

    弘书也知道时下的主流思想,虽然他这些年陆陆续续叫人出了些数学报、物理学报、化学报等等,也一直在对外表达自己对这些的偏爱,但只要科举一日不考这些,世人都只会觉得这是皇帝的个人爱好,若他是个会因爱好宠信奸佞的昏君说不定还有人钻营,偏偏他又不是,所以凡有志之士都会更重视经义,而不重视这些。就像这次的招生,文学院的报名人数是最多质量最高的,紧接着就是钦天监监正任院长的天文学院,就连韦高谊任院长的医学院生源都比墨学院要强。

    甚至墨学院如果不是弘书指派了一个工部侍郎兼任院长,就凭定下来的老师大多是工部的那些工匠,恐怕都没读书人愿意报名,外面私底下都说墨学院其实是给工部培养木匠的。

    不过弘书倒也不在乎这个,其实他心里还不愿意墨学院招那么多自诩读书人的儒生,这些人虽然识字,但让他们去研究工业机械,还不如找一些民间手艺人从头教他们识字再学习来得容易。

    但是数学和物理不行啊,这玩意儿没有基础从头培养太难了,本来就落后西方,从头培养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才能赶上进度,更遑论超越。

    弘书也知道不给点好处恐怕钓不出来这些人:“静庵,朕不怕告诉你,数学和物理在朕心中的重要性,堪比军权。”

    明安图瞳孔地震,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弘书紧紧盯着他,压迫性极强:“所以,如果有人在数学和物理上的研究,能超过欧罗巴目前的成果,朕许诺,可以封侯!”

    公侯伯子男,是非宗室和蒙古部落的臣子能够得到的最高爵位,而国公,一般是有平叛的大功才能得封的,就连岳钟琪当初还不是皇上岳父时,打了胜仗也只封了三等公,他麾下的前锋将领都没能封侯,只得了个伯爵爵位。

    如今皇上却说,只要钻研学问,就能封侯!封侯啊!谁能不心动!世上还有比这更容易的封侯路子吗?!没有了!

    明安图自己都没封侯呢!他一下子就振奋起来,慷慨激昂的表示:“皇上放心!臣回去一定想尽一切办法将那些老家伙拉倒京城!臣一定好好研究数学,尽快超过那些欧罗巴的蛮子!”

    明安图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

    弘书满意的点点头,他就不信了,这还钓不出来几个数学大佬。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发明旨诏告天下研究这些就能封侯,那样天下之才不早就来了?废话,也不看看这满朝公卿、天下学子有几成是擅长这些的,当这边九成九的莘莘学子苦读几十年却考不上进士,而你做几道数学题就能封侯,你猜这些莘莘学子是乖乖转换赛道去研究数学呢,还是直接聚众闹事,要求朝廷取消如此儿戏的封侯?

    现在这样就很好,私下给明安图透露点消息,明安图是个聪明人,不会大喇喇出去说,就算他说弘书也不会承认。至于真出成果了给不给封侯?先不说数学哪里是那么好出成果的,光赶上西方的进度怕都得个十来年,到了那个时候,弘书觉得自己应该已经把数学在科举中的分量提上来了,那时候就算不封侯,也有的是人前赴后继去学习。

    不过他当然还是打算封的,不光数学,其他学科,他也打算挑个榜样给封侯,刺激刺激天下人的兴趣,告诉天下人,不是只有八股文才能出人头地。

    不过这个封侯的顺序还是要讲究一下,头几个肯定是反对声音最大的时候,所以要挑那些大义上过得去的,比如农学器械、武器研发等方面,等大家习惯了,侯爵也不值钱了,那想封什么候还不是由着他愿意。

    第263章

    庞新荣恍恍惚惚地站在人群中,听着周围人的社交,仍旧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要当先生了?他要在皇上担任校长的大学当先生了?他一个连童生都不能考的商人,当上老师了?

    “啪!啪!啪!”

    “肃静!”

    “皇上驾到!”

    庞新荣一个激灵,麻溜的随着大部队跪下去,谨记着前几日在礼部培训的礼仪,完成了整个仪式过程。

    “今日,朕与诸位齐聚在这里……”清朗的声音响起,即便庞新荣站的靠后,也能清晰听清说话内容。

    他还没见过皇上呢……庞新荣心里跟猫爪子挠似的,实在没忍住,小心翼翼地抬了点头,偷看高处正在讲话的人。

    ……等、等等,为什么这个皇上看起来有点眼熟?怎么他感觉自己见过?

    做生意的,记人是基本功,哪怕只有过一面之缘,他也能记住,庞新荣尤其自豪自己这一点,所以他不觉得是自己错觉,脑子飞快的转了起来。

    良久,他才在脑海的深处挖掘出一段记忆。那还是先帝在位时,他开始接手家中生意,父亲打发他入京给过八十大寿的姑奶奶贺寿,顺便见见世面。他被堂兄周海带去见识仁心医院,在那里碰到了一个贵公子搭话,谈起了他家才起步的眼镜生意……

    当时那个贵公子,竟是、竟是当今陛下!

    庞新荣感觉自己腿都要软了,他拼命回忆,当初自己有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应该、应该没有吧,庞新荣有些虚脱的想,毕竟过了这么多年,他要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家里生意哪能做那么大,人哪还能站在这里。

    对、对了,好像就是这一年贺完寿回去,当时的江苏巡抚尹继善大人组织他们这些做眼镜行当的商家成立商会、工厂,那时候他才从京城回来,一下子想起了那位贵公子说的太子成立的印刷工厂,撺掇他爹积极配合,掏出大半家业投了进去,他家才能趁着那次机会一飞冲天,将生意做到了全国。

    也是因为他家如今成了眼镜行业的领头羊,还有自己投资的镜片工厂,甚至他家的高倍镜片还被列为内务府的采购项目,他才能凭此被特招为大学经济学院的先生,让他来教授工厂经营、商会运作、往来贸易等知识。他其实不懂为什么要给大学的学子讲这些做生意的经验,毕竟能在这里读书的,未来大概率都是要当官的,官不从商,学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但没关系,他虽然不懂,但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