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130-140(第8/21页)
伙计记得薛理以前在户部,乃六品小官。闻言惊呼:“你现在是正五品?刑部郎中?!”
林知了:“小点声。”
伙计跟自己升官发财似的:“是不是真的?薛大人,你今年二十几?有没有可能三十岁官至二品?”
薛理:“你想什么呢。太子今年二十八还是储君。我三十八岁能到三品,都是我家祖坟冒青烟!”
林知了去厨房,看到厨子在和面:“晌午蒸馒头和花卷的面?要是包子面难发,以后就用半发面。半发面时间也不够,包子就不做了。改做蒸饺、煎饺和水晶饺以及水晶包。”
厨子明白她为何这样说。
近日早市多了许多做水煎包和煎饺的,虽然不如仁和楼的馅料味道好,但比仁和楼便宜。导致仁和楼的包子和饺子销量不如以前。
厨子:“掌柜的是不是想做别的?”
店里不缺平底锅,也有豆瓣酱、甜面酱和蒜,还有她自己做的各种香粉,林知了叫厨子给挖一盆面。
约莫两炷香,林知了把酱调好,面也醒的差不多,她叫做面的厨子去店里。又过了两炷香,外面亮了,俩人端着满满一盆饼去厨房。
厨子先盛半碗给薛理。
薛理震惊,比她以前做的油饼、烙饼和鸡蛋饼都好吃。外酥里嫩有酱香还能吃出微微蒜香。常言道,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虽然这个面是指面条,可是蒜跟面饼也很般配。
厨子等人和薛理的想法一样。
洗碗工忍不住问:“掌柜的,怎么做的?”
林知了:“自然不能告诉你。就说卖这个有人买吗?”
众人连连点头。
薛理:“这个饼上面裹满了酱,不是叫酱香饼吧?”
林知了给他一个“你真聪明”的眼神。
薛理顿时感到碗里的饼不香了。
大花急得打圈转。
林知了给大花两块:“你天天吃,除了捉老鼠什么都不会。可是也没见你抓过老鼠。”顿了顿,“我得给你找点事做。”
薛理无语又想笑:“大花能做什么?帮你送外卖?”
林知了眼睛一亮。薛理看不下去,叫厨子给他盛一碗粥,他喝了粥走着去刑部。
厨子看看外面的天色:“掌柜的,可以准备开门了。”
林知了看看饼还剩一半,就切成两个拇指大的小块,盛一碟端去店里,放在生火后温热的灶台上。
熟客进来就看到堆成小山的碟子:“掌柜的,新菜啊?”
林知了:“饼。尝尝看。还没想好怎么卖。今天免费。可别给我吃完了。”
熟客想挤兑她小气,然而一块吃下去,顿时觉得肉夹饼也不过如此。可是一想林知了不卖还不许他多吃几块,就要一个油饼,让厨子给他刷酱香饼用的酱。
幸好林知了调的酱多,灶台上还剩半盆,有两斤左右。
然而厨子没想到,尝过酱香饼的人无论要烙饼还是油饼,都要求多涂酱。辰时开门,只是过了三炷香,很多坊间百姓才走出家门,两斤酱就用得一干二净。
有食客意犹未尽,问林知了卖不卖酱。
林知了告诉他,酱只能夏天晒,她夏天存的酱只够用到明年端午,简而言之,不卖!
翌日,林知了就把酱香饼推出来,论斤卖。比馒头贵,比包子贵,要是算重量,也比油饼贵,然而第二天早上,仁和楼还没开门就有多人排队,跟先前卖雪衣豆沙一样。
林知了去过早市,感觉有三成食客是早市饭店东家。林知了心说,这次还能仿出来,我管你们叫祖师爷!
果然,尝过之后,小贩们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卖牛羊肉面包子油和粥吧。
仁和楼的胡辣汤其实也被做出来,不过小贩不如林知了舍得用食材,所以舍得出来吃早餐的坊间百姓和商户首选还是仁和楼。
以前是在仁和楼喝胡辣汤吃包子馒头,如今是拿个盆过去盛几份,然后去别的店买馒头包子。如此可以节省几文,一个月下来就是一两百,同买菜买柴自己做相差无几。
仁和楼的酱香饼风靡东市,连刑部官员都听说了,薛理也终于不再是睁眼瞎。此时离冬至也没几天,刑部侍郎叫薛理好好准备准备,冬至节后第一天就随他上朝。
五品小官薛理站在上朝的队伍最后。前面是四品蓝衣,再前面是三品以上,有紫色有红色,再再前面是金黄色皇子,最前面是杏黄色太子,九五至尊今日又任性,竟然一身黑。
不过黑色确实威武霸气。
薛理感觉自己前面至少有三十人,他就是个凑数的。
果不其然,先是户部禀报近日事务,包括哪里有大雪,需要灾粮。随后是御史台,再之后是大理寺,说钦差带回来的贪腐案已经核实,请示陛下何时处置,毕竟是三品大员。金吾卫大将军也出来了,说南边秦岭发现土匪出没,百姓来报,很像被通缉的游侠,请示调兵搜山。唯独没有刑部的事,因为近日没有恶性案件。
薛理感觉刑部侍郎都要睡着了。
庄严宏伟的殿内很是空旷,薛理官职低且最年轻,站在末尾离敞开的殿门最近,跟在外面没两样,顿时后悔在刑部侍郎跟他提起此事的时候没有婉拒。
冰天雪地的日子上朝,他真是自讨苦吃!
第135章 一派胡言
内侍尖细的嗓子喊出“有事启奏——”薛理精神一振, 等着“无事退朝”喊出来第一个走人,内侍却停下。
薛理仰头看去,小太监端着托盘上前,内侍打开圣旨, 看样子要颁布什么诏令。薛理呼吸一顿, 还要继续?
四更天起, 五更天出发, 为了配合他的时间,林掌柜两眼一睁就上车,洗漱用品都带去店里, 此刻殿内敞亮, 最少辰时,还没完吗。
薛理万分想问, 同平章事日日在做什么?竟然样样都要皇帝拿主意!
本朝承前制, 六部之外除了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大理寺和御史台,还有三省和枢密院,但相比前朝有很大不同。
枢密院可以调兵遣将, 兵部负责全国军队日常事务。如果拿仁和楼打比方,枢密使是掌握香料配方和食谱的掌柜林知了,兵部长官更像后厨管事。至于金吾卫,也是直接听命于皇帝。
三省不如前朝权重,权利被六部削弱,尚书省多年没了长官, 形同虚设,中书门下甚至合并一处,两省长官也不再是丞相。朝廷也没有专设“宰相”一职。真正的宰相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议政的地方又称“政事堂”, 同枢密院共掌天下大政。
不过“同平章事”无品秩,无定员,凡五品以上官吏皆有机会兼任。有了这个官衔可以参与中央决策,权利如同丞相,因此上到朝堂下到坊间,都把有此头衔的官吏当成丞相。
本朝就有三位丞相。
究竟是多大的事,皇帝不能同三位丞相商议。
薛理双脚麻木,左右看一下,没人注意到他,左脚倒右脚,右脚倒左脚,顺便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