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180-190(第14/34页)

躲在院中的大理寺卿和少卿等他进来就问:“通明,此话何意?”

    薛理:“哪一句?”

    “最后一句!”右少卿低声说。

    薛理看向大理寺卿:“您是怎么升上来的?”

    “前大理寺卿被查。”大理寺卿说出口,明白薛理的意思,那群书生真能弄掉几个,兴许他们的亲友就有机会上来。

    右少卿:“你不怕殃及池鱼啊?”

    薛理:“冤有头债有主,我们又没有撺掇他们闹事,他们会查我们的亲友?我在朝中无亲无故。再有空缺也轮不到我。”

    大理寺卿和右少卿都听出他言外之意,有心思在这里杞人忧天,不如去找亲戚添一把柴,令火烧起来。

    人生能有几个六年!

    读书人回到家说出薛理的法子,他们的长辈就去撺掇他们行事的人家中大闹。

    此时江南世家也收到此令,也想找人上表反对此事。然而没等他们找到人,皇帝在宫门外大开杀戒的消息就传过来。

    有心人试图撺掇百姓和兵卒起事,殊不知百姓早已厌恶家中有几千亩地却从不纳税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无地的流氓也不需要交税,以至于流氓也不帮他们。有人花钱请流氓,流氓把钱花了就把此事抛之脑后。

    以至于他们只能另辟蹊径,写话本诋毁皇家。

    天下读书人唯有江南多,偏偏薛理去年才整顿了江淮一带,几百万亩土地分下去,得到切切实实实惠的百姓根本不信话本中写的皇帝此令是间接加赋。

    流言有人讨论才能流传开。百姓不参与就只能是官宦世家自己看。

    起初还有读书人被撺掇的义愤填膺,陛下“六年不许参加科考”的消息传开,读书人就被爹娘长辈关禁闭!

    其他各州县同江南一带情况类似,只是少了写话本的人。

    再说朝中,户部、吏部和礼部以及鸿胪寺许多官吏每日敷衍了事。

    皇帝被万民伞养足了精气神,贬了十几位京官,把老老实实做事又不曾上折反对的官吏提上来。

    林飞奴的同窗夏子乔的父亲就因为这一次升任京兆府尹。

    先前这位夏大人被同僚怂恿的也想上折反对,因为整个家族也有一两千亩地。这么多地税可不是一笔小钱。

    夏大人就叫儿子试探薛理的想法。夏子乔认为此乃小人之举,去找林飞奴玩的时候,直接问薛理此事他怎么看。

    薛理没说话,林飞奴问:“你父亲打得过陛下吗?”

    此话传到夏大人耳中,他想起兵部尚书是皇帝的表外甥,金吾卫中郎将也是,兵权在皇帝手上,他们这些手无寸铁之人闹也是白闹。

    因为想到这些,夏大人也劝过亲友。然而亲友认为法不责众。

    皇帝是不能一个个查,他可以找满身黑点的杀几个。果不其然,后续同夏大人猜测的一样。

    老实说,许多官吏敢闹是因为皇帝向来宽厚。

    然而做梦也没想到,皇帝这次雷厉风行,宛如先帝还魂!

    直到端午节,天下各地的地主世家才不得不接受现实。

    端午节第二日,薛理仍然休息,寻思着林飞奴明年可以试试县试,就在家给小舅子补课。

    半个时辰后,林飞奴饿了,薛理皱眉:“你才吃多久?”

    在林飞奴身边学写字的瘦猴抬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我像小飞奴这么大,胃是无底洞!”

    薛理闻言叫小舅子歇一会,他叫婆子煮面。

    刚到主院,院门被打开,进来一位衣着喜庆身形微胖的女子。

    薛理:“找林掌柜吗?此时在仁和楼。”

    “林掌柜不在家啊?”年过四旬的妇人犹豫片刻,“你是薛大人吧?”

    薛理微微颔首。

    妇人打量他一番,嘀咕:“长得俊,身板直,不愧是陛下钦点的探花!怎么会有人说你是能止小儿夜啼的阎王啊!怎么净胡说八道!”嫌弃地挥挥手帕,仿佛要把“阎王”这种晦气的字眼挥走,“那我去仁和楼?”

    薛理点头。

    门房送她出去。

    林飞奴在隔壁听到动静,等薛理过来就问:“谁找阿姐?”

    “看衣着像媒婆。”薛理想起多年前,林家去他家提亲,媒人就是类似衣着,“应该是给鱼儿说亲的。”

    林飞奴:“要是成了,到秋我就要和二哥去丹阳吗?”

    瘦猴:“你害怕啊?薛大人,你给我请两个月假,我陪小飞奴过去!”

    薛理想想他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鬼主意也多,“此事不急!定下来再收拾行李也来得及。”

    午后,薛理遛狗去丰庆楼。

    林知了正打算去仁和楼休息室睡一会儿,薛理就跟她一块去。

    薛理把大花给仁和楼的伙计,陪林知了到室内,低声问:“上午有没有媒人找你?”

    林知了点头。

    薛理:“哪家?”

    林知了笑着叫他猜猜看。

    薛理见她这样都不用猜:“老太医的孙子?怎么才叫人上门?”

    林知了:“以前可能怕被你连累。前几年你查了那么多人,二嫂都被你吓得做噩梦。也许他孙子觉得咱家门槛高,配不上鱼儿。无论经过如何,人来了就行了。”

    薛理:“鱼儿不反对?”

    林知了:“媒婆走后鱼儿不乐意。俞丫告诉她是谁谁谁,她可能见过老太医的孙子,就说听我的!”

    薛理乐了:“你没故意逗她吧?”

    “十八岁也该定亲了。不知真相的人定会认为我叫小姑子给我赚钱。实则她这几年赚的钱我们一文没要。”林知了叹气,“我还要陪一处房子!”

    薛理搂住她:“娘子深明大义。我替鱼儿谢谢你。”

    林知了:“不用谢。过些日子婆婆过来,你来应付!”

    薛理点点头:“有没有说何时定亲,何时成亲?”

    “听他们的。不能叫他们觉得鱼儿恨嫁。”林知了想起一点,“鱼儿定亲,婆婆过来。明年成亲,还来吗?”

    薛理:“叫二哥问问。”

    四个月后,薛二哥家的小麦种下去,两房仆人看家,他买一辆马车载着妻小,林飞奴和瘦猴骑马,一行人跟着商队南下。

    十月初,一行人才到丹阳。

    薛大哥早早就收到弟弟的信,房子都打扫了三遍,薛二哥一行才出现。

    不过薛二哥只是把马车和马放他家,他在客栈订了几间房。

    薛大哥皱着眉说:“花那个钱做什么。”

    薛二哥朝林飞奴看去:“不止我们,还有飞奴和云无影,家里住不下。”

    薛大哥愣了一瞬:“你是飞奴?我以为是老二的徒弟。怎么长这么大了?”

    薛二哥:“他和弟妹刚到我们家的时候才五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