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170-180(第2/10页)
殿前,面对着突然暴起的刺客,和刺客扬起的漫天白雾。
众目睽睽之下,就见皇椅上的‘陛下’不慌不忙地从身边抽出一把剑,几剑之后,硬是通过内力和剑气把毒物聚集在了一起。
第一波刺杀失败之后,易容混在殿试学子之中的刺客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再次纵身往皇帝的方向冲去。
只见他一个翻身,跃出好几丈高,眼看就要摸到皇上身边,手也已经摸到了匣子上。匣子里是瞬发暗器。这么进的距离,只要他按下暗器,便是大罗金仙也难以避过。
在这关头‘陛下’不慌不忙甩出第二剑。
直接把在半空中的人刺了个对穿。
那人的手停留在匣子上,‘皇上’的第二剑看似只是穿透了他的身体,实则在那一瞬就击碎了他的后脊髓。刺客是先全身瘫痪,再死去的。
明明,明明就差那最后一下。
却在被击中后的那一瞬连手指头都无法控制分毫。
刺客连着两击,先是剧毒的毒雾,再是细如牛毛的暗器。全都是死局,杀机重重。
即便周围的神侯府羽林卫已经早有防备,还是被吓了一跳。
等刺客重重摔在地上。
才纷纷回神冲了出去。
这整个过程虽然叙述起来时间很久,但实际上也就是几个呼吸的时间。
参加殿试的学生们都被吓傻了。
一直到羽林卫上前收拾,才出现了骚动。
却见皇上身边的公公右侧一步,道:“大家不要惊慌,这刺客的出现陛下早有预料。各位先行去偏厅准备一下,一炷香之后,殿试正式开始!”
诸位学子被带道偏厅,宫人都离开之后,才轰然乱了起来。
很多人都脸涨得通红。
“你刚刚可看轻了?”
“根本没有看清!”
“陛下好身手!”
“那是,那可是陛下!”
“陛下神武!!”
读书人纵使面上再如何不屑于和武夫交流,但是该崇拜还是会崇拜。
尤其是陛下这种又有学识,又有风度,还有君主风范,文武皆可的。简直就要一步晋升为天下人楷模了。
大家乱哄哄地讨论着,黄药师则扶着刚醒不久的娃娃脸坐在角落。
黄药师“头还疼?”
娃娃脸愁眉苦脸,悄声道:“还疼。”
黄药师:“之后便长个教训,队人怀上些提防心,否则今日倒在御前的便是你。”
娃娃脸想了想那场景,本来就没有血色的脸又白了几分。
果然,片刻之后,殿试正式开始。
而此时的殿外,五毒真人和解树正一前一后站在等待殿试学子出来的人群中。
解树回头望望她们来时的路口。
五毒真人:“怎么了?”
解树:“他们为何这么简单就放过我们了?”
五毒真人:“简单?是因为我告诉他们我要把你带出来结果了你,才没引起他们疑心的。”
第172章
皇宫内, 刺杀的风波已经平息。
而在刺客刺杀的过程中,无情安排的人手在极端混乱的情况下也没有放过所有考生的举止,把他们在关键时刻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确保对方没有再埋后手。
之后, 趁着刺杀过后临时疏散考生的机会, 诸葛正我安排的人等在旁厅, 把刺杀过程中神情有异的考生单独请出谈话。
待到这些考生再次入场,在宣旨太监的宣布之下,殿试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
这种游刃有余的状态也影响到了考生,哪怕有些慌乱的人也逐渐镇定。
没有任何人发现,皇位上的人换了。
赵霁托着腮,看着鱼贯而入的考生出神。
原本此次殿试的题目, 昨夜他就想好了,他想出的是‘捭阖’二字。
来了这么久,赵霁的心态也渐渐从认命,拼命苟,拼一把转变。
对战西夏的事让他看到了从‘苟下去’到‘赢下去’的希望。
赵霁也不伟大,最起码除了偶尔热血上涌的冲动时刻,其余时候他很少产生‘舍一身剐去救天下苍生’的无私想法。
但如今, 赵霁身边有冠绝天下的五绝之首, 天下第一飞刀……
不止是赵霁身上的特制在吸引主角,这些被吸引过来的主角们也是赵霁的依仗和依靠。
赵霁的野心在疯狂生长。
有这些人在身边, 加上解树的存在, 他可以随时把一些现代的东西借由解树合理化。
身边有了这些便利,人的野心当然也在增加。不知不觉之间,赵霁的目标就从苟下去改变了。以长远目光来看,辽现在再强横都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辽之后的金和草原。
四面强敌,朝廷的新鲜血液需要对纵横运用得心应手的人才。
考题捭阖便是由此而来。
可大清早起来,赵霁孙笧打晕又被无情堵在门口说了那一堆之后,非常任性地决定加试一场。
于是,殿试的考题破天荒地出现了两个。
为‘捭阖’和‘国君去其国’。
所谓捭阖,是《鬼谷子》开篇的文章。二字取有开合有道、张弛有度之意。用在处世上就是厚黑学,用在对外上,就是怎么琢磨让辽和高丽打起来,自己好在一边打秋风。用在大局上,就是怎么控制在别人眼里自己的国力,放,放哪部分。收,收哪些点。用最小的人力物力让其他国家互相消磨。
而‘国君去其国’。原句是: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
大概就是说君主离开国家,别人该用什么‘一语致死’的方式直击他的痛处。
这第二个题,赵霁出题的目的大概就是类似——朕知道朕错了,也知道你们都是对的,但是朕还是不爽,你们等着,朕从殿试里找人帮朕吵架找场子。
这两个题一出,好不容易镇定下来的人们再次不镇定了。
但此时大殿,没人敢说什么,只能安耐住心头的各种想要骂娘的冲动,老老实实坐在原处,薅着头发冥思苦想。
战国学说众多百家争鸣,后面渐渐只剩儒一家独大。就统治阶级和儒学的关系而言,汉是发扬和奠基,到了宋直接就把儒学官方化了。
殿试的学子万里挑一,各个都是人精,四书五经必然都倒背如流。
对于非儒学范畴的纵横定然也是知道。
但纵横的根本和儒学相违背,知道只能说是学子博学,但却少有人对于纵横之术专学专精。就算对此报着些自己想法,怎么论述也是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