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封神]我用100kg物资成圣》 120-130(第12/19页)
。这般法力,倒像是得道仙人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步日月而无影,入金石而无碍,身外有身的手段,奥妙无比。哪里是杨戬这个层次该有的表现?
“随风有影即无形,赴得蟠桃添寿节。”
一阵微风吹拂,整个玉虚宫大殿中已经是尘沙满地,四处有草木葱茏,飞瀑流泉,飞虫和蝴蝶飞舞,使人分不清幻境和现实。这玉虚宫内部的面积庞大无比,即使是一座巨山也能装下。
一只蝴蝶翩翩飞舞,落在大殿中央的八宝云光座上,留下了一点粉尘。
“好!好一个杨戬道人!果然是玉鼎真人座下高徒,这八.九玄功确是不同凡响!玉鼎道兄,你收了个好徒弟啊。”
现场沉默片刻,随即便响起雷霆般的掌声。诸般事物不断变幻,又逐渐聚拢,重新变回杨戬道人原本的模样。众道人纷纷恭贺,现场赞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杨戬重新恢复了人形,站在众人面前,依旧是那副自信从容的模样。他微微拱手,朗声道:“此乃玉虚秘法,师尊所授,杨戬不敢居功。今日只是略施小技,让诸位长辈见笑了。”
“杨戬师弟,你把天尊的八宝云光座弄脏了。”
韦护童子手执拂尘,见八宝云光座上有一颗明珠,上落了几粒粉尘,乃是方才杨戬变化的蝴蝶所遗留。韦护急忙上前,以拂尘剔去。
杨戬微微一笑,并不在意。方才一切景象,都是他以八.九玄功所变化,随着杨戬变回原身,一切便都回归原位。这整个昆仑山都被祛尘之风包裹,根本不需要人手动擦拭。
太乙真人似是祝贺,又似是爱怜,叹息道:“□□玄功乃是玉虚奇术,对悟性的要求奇高无比,修成之后变化多端,其中奥妙不在阳神仙体之下,对于将来悟道,亦是好处无穷。杨戬,你的能耐很大啊!将来蟠桃会上必定有你的席位。可惜贫道一身本领,就没有遇到这样的好徒弟。贫道若有这等弟子,定将所悟道法悉数传他,绝不藏私。”
姜子牙望着杨戬,微微发怔,他上山已有二三十年,早至知命之年。虽然是元始天尊亲授,辈分上高于杨戬,但平日里干的都是各种打杂的活计,到现在距离炼气化神还是遥遥无期,更不用提这等神奇的法术。
这个杨戬确实厉害,他的实力绝不输于实沈真君,潜力更有胜过。将来修至阳神仙体乃至聚三花五气的地步,都是一片坦途,仅仅是时间问题罢了。
“我们当中有些人一味清修,尚未传下衣钵,所收诸弟子年纪和修行时日亦是不等。不如待在场各位下山之后,各择弟子,百年之后再来比试,看谁的道法精强!”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忽然提议道,在场道人纷纷喝彩,显然很是动心。原本清净的昆仑山玉虚宫此时热闹非凡。
“看到了吗?这就是第一次封神劫中发生的事情,一切因果的根苗,也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缘由。”
师尊通天教主的声音在我耳旁响起,但我已经见怪不怪。这些年来,每当我的意识快要沉沦之时,便会有这道声音提醒,将我唤回。
八宝云光座之上,明珠忽然绽放出熠熠生辉的光芒。一阵清越悠扬的仙乐自九天之上破空而来,又闻异香缥缈,馥郁芬芳。馥馥香烟从天而降,宛如一条条灵动的丝带。
祥光瑞霭从天而降,如同金色的瀑布一般,神圣而庄严。光芒将整个玉虚宫照耀得如同琉璃一般晶莹剔透,超凡脱俗。
众仙人纷纷抬头仰望天空,脸上露出敬畏而虔诚的神情。一个个起身出迎,俯伏在地,不敢抬头。
“元始掌教来了!”
第127章 三花成,金灵圣母
元始天尊来到八宝云光座坐定, 将玉虚宫十二弟子召到身前。
“无知的孽畜,尔等知罪否?”
天尊声音威严凛冽,散发出浩瀚无垠的气息, 让人不敢直视。众仙闻言,一个个面面相觑, 惊疑未定。
“不知弟子错在何处?”
太乙真人上前一步, 躬身问道。
“你们犯了红尘之厄, 杀劫临身,该逢一千五百年之劫数,将来要在九曲黄河阵中, 削去顶上三花, 闭塞胸中五气, 由仙化凡。只因尔等不守清规,故此修行至今,三尸不斩, 六气未吞, 才招来这等杀劫。空用工夫千载,为师也不能救你们。”
元始天尊神情淡漠, 眼神冰冷如万年寒冰:
“今日之后, 我玉虚宫闭门止讲,不阐道德。待成汤鼎革, 周室开基, 姜子牙斩将封神之后,你们再来这里听讲。”
十二弟子俱都大惊, 面面相觑, 更觉惊疑,上前恳求。
元始天尊并不答复, 喝令众仙退下,复唤韦护童子上前。
天尊伸出玉肌之臂,轻摩韦护童子之顶,韦护战战兢兢,不敢言语。
“孩子,你做得很好。这些无知孽障,争强好胜,全无修行的体面,你和他们不一样。你且听吾道来:衮衮学徒求妙法,要于言下悟无生。历代多少修行客,独你全真第一人!玉虚宫此代弟子,当以你为第一啊。”
韦护童子闻言,似有所悟,表情不断变化,似是享受,似是追忆,一股截然不同的气质在他身上诞生,整个人给人一种飘渺出尘的感觉。
“阴尽阳纯!韦护童子已经快要成仙了。”
众仙惊叹,谁也没想到其貌不扬的韦护,居然会得到元始天尊的点化与首肯。杨戬等诸弟子均流露出复杂的神情,似是羡慕,又似是不解。
元始天尊又呼杨戬道人近前,杨戬伏地躬身,口中说道:“掌教,弟子知错了。”
“你没有错,你和韦护一个修性,一个修命,都是我玉虚宫的栋梁之才。只是你好胜心太重,将来多磨多难,难逃黄河阵一劫,望好自为之。”
杨戬道人退下之后,天尊复又招手,看向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太乙真人稽首礼拜,小心道:“不知掌教师尊有何教诲。”
元始天尊道:“徒儿,你修行至今,修得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你觉得自己神通广大,道德高深了是吗?为师曾经告诉过你:诸有为法,皆悉虚妄。知虚妄空,无所分别,是名真见观诸法性,一切皆空。你如今能够善解其中真意了吗?”
太乙真人闻言,惶恐无地,不知如何作答,其余诸仙也都不能善解其意。
元始天尊轻抚八宝云光座上黍米之珠,其珠飘然浮空而起,大放光华,将玉虚宫大殿照得雪亮。随即又坠下,落在太乙真人的手上,真人以双手捧住,不敢怠慢。
“神通何来?通者道之体也,神者,道之用也。修道之人将元神,阳神,阴神的渣滓尽皆炼化,精华凝聚在泥丸宫,结合为一点,这就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但那一点精华,就如明珠一般,也需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只是炼气士的终点,却远远不是修行的极致。你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有封神之难啊。”
“徒儿,你拿着我赐予你的这颗灵珠,回金光洞细心参悟百年,再来见我。你们走吧,走吧。”
元始天尊轻轻挥手,众道人唯唯诺诺,五体投地,作礼而退。良久,在元始的召见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