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60-70(第14/22页)

芫荽也不是那么难以下咽。薛二哥用芫荽叶包一粒花生,酸甜中裹着浓香的滋味令他十分意外,也因此胃口大开。

    薛二哥又夹一粒就招呼家人赶紧尝尝。

    薛瑜频频点头:“好吃!三嫂,我觉得——”

    林知了:“不适合在店里卖。你不用觉着了。”

    薛瑜:“你怎么知道?”

    林知了:“若是希望我天天做,你会说,我们明天还做吗。你觉得就是想给出建议啊。面再不吃就泡软了。”

    全家没有牙口不好的,都不喜欢吃太软的东西。薛瑜闻言往嘴里塞一口面,“那明天还做吗?”

    林知了:“刚才我做的时候你看见了,想吃就自己做,叫小鸽子烧火。不用放柠檬和冰糖,要是嫌麻烦,也不用放蜂蜜。但是,不许偷偷炸花生。”

    薛瑜:“你天天炸饼,我想吃花生让你帮我炸一下就行了,哪还用偷偷炸。”

    林知了见她这么明白便不再唠叨,“弟弟,好吃吗?”

    “好吃!”小孩重重地点头,“阿姐,你和大花一样厉害!”

    林知了:“……”

    薛理哭笑不得:“谁教你这么夸人?”

    小孩摇头:“没人教啊。”

    林知了:“你还吃不吃?不吃我收起来。”

    “是你找人家说话,还怪人家不好好用饭。”小孩噘着嘴嘟囔,“不讲道理。先生说的没错,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林知了忍无可忍,就要动手,听到薛理说:“你姐是女子,你是小人。”

    小孩惊呆了。

    小人不是指卑鄙无耻之徒吗?

    薛理:“你难不难养?”

    小孩张张口:“我,我不难养!”

    林知了:“明早喝白粥?”

    小孩假装没听见,用面堵住嘴巴,摇头晃脑地表示,现在我没法回答你,等我吃完再说。

    晚饭后,林知了把鸡蛋羹和老醋花生的做法写下来。写好后检查一遍,连二八酱和甜面酱也在里面,确定一个不少,就把稿纸给薛理。

    薛理本能接过去:“叫我帮你抄上去?”

    林知了点头:“你的字好看。”

    薛理怀疑她懒得再写一遍,可是“字好看”三个字又让他不忍拒绝,只是他明日没时间,“休沐日再写?”

    林知了放被子底下:“我又不着急印刷卖出去,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

    翌日上午,跟往常一样薛理和小鸽子去书院,中午在书院用饭。小孩饭后睡午觉,薛理校正他的那本考题。

    金乌西坠,薛理领着小鸽子走进凌云书局,告诉管事的,这本试题集无需修改。

    离明年院试只剩半年,必须抓紧印刷。薛理前脚出门,后脚管事就把此事吩咐下去。

    这些日子管事一见到书商就告诉他们近来在筹划一本试题集,薛探花亲自执笔。翌日印刷出一部分装订成册,管事就把试题集摆在最显眼的地方。

    王掌柜下午闲着无事过来看看有没有才子佳人的话本,然而一进店就被“试题”二字吸引过去:“这是薛探花写的那本?怎么不是薛理是通明?”

    管事低声说:“通明是薛探花的字。”

    “字就字呗,怎么还怕人知道?”王掌柜奇怪。

    第67章 横空出世

    书局管事听到个消息, “通明”一字是太子起的。

    这个消息来自少东家袁小公子。

    袁小公子听刘掌柜说的。刘掌柜在丹阳郡王府听说的。

    管事感觉此事错不了,可是这不是重点:“这你别管。重点在这本书,上面这些题目不止有这几年院试试题,薛探花还根据出题习惯新编一套题目, 兴许明年院试就能押中两题。”

    听闻此话, 王掌柜意识到什么:“没有机会接触到院试试题的农家子弟或者商人子弟, 像你我子侄, 如果把上面的题目全都做一遍,明年进了考场也不会束手束脚跟无头苍蝇似的?”

    管事点头:“对!”

    王掌柜想象着他家也能出个秀才,他是秀才爹, 日后族中长辈都会对他高看一眼, 顿时激动地难以自持。

    管事很能理解。

    虽然门阀世家不如前朝嚣张跋扈目无下尘,可是农工商人子弟依然很难得到他们青睐。

    门阀世家多年积累藏书汗牛充栋, 很多孤本珍藏怕是皇家都要找他们借阅。很多族人学识渊博, 有些人甚至担任过考官,其家中子弟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若非天资出众之人, 否则穷极一生也考不过他们。

    如今薛理给出标准答案,无人点拨的贫民子弟看过之后知道读哪些书,也知道遇到类似问题如何解题,不但可以省下一笔书钱,也能节省许多时间做别的事,比如抄书补贴家用。

    管事打算买十本, 族中子弟一人一本。

    王掌柜稍稍平复下来就叫管事为他预留一百本,他立刻回去拿钱。

    堪堪进门的书商看到王掌柜面红耳赤又满脸笑意的样子,他很是纳闷:“这是遇到什么好事?难道又有热销话本?”可是也不至于激动地脖子都变了色啊。

    管事把试题集递过去。这位书商翻看一眼意兴阑珊地合上。管事提醒他再看看。

    书商给他个面子再次翻开,“五年院试题集”几个字映入眼帘, 他终于意识到这本书横空出世意味着什么,非富贵人家子弟接触不到良师益友,只要买得起书加上勤学苦读也有机会考中秀才。

    书商家中有一子有点读书天赋。书商不敢奢望他中举,乃至高中进士,考上秀才给家里增光添彩足矣。

    近几年每到逢年过节他就要提着礼物拜访当地文人雅士,然而十次有九次被敷衍,那些人自持身份高贵不屑与商人为伍。为了儿子他一直小心赔笑,比在他祖父坟前还像孙子。如今不用讨好那些人,书商眼睛发酸,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同为被鄙夷的商人,管事深有感触,给他一把椅子,让他坐下缓缓。这位书商微微摇头,满含抱歉地笑着说:“见笑了。”

    管事:“我家也有子侄。理解,理解。这次过来要什么书?”

    书商此番过来是看看有没有话本和诗集,不过此刻改变主意,告诉管事他决定全部用来买试题集。

    管事指着书架上的样书:“现在只有这么多。昨天才开始印刷。刚刚离开的王掌柜要一百本,还要给这本书的主人留五十本,你的怕是要再等二三十天。”

    书商只顾得激动,忘记问这本书是谁写的,内容保真吗。

    管事笑道:“内容自然不保真。”

    “是我忘了。保真岂不是跟考卷一样。”

    管事点头:“薛通明写的。”

    “薛通明?”书商不曾听说过。

    管事:“本朝立国以来临安府第一位探花!”

    书商恍然大悟:“是他?!”想起他没了功名,“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