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在九十年代开牧场》 160-170(第13/13页)
这也是她的一次学习机会,她不是学经济的,很多东西也是从书上草草看了两眼或者是听师月江和师星野讲的,但她的牧场想要做大做强,她不可能只专注养殖的。
姚新泉找机会去给师月江打了个电话说了情况后中午就在县委吃的饭,下午几位领导就拉着她去了厂子。
最先去的全是他们县发展最好的一家单位,皮鞋厂。
这家鞋厂是依附于本地的畜牧业而发展的,鞋厂的厂长姚强也在,他笑着招呼众人进来,“我和小姚同志还是本家呢,小姚同志要是有什么想法你尽管提,我是个粗人,我们老一辈都是希望产品能质量好,耐穿,至于好不好看什么的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内,所以我也听好多人说了这鞋子都不好看,不洋气,但你让我改,我又一时间不知道咋改了。”
他的眼神很真诚,也不会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请教一个小姑娘有什么不对的。
见他这样姚新泉自然不会拒绝,她笑道,“姚厂长你放心,我如果真有想法肯定不会藏着掖着的。”
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混合着皮革、胶水和机油的气味,在这个温度下着实不算好闻。马车拉着原材料从一旁过去,地面只做了简单硬化也没铺水泥,扬起一片尘土。
“这边请”,姚厂长带着众人绕过一堆堆用麻绳捆扎的牛皮,走向主厂房。厂房外墙的红砖已经褪色,上面还返上来许多白色凝结物,墙面上用白灰刷着的“安全生产”的标语也只剩下模糊的痕迹。
车间的大门敞开着,里面传出有节奏的机器轰鸣声。在姚新泉踏入车间的瞬间,只能感受到一股温热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更浓烈的皮革味扑面而来,她忍不住蹙了下眉。三十多名工人分散在三条流水线上,没有人抬头张望,都专注于手中的活计。车间顶棚上悬挂着几盏昏黄的灯,电线裸露在外,看着着实有些简朴了。
姚新泉看向最近的一条流水线,女工们正操作着老式缝纫机,她探头看了看,还是蝴蝶牌的。漆面斑驳,有些连商标都快磨没了,更别说缝纫机上的皮带了,总觉得分分钟断给她看。
女工们的手指在皮革和机器间灵活穿梭,将鞋面部件缝合在一起。她们大多戴着袖套和围裙,头发也都是用旧纱巾包裹着,以防卷入机器。
姚新泉一时看不清她们脸上到底是麻木还是什么别的。
但说老实话,皮鞋厂虽然业绩不太行,但是好像没拖欠过工人工资,在大家都在地里刨食的情况下,能有一份不用风吹日晒的工作还是会让大多数人羡慕的。
车间的中央是一条简陋的传送带,半成品的鞋子在上面缓缓移动。几个中年女工围坐在传送带旁,手里拿着小锤子和剪刀,熟练地修剪鞋帮上的线头,或是敲打鞋底使其更加贴合。
往里走是成型区,几台老旧的压底机摆在水泥地上,机器表面的油漆也早已剥落,露出锈迹斑斑的铁皮看着很是寒酸。工人把鞋面和鞋底放入机器,踩下踏板,机器便发出“轰”的一声闷响,将两者压合在一起。
操作机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工,厂房里实在是不透气,他额头上大颗大颗的汗珠一眼就能看清。
压好的鞋子被放到一旁的架子上,等待下一道工序。架子上已经堆了不少成品,大多是黑色或棕色的男式皮鞋,鞋头方正,鞋底厚实,看起来耐穿又实用。
姚新泉虽然不太懂男士鞋子的审美,但这里的鞋子显然不在她的审美范围内,她如果给师月江买鞋子肯定是不会买这种的,就算给长辈买都不会买。
她没关注过男士鞋子,但是见过有钱人的皮鞋长啥样啊!
师星野上回来就是穿的皮鞋,一双深棕色的皮鞋,应该算是休闲款吧,鞋型没有那么板正,但只是大概看一眼,无论是光泽度还是鞋子的流畅程度之类的都告诉她,那双鞋绝对不便宜。
他的鞋跟这里流水线上出来的鞋放到一起,谁都能看出哪双贵哪双便宜。
车间的另一侧是女鞋生产线,这里的鞋子相对来说就精致许多,有些鞋面
上还带着细小的花纹或是金属装饰。几个年轻的女工正用细针缝制鞋面上的装饰线,她们的手指灵活,针脚细密,偶尔还会拿起鞋子对着灯光检查,确保每一针都完美无缺。
一旁的架子上摆着几双已经完工的女鞋,有尖头的,有圆头的,鞋跟高低不一,有些鞋面上还绣着简单的花卉图案。
可让姚新泉来说的话,她觉得其实有点土。
土里土气的鞋型加上土里土气的小花,她不会买,人家进口就会买吗?
她都要叹气了,光质量好不够啊!
姚厂长的目光一直跟随着姚新泉,见她是不是蹙眉,还总是叹气,心都提起来了。
他也知道有问题,他也想过从沿海那边引进一些模具或者生产线之类的,但是还是那个问题,他们这儿太远了!
而且他们就算引进,那也是引进的人家淘汰的,人家外国人真的会要吗?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