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枝窈: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春枝窈》 20-30(第3/18页)

,看见音音已经坐着马车走了。

    史齐站在楼梯口,血迹从手上流下,落在地上。

    他回头看向平阳,淡淡笑着:“臣失言,惹公主不快了。”

    平阳看着他的手直皱眉头:“小史大人快去找太医吧,这手还要提笔写字的。”

    史齐颔首:“有劳长公主关心。”

    平阳在心底里不屑于史齐这种表面君子,她绕过史齐走了两步下楼梯,却又停下脚步,回头看他。

    他还是一贯淡淡的笑。

    平阳语气并不友善:“史齐,我是长辈,本不该说什么,可我真是不喜欢你。君子力求知行合一,相比之下,你是个卑鄙的人。”

    史齐淡淡颔首,依旧一言不发。

    他这样子更加惹人恼怒了,平阳复又登上台阶,与他对视:“史相在宫门口打你,并不是因为你帮大皇子说话。史家文官清流,到你这辈却培养出个心思龌龊之人,史相实在心痛。”

    史齐看她,略垂眸:“长公主聪敏,什么事都瞒不住您。”

    朝堂之上,他称大皇子为国之根本,并不是像音音想的那样。

    宣文帝疑心重,若连支持三皇子的史相之子都转而支持大皇子,那他冯家和大皇子的势力也太大了些。

    前几朝多少外戚篡权,搞得朝野不宁,宣文帝尽力平衡,却不想一桩婚事能让史齐改了口。

    文官自持清高,比起史齐心口不一,众人更相信史齐被冯家说服。

    如此一来,他帮大皇子说话,反而是帮了元谚。

    平阳:“众人都觉得你不是心思诡谲之人,可你偏偏是。史齐,你在颍州住了多少年,你若想真娶音音,怎么不自小定亲?偏偏到了此时演出一副深情模样?”

    史齐缄口不语。

    平阳:“说到底,从前外室亲王的嫡女,也配不上你史相独子的身份罢了。你太会算,太有取舍……”平阳的语气中带了几分嘲讽之意:“可你怎么没算出萧玦会助陛下登基,你怎么没算出音音会另降他人?”

    “呵……当年的萧玦不过是一个出身低微的无名之辈,入不得你的眼,所以你忘了算他罢了。”

    平阳转身走下台阶:“小史大人,许多事迟一步就是迟一辈子,你这天之骄子也该尝尝求而不得的滋味。”

    史齐依旧不语,背脊挺直,好似不被这话语影响。

    阿忆上前:“公子,赶紧回府请郎中吧。”

    史齐淡淡:“好。”-

    音音回到府上的时候已经不怎么掉眼泪了。

    “绸儿,你去姑母府上送个信儿,就说我已经平安到家了。”

    “嗯。”绸儿担心地看向她:“公主没事吧。”

    音音按了按眼角:“没事,你去吧。”

    绸儿走了,室内安静下来,音音坐在塌边,看窗外流云落花。

    过了一阵,她伸手拍打自己的脑门,直到额头泛起红痕:“笨蛋,笨蛋,笨蛋……”

    过了片刻,屋子里响起抽泣声,音音伏在软枕中,拳头轻锤,似有怨怼:“元音,你这个笨蛋!”

    她下了榻,来到书房,展开信纸,她知道要写些什么了。

    【作者有话说】

    “搞怪的不是红绿灯,不是时机,而是我数不清的犹豫。”——《请回答1988》

    心肝们,明天上夹,所以更新时间会很晚,不用等,困了睡,爱你们~

    第22章

    整个八月里,边关捷报频传。

    待到九月初时,易、蓟、滦、平、营五州已收复,萧玦已与常华回合,拔营直奔京州、檀州。

    北廖反应及时,但兵力不及东卢,所以决定弃京州,保檀州。

    家书走的比军报慢些,音音的家书送到萧玦手上时,已经是九月初。

    东卢六万大军在檀州城外三十里集结,北廖急调八万大军驻守檀州。

    檀州易守难攻,背靠檀山南麓,城外有浑河做天然屏障。

    若能拿下这一役,京州七州尽数归于东卢。

    可北廖也不是等闲之辈,眼下檀州城城门大关,大有死守檀州待冬季反攻之意。

    营帐内,将领们聚集一处,商议对策。

    “北廖按兵不动,大有拖延之意,若真被他们拖到冬季反攻,对咱们实在不利。”

    “可城中八万大军,若硬攻,胜算甚微。”

    常华听着将领们讨论,目光投向一侧的萧玦。

    见他神情自若,常华不禁问道:“萧将军可有决策?”

    原本他听闻萧玦一路从颍州打到京城的事迹时心存疑虑,毕竟京城众人爱好讹传,萧玦具体有几成实力他并不知道。

    可来到霸州之后,萧玦夜夺武清连下蓟州,顺势收复滦、平、营三州,让常华刮目相看。

    现在,对于这个年轻的将军,常华心中只有敬佩之意。

    萧玦抬眼,看向两位皇子:“两位皇子觉得此时该如何应对?”

    屋内将领一时间都将目光投向元译和元谚。

    连月奔波下来,元译累的不行,恨不得明日攻下檀州,好快些回京,于是他开口道:“我东卢儿郎越战越勇,自然是要一举攻城,夺回檀州。”

    萧玦淡淡:“大皇子意在硬攻?”

    “是,北廖兵力虽强,但时疫之后兵卒孱弱,不过是比我们多了两万之数,我认为不足为惧。”

    萧玦抱着双臂靠在椅背上:“大皇子可有硬攻之计?”

    元译一愣:“自然……自然是将城门团团围住,像夺武清一样,以云梯火油打开城门,杀进城去。”

    “武清不过是个小城,城门腐朽,且城中守卫应对不及,故而可以硬攻。檀州守备严明,城墙比武清高了一倍,如何以云梯火油破城?”

    萧玦语气淡然,其中并没有责怪之意,像是循循善诱的尊长再给学生解惑。

    元译知道自己的计策有些唐突了,于是闭口不言。

    萧玦又看向元谚:“三皇子有何见解?”

    元谚看了看身侧的元译:“下官愚钝,未有想法。”

    话音落,屋内传来边关老臣嗤笑声:“皇子们如此瑟缩,可不是好事。”

    众人低声交谈,元译只阴沉着脸,元谚则是看了看萧玦。

    这一次没讨论出什么结果,散会的时候有信使进来送信,音音的家书就夹杂在其中。

    展开信纸,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萧玦嘴角不自觉含了笑意。

    “萧将军,见字如晤,展信舒颜。盼捷报,更盼平安。”

    他把这几个字反复含在嘴里品味着,思量着音音是何种心情写下这些的。

    正想着,帐外传来声音:“将军时间可方便?”是元谚的声音。

    萧玦将信纸叠好,放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