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雍正嫡次子: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是雍正嫡次子》 160-170(第8/14页)

同性的人就是一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可以有很多个民族,我们是满族,汉人是汉族,蒙古人是蒙古族,苗族、瑶族、回族……而对外,面对鄂罗斯、英吉利、西班牙这些文化语言更加不同的国家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统一成为一个民族,就叫……中华民族,如何?”

    “阿玛,儿臣一直知道,您不想像先祖们一样,只做满人皇帝,您想做的是天下共主。”

    “儿臣也是。”

    “儿臣也和您一样,想做天下共主,想做承继了从秦到明正统的中华皇帝。”

    “要做到这一点,儿臣觉得,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去除掉心中给自己的身份枷锁,不偏满人,也不偏汉人。这天下,只要是在我大清疆域之内生活的百姓,无论他是哪个民族,都是我的子民,我只会用法律去审视他们,而不会用身份去给他们定个三六九等。”

    “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子民面对外人时,不会说我是汉人、我是满人,而是说我是清国人!”

    “就像,汉人和唐人一样。”

    胤禛眼神触动,他一直都看得出来,儿子对满汉之别并不特别上心,他曾经一度也波动过,想要教导儿子满汉之别,但每次都在冥冥中放弃了。彼时他并不明白是为什么,如今倒是想通了:或许,他潜意识里知道,想做天下共主,就不能在乎满汉之别。他已经晚了,却不能再给儿子套上这层枷锁。

    不过……

    “你说的很好。”胤禛从未如此清醒地意识到,儿子真的能成为天下共主,但,“这和你不顾自身安危要去四川有什么关系?”

    弘书:……

    阿玛果然是直男机器人吧,这样的气氛他都能抓住‘最不重要’的那点。

    弘书深吸一口气,坚定地道:“当然有关系!”

    “阿玛,儿臣想做天下共主,想让我大清万世不易,但做天下共主难道只靠想想就行吗?想要做出远超前人的功绩,就得有远超常人的能力。儿臣是聪明不错,但这天下神童何曾少过?只靠聪明是不行的,坐在皇宫里、埋首于案牍,或许能让儿臣成为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却绝不可能让儿臣成为文韬武略的开拓之君。”

    “阿玛,说个大不敬的话,您为什么在没有接受过正统储君教育的情况下还能做的这样好?能想出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样立竿见影、泽被后世的政策?是因为您在潜邸的时候,常常去各地办差!您看见过这个国家最真实的样子,您知道这个国家真正的病症在哪里,您明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儿臣也想像您一样,低下头、走出去,看一看山河大川,看一看膏腴华盛,也看一看衣衫褴褛。”

    “儿臣不想做纸上谈兵的赵括,更不想做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弘书说完后,直直地看着阿玛,不放过他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于是,他没有错过阿玛在嘴角牵动下微微收缩的法令纹。

    这是表情放松的信号!

    弘书感觉吊着他心的那根细线也柔软了些。

    胤禛没有说话,他捻着手上的数珠,同样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儿子的表情姿态。

    ——儿子是真心实意的。

    他做出这样的判断,捻动数珠的速度快了些。

    儿子说的有道理吗?有道理。他的想法有必要吗?有必要。如果他不是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他出去看一看真实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但……他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

    数珠在手中转动了不知道多少圈,弘书心中本来变柔软了的细线不知何时又紧绷起来,弘书意识到,他没必要在这里和阿玛比谁更能沉得住气:“阿玛……”

    话语却被胤禛竖起的手掌打断。

    他的情绪早已平复:“朕知道了,你先回去。”

    弘书顿了顿,最终没有选择再说些什么,站起身行礼:“儿臣告退。”

    胤禛又独坐良久,招来苏培盛:“传怡亲王。”

    允祥来的很快:“臣参见皇上。”

    “十三,来,坐。”胤禛招呼他。

    允祥看看位于他四哥面前的小墩子,怎么办,有种儿子坐在老子面前受训的既视感。

    好在苏培盛十分有眼色,立刻给他搬来一个高些的圆凳,并将小墩子撤走。

    “皇上唤臣来可是有事吩咐?”

    胤禛顿了顿,问道:“钦差大臣你思量的如何了?”

    允祥了然,立刻汇报自己拟定的几个人选:“兵部尚书三泰…銮仪卫銮仪使路振扬…步军统领…振武将军…”

    胤禛垂眸‘嗯’了一声,然后话音一转,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十三,你还记得,有一回,你同朕一起,去河南验收淮河堤坝,突发奇想,隐瞒身份过去时一路看到的景象吗?”

    允祥脑中电光火石地闪过一连串画面:“当然记得!”

    那次,他和四哥见识到了什么叫民不聊生,所以如今,他四哥才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纳粮。

    第167章

    四哥突然提起这个做什么?难道是河南又出岔子了?允祥心中思量,皇上是在太子离开后第一个叫我过来的,难道是太子发现了什么,来跟皇上告状?

    有可能,太子好像隐约有些不喜田文镜,前次那么力保谢济世二人。

    不过……太子若和田文镜对上,他还真不好站队。

    毕竟田文镜,代表的是皇上的意志。哪怕他在办差中有些行差踏错,只要不是皇上特别厌恶的原则性错误,皇上就不可能对他卸磨杀驴。

    琢磨着一会儿该怎么回话才能显得自己没站队的允祥回过神后,才发现他四哥沉默的时间好像有点长。

    ——看来太子告的状很棘手啊。

    按心里意愿来说,允祥肯定是不想掺和到太子和皇上的矛盾中去的,但,他四哥对他实在是好,让他眼睁睁看着他四哥作难他也办不到。

    “皇上,怎么忽然提起这件事?可是河南又出事了?”最终,允祥还是选择主动询问。

    胤禛从沉思中被唤醒,顿了顿道:“没有,朕只是突然想起来了。”

    河南没出事?难道他猜错了?允祥略感疑惑地微微皱眉,不是他不相信他四哥,只是他四哥确实不是一个容易心血来潮的人,而且还心血来潮到把他从一堆没处理完的公务中叫过来,只为问一句话。

    他疑惑的时候,胤禛终于又开口了,语速缓慢,像是在思考合适的措辞:“十三,你觉得,那一次的经历,对,朕的影响,大吗?”

    允祥微微挑眉,沉吟后肯定地道:“大!就是那次以后,皇上您才对贪污更加恨之入骨,之后又频繁向皇阿玛请旨去各地验收河工,后来又接了户部收缴欠款的差事。”

    因为国库没钱,即便尽最大力收拾了贪污克扣的情况,河工上的银子缺口依旧很大,一遇汛期,基本全国各地都有水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