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是雍正嫡次子》 80-90(第9/14页)
才,奴才除了嘴皮子,身子也很行的!”
弘书差点被这句骚话撞下马。
顺利收下熊瞎子,常保便死皮赖脸跟着弘书,一直到围猎结束。
阿桂顺利挤进前五,拿下第四名的好成绩,得了胤禛的赏,还夸他有巴图鲁之姿,喜得阿桂搂着常保哥俩好:“好兄弟,今日多亏你,走,我请你喝酒,咱们不醉不归!”
常保自是求之不得,这可是挤入六阿哥身边圈子的好机会。
弘书没去,只嘱咐他们别喝多了闹事,就和允禧一起离开。
常保很失望,阿桂拍拍他:“别丧气,六阿哥一向不喜饮酒,你想留在六阿哥身边,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办事。”
不提常保如何缠着阿桂求教,只说弘书允禧一起回到圆明园,先去见了弘暾。
弘书见面先关心道:“腿如何?好些了么?太医怎么说。”
今日弘暾本来也要参加围猎的,一早就随着怡亲王一起来到圆明园随驾,谁知临出发时,他的腿却突然开始钻心的疼,站都站不起来,只能留下。
弘暾道:“没什么事,你们走后不久就不疼了。太医说,应该是今年冬天比较冷,保暖没做好,被冻得。”
允禧挑眉,笑的贼兮兮的:“你一个大小伙子,正是火力壮的时候,居然还能被冻得腿疼,弘暾,你不行啊~”弘书无语:“禧叔,你脑子里一天都装的什么。堂哥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是缺营养了。”他觉得弘暾应该是长个子太快缺钙了,“堂哥,你回头多晒晒太阳,多喝牛乳,还有多吃豆腐这类的豆制食物。”
又嘱咐了弘暾几句多休息,允祥就过来了,带着弘暾离开。
没过两日,弘书便随胤禛回了皇宫,三人再次碰面就是在允禧长子的满月宴上。
“怎么样,我说的那些都做了没,最近没再疼过了吧?”弘书问道。
弘暾无奈道:“做了做了,没疼过了。”他岔开话题,说起正事,“书局开了有三个多月了,京城和周边的县城市场已经饱和,如今来买的,都是大批大批的拿,说是给外地的友人家人带,我瞧着,不少倒是像其他书局的人来咱们这里进货的。”
“不过我一直叫人观察其他书局,倒是没见哪家在卖。”
弘书并不意外:“他们也不傻,凭咱俩的身份,他们哪敢在眼皮子底下卖,肯定是送到外地去了。”
弘暾道:“我猜也是。不过这样不行,你当初说不能叫这些书局没了活路,咱们定的书目便都是市面上没有的,但这样的书也注定了它的购买群体小,如今市场饱和,日流水下降,每一天亏得都越来越多,咱们是不是该往外拓展了?”
弘书沉吟了一下,摇头道:“还不是时候。”他皱眉道,“没有人私下来接触你,用咱们的印刷机印刷的吗?”
弘暾摇头:“没有。”
“为什么?他们难道算不清账?去书店以零售价买不比找你拿货更贵?”弘书皱眉道,他一开始怕把京城的书铺都挤得没活路,所以并没有让惠民书局上架平常书铺常卖的那些书目,就是想给他们一个反应时间。
毕竟弘书虽然豪言说要让惠民书局开遍大清,但那不知道要多人力财力,时间战线也会拉的很长,阿玛可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所以更好的方法是,惠民书局只做标杆,制定价格标准,其他书局从惠民书局这里以低价拿货,然后按照惠民书局定的零售价售卖,变相将书籍价格打下来。
他本来以为,这样的机灵人应该不少的,毕竟瞧瞧广告的推广速度就知道,这些生意人没一个傻的。
结果,三个月了,没一个人去找弘暾,这群书局老板是和其他商铺的老板不在一个维度吗?
弘暾知道他的想法,犹豫了下,道:“或许,他们是想低价拿货,但不想低价往出卖。咱们这个书局,明眼人都能看出目的是什么,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对咱们下手,但不配合还是很容易。顺便在咱们这偷偷买,再偷偷拿到外地卖,一边加大咱们的亏空,一边也能赚不少,毕竟送到外地去,卖多少还不是由他们说了算。咱们这些都是宫里珍藏的精品,他们拿到外地去卖十两一本都不愁卖。”
弘书叹了口气,他其实能猜到这一点,但有些不想承认,因为这表示如今的既得利益团体们,没有一个愿意为大局着想的。
“既然他们不识相,那我也就不必给他们留活路了。”弘书眼神冻人,“接下来,让印刷机全力运作,印基础书和常用书。”
弘暾微微蹙眉:“你想好了?这样一来,咱们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到时候他们再沆瀣一气、掀起大势……要不,你先跟皇上商量商量?”
“不用。”弘书扯着嘴角,“他们有大势,我就没有了?比人多,我可不怕谁。你不必担心,只管先印够存货,等两个月,两个月后,我们就跟他们正式掰掰腕子。”
弘暾颇有些忧心的离开了。
弘书回到宫里,摊开纸张,提笔写字。
《五年科举,三年模拟》。
第87章
弘书看着这八个字,突然升起一丝怀念,曾几何时,他也收到过这样一套从远方寄来的《五三》。可惜,寄书的那个人固然是爱他的,距离和时间却让他并不了解自己这个儿子的能力,《五三》对他来说,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不过,为了全那个人的一腔拳拳父爱,他还是一页一页地翻看了一遍,将里面难度还算看得过去的题做了一遍。后来,随着那个人的突然离去,这套《五三》也被他放在书架的最高处,再也没有动过。
摇摇头,将那丝突然冒出来的怀念甩掉。他已重生十年,那个人估计也早已投胎,有了新的家人,缘分已断,上辈子的事就让它尘封在上辈子吧。这辈子,既然已经有了认可的家人,那就好好珍惜眼前人。
弘书舒了口气,让自己注意力集中,提笔开始打框架,和现代《五三》繁杂的内容不同,清朝版《五三》的框架和内容注定要简单许多,毕竟这时候的会试和殿试没有那么多科目,只有策论,很是单一。
首先当然是真题,阿玛登基以来,总共举办过三次春闱,刚好五年时间,会试和殿试的试题都收录进来,然后是一甲前三名的文章,这些都简单,御书处都有存档,找出来就是。
不过只有真题和示例范文还不行,还得有点评,有评判标准……弘书一项项列下去,列完后返回,在点评上画个圈,沉思,他自己的点评是必然要有的,毕竟这本书出版后,除了能为广大学子谋福利,也是给他自己增加名望的利器。
他现在考虑的是,要不要再请几个人和他一起写点评,比如张廷玉、朱轼、田从典这些有声望且身居高位的仕林大佬,一来能增加这本书的权威性,二来还能给自己抬咖——抬咖不是因为他身份学识不够,而是年龄和在仕林中的名声还不足以服众。
不过请这些大佬一起也不是没有坏处,比如肯定会分薄他的光环、掩盖他的光芒,甚至有些人可能会将这本书的功劳算在张廷玉他们头上,至于他,只会被认为是蹭功劳的。
想了一会儿,还是有些举棋不定,那就先待定吧,先把自己能完成的部分完成了再说。
弘书开始列第二部 分,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