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180-190(第1/34页)

    第181章 事情找上门

    巳时一刻, 林知了出现在丰庆楼。

    忙到半夜的艺伎头牌打着哈欠从屋里出来,看到林知了她们浑身一激灵,矮下身子往丰庆楼打量。

    平康坊内有许多商户,有两排是打金银首饰的。晚上干这个没人嫌吵, 因为丰庆楼和红袖楼一个赛一个热闹。这些商户正准备开门营业, 听到花楼上的姑娘嘀咕“林掌柜怎么来了?”他们停在门外勾头往里看。

    林知了进门第一件事便是叫账房给掌柜的结工钱, 包括这个月几天。

    账房面露喜色, 脚步轻快地回房。

    林知了转向掌柜的:“请吧!”

    “就凭有他们这些刺头,我不信你能管好!”掌柜的气哄哄追上账房。

    仁和楼只有一个账房,还是小丫头薛瑜。丰庆楼就不一样了, 账房有四人。走了两个, 还剩两个,林知了叫他们拿笔墨。

    柜台底下就有笔墨, 两个账房去找, 林知了问后厨管事,洗碗工和洗菜工总共多少人,又问前店管事, 伙计多少人。

    随后林知了叫账房写下,再招两名伙计,一名采买和十个洗碗工,贴到门外。又问厨子有没有买菜。

    厨子感觉掌柜的换定了,因此今天老老实实做事。

    林知了听说菜备齐:“那就各忙各的。等等,月钱和现在一样, 每月的赏钱同仁和楼一样,店内净收入的百分之二,按照月钱多少分下去。我的月钱和前掌柜的一样。赏钱人人有份,自这个月起!”

    考虑到前店管事暂时无事, 林知了便说:“唱曲的艺伎何时过来?去跟她们说一声,我跟她们聊聊。”

    前店管事:“掌——前掌柜的不曾克扣她们的钱。”

    林知了冷笑,不由得面露鄙夷:“倒是知道靠什么留住客人!”又叫账房套车带她去酒坊,她去酒坊查账!

    两个账房把纸贴好就去套车。

    林知了从进来到出去前后一炷香。

    厨房管事和前店管事面面相觑。

    闲下来的采买还在店里,不禁问:“没了?”

    厨房管事纳闷:“只是添人加赏钱,没别的了?”

    前店管事:“没听说仁和楼有什么一二三四五六条规矩。没了吧?”

    厨房管事:“先做事。不能叫林掌柜认为我们只会无事生非!”

    酒坊纰漏大,少了许多粮食。

    林知了叫其中一个账房报官,酒坊关门,京兆尹审理清楚再开门。左右库存可以撑几十天。

    林知了看看时间,丰庆楼该忙了,她和两个账房回去。

    从后门进去,林知了用抹布扫去尘土才去店里。

    食客惊呼:“听闻丰庆楼换掌柜的,还是林掌柜,竟然是真的?”

    林知了:“陛下厚爱!多谢诸位捧场!”

    “林掌柜,第一日走马上任,也没个新菜?”常去仁和楼用早饭的商户打趣。

    林知了看到他身边还有俩人,估计今日在此请客,“有个新菜,只是做得不好,也不便宜。你要尝尝?”

    食客:“一份百文?”

    林知了想想食材就是几个鸡蛋,只是油和糖贵:“裹糖的菜。所以至少百文。”

    “试试!”食客说完就同两位友人介绍,这位是仁和楼的林掌柜,也是刑部薛大人的夫人。

    早上在仁和楼吃饭,晌午特意过来看热闹的街坊甫一进门就大惊失色:“林掌柜?你怎么在这里?”

    林知了:“现在知道今日会不会停工?”

    街坊张口结舌。

    林知了给伙计使个眼色,伙计请他坐下。

    林知了后厨做鸡蛋饼。

    鸡蛋饼做好切块裹团粉,林知了过油炸两次就裹糖。

    出锅前,林知了叫徒弟给她找个纯白色盘子,点缀些许葱花,亲自送过去。

    那位食客经常在仁和楼用午饭,以为是锅包肉。可是一想锅包肉不是新菜,而且锅包肉上面的糖也不拉丝,就叫友人试试。

    食客的两位友人一个很喜欢,一个吃不惯。

    林知了:“值百文吧?”

    食客实在想不出是怎么做的,不得不点头。

    伙计跑到后厨端菜,见到厨子们就说:“刚才那个是新菜,仁和楼没有的新菜!”

    厨子们面面相觑,掌柜的就当着他们的面做出来,不怕他们学会吗。

    林知了没打算经常下厨。今天这道菜是第一道菜,也有可能是最后一道菜。不止是为了笼络食客,也是提醒厨子,他们再闹事停工,丰庆楼也能正常营业。大不了她亲自掌勺!

    有食客在仁和楼吃过拔丝水果,觉得跟这道菜有点像:“林掌柜,这不是拔丝水果?”

    林知了:“拔丝鸡蛋。但是不好听,你给取个雅名?”

    食客:“给我也来一道?”

    林知了:“百文!”

    食客毫不在意:“都进丰庆楼了,还能差钱!”

    林知了去后厨问厨子刚才学会了吗,学会了就做,

    厨子没敢正大光明地偷看,只能摇摇头。

    林知了又做一遍,这次边做边讲解。厨子感觉会了。趁着不忙就试做一次。随后又有人要拔丝鸡蛋,林知了就当甩手掌柜的。

    前店管事心里犯嘀咕,今日食客怎么都跟林掌柜闲聊啊。

    自然是因为食客没想到皇帝舍得把丰庆楼交出去,以至于稀奇不已!

    京师谁不知道林掌柜一家是太子的人。

    丰庆楼都舍得交出去,想来皇帝没打算二废太子。

    殊不知皇帝当着四皇子的面说出“他日天下都是太子的”这句话也由宫女太监传进后宫,再传进京师达官贵人家中。

    先前许多文臣武将纳闷,薛理今日打御史,明日查亲王,真不怕死吗。如今联想到皇帝的这番话,众人后知后觉,是太子腰板硬撑得住!

    身为当事人的薛理和太子可没想到“丰庆楼风波”还有意外收获。太子依然深居简出,薛理依然躲在仁和楼后院。

    店里人声鼎沸,薛理有点坐不住。

    薛理在北屋看一会,伙计明显紧张。洗碗工一边刷碗一边往朝店里打量,好像很担心会出事一样。

    薛理犹豫片刻起身去前店。

    拉面厨子松了一口气,守在柜台前的薛瑜和站在柜台后的俞丫明显放松下来。薛理奇怪,林知了又不是第一次不在店里。前些日子她上午去王家村,傍晚才回来,也没见她们紧张。

    王家村离仁和楼十几里路,丰庆楼离仁和楼才二里路!

    薛理一时想不通,决定去问问薛瑜紧张什么。

    “这位就是刑部薛大人!”

    突兀的声音令薛理脚步一顿。

    薛理循声转向店外,三男一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