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50-60(第23/26页)
,我们要快些离开,最好赶在清国大军出发前。”
鄂罗斯使团忙着收拾行礼,大清这边也差不多。
徐本等人倒是没问题,他们被调过来后,本职工作都已经由其他人接手,拉锡也没什么大问题,旗务有副都统可以帮忙处理,他走几个月不碍事。
惟有张廷玉,他身兼几职不说,如今又要对准噶尔用兵,根本走不开,这样的话,谈判主事人就只能换一个。
弘书忍不住毛遂自荐:“皇阿玛,要不让我去吧。”
“做梦。”胤禛睨了他一眼,“你去了能出面?怎么,忘了鄂罗斯使臣认识你了?”
弘书垂头丧气,唉,这可能就是世间没有双全法吧,不接触鄂罗斯人就不能包装情报,接触了就不能露面。
胤禛想了片刻:“马齐如何?”
弘书微微皱了皱眉,为难道:“马齐大人都七十七了,这么大年纪怕是受不了路上的奔波吧。”
胤禛一想也是,又想了想:“朱轼?”
朱轼在上书房教了几年,弘书对他的印象不错,清廉刚正、望正朝端,也很有能力。
“我觉得可以,朱大人年纪也不算大,应当能受得住奔波。”
自古以来,官场上的年纪,就是薛定谔的年纪,朱轼今年其实也六十有二了,可在大多数人看来,他还不算大。
朱轼接到旨意后立刻收拾包袱,几日后便随着大队一起奔赴边疆。
因为是中鄂一起上路,弘书不便露面,便只在宫里默送他们:“希望此去一切顺利,诸君能携胜而归。”
谈判的担子卸下,弘书也没能多出休息时间,书局还在筹备之中,报社这边却是进入重要阶段了。
“这是目前有意向在咱们报纸上投广告的商家名单。”允禧的表情算不上高兴。
弘书一边看一边问:“怎么了,要挣钱了怎么还不开心?”
允禧叹气道:“目前有意向投广告的都是一些中小商号,那些大商号我也有接触,他们对投广告之事却是不怎么热衷,目前没有一个有意向的。”
“这不是当然的吗。”弘书已经将名单翻看完,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人家那些大商号都做了多少年了,有财力有实力,名声早已传遍京城,甚至外地人都多有听闻,找咱们打广告不说锦上添花,只能叫花冤枉钱。”
允禧皱眉道:“可是只有中小商号的话,以他们的规模根本给不了多少广告费,那咱们不是还得继续亏?”
“别急啊。”弘书拍拍他的肩,“不要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继续亏就继续亏呗,我本来也没指望今年能转亏为盈,现在,一切还是以开拓市场为主。”
“开拓市场?”允禧不解,“可是咱们的发行数量已经很稳定了,京城哪里还有市场给咱们开拓?”
“京城没有,外地有啊。”弘书道,“最近难道没有外地的商人来找你,想要批发报纸带到外地去卖?”
“有倒是有几个。”允禧回道,“不过他们要的数量都很少,连你说的批发价都达不到,我都是原价卖给他们的。”
“原价也够他们赚了,他们带回去至少得翻个几十倍卖。至于数量少也不是问题,这不是才开始吗,他们总要先试试水的,等着吧,过不了多久,这些人的订单就会上去。”
允禧点头表示明白:“那广告这个,就不争取大商号了?”
“不用争取,只要咱们把这上面的某一家推出来。”弘书抖抖名单,“他们自己就会捧着银子过来的。”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些里面挑出一家货物好、价格实惠、东家诚信的店来,作为典型和招牌,一举把他推成接下来几个月京城最火的店铺。”
“让它日进斗金!”
第60章
“陶掌柜,我们真的有必要花八百两在《京城周报》上打那个什么广告吗?”郭源很焦虑,他年纪轻,如今不过才十五岁,若不是父亲突然得急病去世,他此时本该在准备大婚,而不是独自撑起偌大家业,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因为他若不能撑住,族中某些心狠的狼是不会放过他们孤儿寡母的。
可他虽然也跟着父亲学习过如何管理家业,但毕竟年纪还小,学的并不深入,自他接手家业以来,因为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他不敢继续父亲原本往外拓展的计划,将家中产业往回收拢,只求守成。
守成也不简单,郭源就很仰仗父亲临走前交代的几位老人,陶掌柜就是其中之一。
陶掌柜名叫陶益,是郭家的家仆,与郭父从小一起长大,主仆感情很好,一直负责冬月斋,短短六七年时间就将一个小点心铺子做到中等规模,在竞争激烈的京城都闯出了不小的名声,可见能力。可惜,再往上,想和那些成名已久的点心铺子争锋,不只是货物好就行的,还得有深厚的势力和财力,陶益和郭父便不强求,将眼光放到京城外面,原本打算今年往外拓展开分店,但郭父一朝去世,计划自然只能搁浅。
“有必要。”陶益很坚定的道,“少爷,冬月斋做到现在,要么往上成为和五梅记、禾黍香、金鼎斋一样的驰名老字号,要么往外开分店,否则便不是止步不前那么简单,京城点心铺子众多,大家明争暗斗,很容易就会被人拉下去,咱们这几个月来越来越少的流水就是明证。”
“开分店目前是不可能了,那么就只能试图往上。之前我和老爷没有考虑这一点的原因,是因为往上所需要的财力和势力不是咱们家能支撑的起的。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京城周报》,它在京城的影响力少爷你应该是有切身体会的,咱们家不就定了十来份年报吗。”
“八百两一篇文章,说实话,这个价格是咱们占便宜了,您不知道。”陶益道,“就《京城周报》第一期登的那篇母告儿不孝的文章,里面的某某斋其实就是咱们铺子,虽然报纸上没写明咱们的名字,但有人看了报纸专门去打听,然后上咱们铺子买点心的,人还不少,那几天咱们铺子的进项远超平日。”
“这还是没明写,若是专为咱们写一篇文章,就现在全京城都看的情况下,咱们冬月斋立刻就能名扬京城,短时间必能跻身五梅记、禾黍香之列,只要咱们稳住,或者多投几次广告,今年内上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郭源承认他说的很有道理,但巨大的压力还是让他不敢轻易答应,八百两可不是一笔小钱。
陶益知道他的心结,对准症结下药:“少爷,八百两不算什么,就算达不到预期咱们也不会伤筋动骨,顶多拮据一些罢了。若是老爷还在,哪怕要花一千五百两,老爷都一定会去做的。”
这句话令郭源下定决心,自从接手家业以来,郭源在外没少听虎父犬子之类的闲话,虽然他现在还在保住家业的阶段,但哪个儿子不希望能超越父亲的功绩呢。
亏就亏了,大不了血本无归,他心里发狠:“好,那就去做。”
……
“八百两,唉,挣钱可真不容易啊。”允禧叹道。
依旧和他挤一个办公室的弘暾调侃道:“禧叔你也太不知足了,八百两还嫌少?忘了您的年俸是多少了?”
允禧恼羞成怒,将一张废纸团成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