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玲珑小饭馆》 50-60(第8/31页)
莫玲珑便挑了合适的留下来,一些做成跳水泡菜,一些做成传统泡菜,剩下品相差的则腌起来做成咸菜。
如今这跳水泡菜已经成了,今日刚开始供应。
辣乎乎的暖锅很开胃,常让人忽略吃下去的份量,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吃撑了。
这时候,酸爽的跳水泡菜就非常解腻啦。
邻桌客人出声:“姑娘,你们这泡菜可以单点吗?”
“暂时没有添进菜单呢,我……”
莫玲珑上前接住话,笑着说:“她想说单点暂时没有,但她可以送您一份。”
客人惊喜:“那怎么好意思……那,给我来一份辣卤鸭脖吧,我待会儿结账了带回家去,泡菜不错,爽口开胃啊。”
林巧惊讶地看向自家姑娘。
莫玲珑眨眨眼:说了前厅交给你,你当然有权利送啊。
林巧领会到她意思,点了下头:“我知道了!”
张顺点的单很快上了桌。
鸳鸯锅里汤底沸腾,麻辣鲜香扑面而来。
三个料碟一字排开,另有他点的叉烧包和卤味摆在桌上
点的肉和菜则在小推车上,看着挺宽大的三层小车,也摆得满满当当。
他先抓起个包子,心里嘀咕恁小的包子也好叫包子。
但经历过上京物价飞升,只觉这家饭馆什么都便宜。
他对南方的包子不存期待,随意丢进嘴里。
但嚼了两下后,他停住了动作。
细细尝到了嘴里的味后,咀嚼速度明显加快,三口两口咽下去。
包子松软,内馅儿肉喷香,带一点他特别喜欢的甜口。
他又拿起一个包子掰开一看,肥瘦相间的肉粒均匀裹着浓郁丰稠的酱汁,均匀地染在包子皮上。
好吃!
他没吃过上京那出名的茶楼包子,但要比的话,这个绝对不输!
顺带点的小包子都这么好吃,张顺迫不及待地准备好涮肉。
肉片切得极薄,一片片码在盘上,他挑了两片投进辣锅里。
按照排队时那食客说的涮法,等烫熟后张顺一筷子捞起裹了麻油,再搁进嘴里一抿。
香!
肉本身的滋味在辣锅的激发下,不仅没有丧失,反而多了一丝浓郁的牛奶味。
张顺吃得带劲,脱了外面披的毛服,撒开膀子吃起来。
吃完了一盘肉,只剩下一堆素菜的时候,他霍然站起身,喊了林巧过来:“姑娘,我先出去一会儿,这锅可别撤啊,我回来还吃!”
林巧惊了一下。她还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吃到一半离开,还得给他留桌子?
她下意识想去找莫玲珑问该怎么办。
可一想到刚才的情景,她咬了牙一福身:“您要想留位的话,得先把现在的帐给结了,可以给您留一刻钟的桌,够吗?”
张顺哈哈一笑,从怀里掏出银子放在桌上:“够,怎么不够?银子先押你这儿了,待会儿还得点!”
竟然……可以?
看着这位兵爷很是凶狠,居然接受了她提的条件。
张顺拎起毛服,走
了几步又转身,“哦,也别您啊您的,叫张大哥!你家姑娘是咱姑奶奶介绍的,别恁生分了!”
林巧拿起银子,笑起来:“好的,张大哥。那您可要尽快!”
“放心,快得很!”
要是撒开了腿跑,整条街都不够给他们尖刀营加速的。
那帮兔崽子要是腿脚慢赶不上趟,活该饿着!
张顺呼啦啦带过来十个人,个个身材魁梧,看见吃食的眼神透着绿幽幽的光。
他那桌坐下四人后,剩下的等了一刻钟才轮到上桌。
十几个人,这一顿创下了开业至今的记录,吃掉20盘牛肉,15份毛肚,30份叉烧包……
一直吃到其他桌翻台结束,才最后扶着墙走出店门。
林巧只觉自己一直在为这两桌来回送菜。
但这一单做出了开业最高记录,他们足足吃掉一两又210文银子!
结账离开的时候还意犹未尽地打包了30个包子带走。
林巧累瘫了,但也高兴坏了。
晚上盘账,当莫玲珑报出今天收入12两的时候,林巧和霍娇抱着原地跳起来。
“十二两!”
“发财了发财了!”
“要是每天都赚十二两,那一年可以赚……”
不怎么会算术的霍娇卡住,林巧用纸演算出来了结果,只是有些不敢相信:“姑娘,要是天天赚这么多,那岂不是一年可以挣四千多两?”
莫玲珑莞尔:“不会天天这么多的,生意总有起有落,天气不好也影响生意。但你没算错,相信自己。”
要是天天挣十二两,一年就能挣四千多两。
林巧眼睛发亮:“那岂不是都够把那间茶楼铺子给买下来了?”
“理论上可以。”莫玲珑说,“但是你没听那几位军爷说吗?现在上京很乱,还不如金安日子安乐,百姓愿意花钱。”
林巧唏嘘:“还好这些军爷从北边回来了,听说死了好多人……怎么会打起来呢?都是哪里的贼寇啊?”
“别好奇。”
莫玲珑听了几句。或许有因为涉及军密,几个兵头交谈过程,用了许多暗语和缩语,具体发生了什么,其实外人听不明白。
但从这些人的语气中,依然能听懂一点,上京的权利格局已经翻天覆地。
“也不知道何芷她们怎么样。”莫玲珑低声说。
听到这里,贺琛微微抬眼。
莫玲珑注意到他视线,让林巧和霍娇先去休息,顺便安顿好梁图安兄弟俩。
夜色深了。
铺子外面长街寥落,挂在檐下的竹灯笼轻轻摇晃。
愈发衬得屋内温暖,明亮。
“杜琛。”
莫玲珑坐到他对面。
“今天你是不是有些不高兴?”
贺琛抬起头,和她视线隔空相触。
灯火摇晃,一亮一亮印在她眼里。
他提笔顿了顿,写下:是的。
莫玲珑猜到了。
当时姜师傅主动说给她做留位牌,提到笔迹拓印的时候,她就知道,他可能会介意。
现在店里用的牌子,是杜琛手搓的。
木板是他打磨的,字是他写的。
重点就在那字上。
他写过之后,再用刷木料的黑漆细细描过。
对一个业余人士来说,实在算得上难得。
她自然感念这份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