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140-150(第10/15页)
“皇上,微臣弹劾礼部左侍郎鄂尔奇,蔑视皇权、出言不逊、以仕为贱,又无视储君,有大不敬之嫌,臣请将其即刻罢黜、押入大牢,判处绞刑。”
胤禛的声音依旧平静:“鄂尔奇,你认罪吗。”
“奴才认罪,奴才认罪!”鄂尔奇哐地跪下,膝盖接触地板的那一声脆响让许多人都感觉牙酸,“奴才御前失仪、扰乱朝会,奴才知罪,请皇上责罚。”
这时候倒是聪明了,知道给自己安上和孙嘉一样的罪名,弘书微敛眼睫,静静等着阿玛的决定。
殿内众人也一样等着。
不长不短的沉默,胤禛开口道:“鄂尔奇,御前失仪、扰乱朝会、侮辱同僚,对太子大不敬,理当贬为庶民,交刑部议处。然,鄂尔泰久抚边疆、功劳甚厚,家中亲长全赖鄂尔奇奉养,也算有功,功不抵过,令将其罢职、回府闭门思过,以儆效尤。”
“皇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听令。
鄂尔奇谢完恩后就瘫软在地,站都站不起来,还是被御前侍卫拖出去的。
弘书从头到尾没有看他一眼,也没有认为阿玛处置的太轻而站出去反对。
或许阿玛是真的念旧情才看在鄂尔泰的面子上没有重重处置了鄂尔奇,但在弘书看来,阿玛留着鄂尔奇比处置了他更好。
有鄂尔奇在,鄂尔泰就永远有一个弱点、永远有一个把柄,或许这样想很阴暗,毕竟历史上记载的鄂尔泰确实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德性的好官,但是好官并不意味他不会做错事、做错选择,弘书清楚知道,想要走上自己规划的未来,反对他的官员一定不可能少,鄂尔泰不出意外,会是阿玛留给他的顾命大臣之一,有了把柄,他才能在两人可能对上的未来,体面地挪开阻挡前路的鄂尔泰。
当然,最好还是能和鄂尔泰君臣相得,得到这位能吏的辅佐,那么只要鄂尔奇没有踩到他的底线上,他都会留其一条命。
想这些都还太早,鄂尔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从云贵回到中央,弘书摇摇头,将飘远的思维拉回来,他甚至都还没见过这位誉满朝堂、简在阿玛心的名臣。
这一番意料之外的闹剧之后,或许是胤禛不经意间露出的态度,或许是被鄂尔奇激起的同仇敌忾,支持弘书的人忽然以几何数上涨,最后,就连大学士陈元龙都站出来支持弘书。
而才开始站出来反对的人也只剩下小猫三两只,不成气候。
一面倒的支持率下,胤禛终于开口道:“既然谢陆之案异议者众多,怡亲王。”
一直当隐形人的允祥出列:“臣在。”
“此事便交给你,会同九卿、刑部、都察院、翰林院重审。”
“臣遵旨。”
此事在大朝会上便算是结束了,苏培盛再次站出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
满满当当的大朝会结束后,弘书走出太和殿,深吸了一口气,脑袋才有了些清明之感。
太和殿并不算小,但大量人长时间挤在一个空间里,那空气实在谈不上好。
“殿下慢走,微臣告辞。”
“殿下慢走……”
官衙与弘书背道而驰的朝臣们向弘书道别,弘书一边点头回应一边汇合何国宗、明安图向詹事府而去。
“殿下请留步。”与众不同的声音格外清晰。
弘书顿步,转过身去,便看到孙嘉在一个官员和一个侍卫的搀扶下走过来。
“谢殿下为微臣说情。”孙嘉很认真地道谢。
弘书莞尔:“道谢倒不用,孙大人不埋怨孤就好。”
孙嘉脑袋上冒出一排问号:“臣为什么会埋怨殿下,难道殿下认为臣是那等恩将仇报的人吗?”
弘书表情微微有些奇怪:“因为,孙大人你沉浮半生,孤却让你归来仍是五品?”
孙嘉殿试登科后在翰林院呆了五年,然后就直升五品御史,却没想到,在御史这个岗位上一呆就是十六年,好容易才升了半品当了国子监祭酒,之后又一步一步爬到正三品顺天府尹,如今,却是一朝梦回御史。
弘书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就是那个出道半生,归来仍是素人的梗。
可惜孙嘉不懂他的幽默,只有满头问号。
弘书失笑摇头:“孙大人快回家养伤吧,京城马上要翻修新路,孤还等着你协调好五城兵马司,介时帮忙封路维护秩序呢。”
说完也不待孙嘉回答,便信步离开。
看着太子远去的背影,友人拍拍孙嘉,沉痛道:“老孙,你看看殿下,你要是让我的一片情谊错付,殿下是绝对不会信任你的。”
孙嘉:???
有病。
重审的结果并没有出意外,九卿议覆后再次上表的奏疏,对谢陆二人的处置改成了令其二人无限期在军前效力。
胤禛看了不短的时间,才执笔批下:“从之。”
此事过后,弘书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朝臣对他更尊重了,并不是之前不够尊重,而是之前的尊重明显是因为他的身份、他身上流的血,但现在,却更多的是因为他这个人,认可了他确实有能力参与朝政。
当然,也不是一面倒的都支持他,因他在孙嘉与鄂尔奇的冲突明显站队孙嘉,一些唯民族论的满臣对他颇有微词。
这些都在弘书的预料中,并不在意,民族融合是大势,这些人只会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碎,与其浪费时间关注这些人,他还不如多做点事。
“殿下,这是您吩咐奴才作的道路规划图。”雷金玉忐忑地将图纸交上去。
他并不是第一次听太子殿下的吩咐做事,设计医院的时候,他甚至得了太子殿下的夸奖,说他是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虽然建筑大师是他第一次听闻的名词,但并不妨碍他理解其中的意思,他也并不觉得自己承受不住。虽然没见过其他国家的建筑,但只要想想大清天朝上国的地位,他就不觉得世界上有什么地方的建筑能比得过中原大地,更不可能有人能比得过他。
但就是这般自信的雷金玉,现在却在忐忑,因为他心虚,因为太子交给他的任务是做道路规划。
路有什么好规划的?不是翻修吗?沿着原来的线重新把路打一遍就对了啊,还需要规划?
雷金玉实在不知道该规划什么,最后还是一个小徒弟给他提供了一点灵感,也正是他现在正在介绍的:“这是灯柱,可以挂灯笼,天黑时可让更夫把点亮的灯笼挂上去,殿下您介时在城墙上登高望远,便可看到美景……”
是的,他设计这个只是为了好看,而不是什么照亮道路方便路人——以这时候灯笼的亮度,也实在做不到这个功能。
弘书摇摇头:“太过浪费,这些灯柱可以立,也可以逢年过节时在上面挂些装饰增添年节氛围,但没必要每晚挂灯笼,介时防火也是一重隐患。”
精心准备的巧思被否,雷金玉更忐忑了,因为他的图纸上除了这个灯笼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弘书不知道他的心情,将图纸看完一遍后,都很满意,只需要再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