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年代文大佬上门提亲后: 4、第 4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被年代文大佬上门提亲后》 4、第 4 章(第1/2页)

    秋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村道上,几个皮猴一样的小孩正在土路上打陀螺玩。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惊起路边觅食的麻雀。

    “吉普车!吉普车又来喽!”虎子第一个跳起来,脏兮兮的小手在裤子上胡乱抹了两把,撒丫子就往村口跑。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二辆进村的吉普车了。

    正在井台边打水的妇女们停下轱辘,纳鞋底的老人眯着眼睛抬头看,地里干活的汉子们也直起腰来张望。

    前些日子周家来拉骨灰的那辆吉普车,可是让村里人念叨了好几天。

    “又是周家人?”刘婶子停了手里的锄头,踮着脚尖往村口看,“前儿个才走,这又回来干啥?莫不是落了啥东西?”

    “八成是来找叶籽麻烦的。”张老汉叼着旱烟袋,眯起眼睛吐出一口呛人的烟雾,“那丫头把周家的丑事抖落得满村都知道,周家能咽下这口气?”

    “是咧,我听说周家人都是高官,前儿个过来的那个周家女婿,是部队上的营长!”

    吉普车卷着黄土驶来,车后头跟着七八个光脚丫的孩子,像一串欢快的小尾巴,在众人的目光中,径直开向了村东头——正是叶籽家所在的方向。

    “啧啧,还真是冲着叶家丫头去的。”王婆子摇着蒲扇,瘪着嘴说,“这丫头命是真不好,刚死了男人,又摊上这事儿……”

    “要我说周家才不是东西!”快嘴张婶把洗衣盆往地上一墩,肥皂水溅了一地,“自己儿子干了见不得人的事,遭报应死了,还有脸来找人家麻烦?”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议论时,吉普车却在叶籽家隔壁的院前稳稳停下。

    村里人一愣,咋在老田家门口停下了,开错地方了?

    此时车门打开,一个身材挺拔的年轻军官迈步下车,军靴踏在黄土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男人约莫二十六七岁,一身笔挺的军装衬得肩宽腰窄,肤色有些黑,轮廓棱角分明,右边颈侧有一道浅浅的疤痕。

    他摘下军帽,露出寸头短发,剑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像是能看透人心似的。

    男人上前叩门。

    村里人家的大门几乎都是篱笆柴门,用高粱秸秆或者是木头竹片扎成的,稍宽裕些的人家会用整扇木板钉成大门。

    老田家便是木板门,可见他家日子过得还不错。

    叩了几下门,见没人应,军官转身转身朝围观的村民打招呼:“柱子叔,张婶子。”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

    村民们都有点愣住,还是没认出是谁。

    只有刘三柱子眯着老花眼打量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旱烟袋差点掉在地上:“你、你是……”

    “我是严恪。”军官微微一笑,眼角弯起来,身上的肃杀气息消散了几分,“我舅呢?”

    这一声可把村民们都给震惊了,先前还保持着距离不敢离太近的村民们一下子围了上来。几个半大孩子见状,挤在最前面,好奇地摸着吉普车锃亮的车门。

    “哎呦喂!是小恪啊!”

    “都当上首长了!看这肩章,三颗星星咧!”

    “打小我就说这孩子会有大出息!”

    “小恪得有十年没回来了吧,那会儿光听你舅说你打算当兵,没想到真成军官了!”

    又有人问:“小恪现在调到哪里去了?”

    严恪一一回应着老乡们热情的询问:“去北京了。”

    “北京好,首都,离咱们这儿也近!”

    刘三柱子和严恪的舅舅的关系最好,见严恪有出息也与有荣焉,笑得见牙不见眼,拉着严恪的手舍不得放:“这次回来多待几天不,赶明儿来我家,让你婶子给你烧大肉吃!”

    严恪点点头:“嗯,这次休的探亲假,我到月底再走。”

    “那可好!三柱子,还不快去地头叫老田!”

    事实上,不用他说,早就有热心的相亲去喊田家两口子了。

    这不,田家两口子急匆匆从地里赶回来。

    舅舅田满仓裤腿上还沾着泥点子,布鞋跑掉了一只都顾不上捡。

    见到外甥,田满仓眼圈一下子就红了,粗糙的大手不住地在衣襟上擦着,像是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舅妈李荷香倒是还冷静着,她是个利索的女人,推开吱呀作响的陈旧木板门:“快进屋坐!”

    末了,李荷香还不忘招呼司机:“小同志也进来歇歇脚,喝口茶!”

    司机小丁二十出头,也穿着一身军装,瘦高个,看起来是个精神的小伙子,他受宠若惊地啪地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我……”

    “在家就别搞这一套了。”严恪面对着手底下的兵,又恢复了肃杀的模样,不过语气倒还算温和,“你今晚在这住一宿,明儿回团部,月底不用来接,我自己坐火车走。”

    小丁又是一个标准的立正:“是,首长!”声音洪亮得惊飞了院里枣树上看热闹的麻雀。

    围观的乡亲们啧啧称奇,田家这个外甥可真是了不得,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首长。

    要说这孩子也不容易,从小爹妈就没了,在他们老家那块儿吃了不少苦,实在活不下去了才来河北投奔老田这个舅舅。

    刚来老田家的时候严恪才十二岁,半大孩子瘦得一把骨头,还没七八岁的小孩高。

    现在可好,长成威风凛凛的军官了,看这大高个,足足比他舅舅高一头!

    田家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三间砖瓦房虽然简陋,但窗明几净。

    院角种着几畦青菜,晾衣绳上晒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

    严恪环顾四周,目光在墙角那棵老枣树上停留了片刻,小时候他常爬上去摘枣子吃。

    进屋后,严恪从里掏出一沓崭新的大团结,和小丁一起从车里扛了几袋子精米白面,整整齐齐码在掉了漆的炕桌上。

    “这、这可使不得!”田满仓连忙推拒,粗糙的手指碰到外甥手背上狰狞的伤疤,不由得一愣。

    “我一个人用不上这么多。”严恪不由分说塞到舅妈手里,从内兜取出一个信封,里头是肉票、布票等各种票,“我路过镇上看见有供销社和商店,缺什么舅妈就去买。”

    李荷香捏着厚厚的信封,也推拒道:“你逢年过节往家里邮的东西就够多了,再说了,我和你舅和你表弟总共就三张嘴,实在使不了这么多东西。”

    田家原本有两个儿子,双胞胎,可惜小的那个有先天性疾病,没养大,三岁上就夭折了。现在家里就一个十七岁的儿子在县里读高中,住校,半个月才回来一次。

    严恪仔细问了表弟的情况,点点头:“读书好,多学点文化肯定没错。”又问表弟的成绩怎么样。

    田满仓摆摆手:“成绩倒是还行,我想着今年年底就让他下学,去县里给大师傅当学徒,学门手艺不比读书强?”

    严恪却有不同的想法:“如果能读得下去最好还是继续读,想工作可以等到高中毕业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