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80-90(第27/43页)
小伙计:“后门,后门!”
麦掌柜:“人家裴二郎就是有规矩。”
一见面,麦掌柜也是非常热情,贴心地问什么时候到的,住哪里,怎么不来找他,他给安排住处等等,又问早饭吃了没,快进来吃饭。
裴二郎表示吃过饭,又把宋家院子地址告诉他,晚上若是有事儿可以去那里找。
麦掌柜还是邀请他们入内喝杯茶,又问豆腐娘子以及裴父裴母好,连俩孩子都没落下,又问裴父编席如何。
裴长青也都一一答了。
麦掌柜:“二郎近来风头正盛呀,龙庙镇盘火炕的事儿我们县里都听说了。”
裴长青笑道:“都是诸位老板抬爱。”
感谢张瓦匠和儿子的反向宣传。
叙了一会儿旧,麦掌柜这才跟二掌柜说一声,他亲自领着裴长青等人去第一处盘火炕的院子。
这是杨老板家。
杨老板在府城和其他县城都有酒楼,平时成阳县和府城两地跑。
这几日又去了府城。
杨家的宅子很大,为了避免逾制搞了一些小心机,比如大门朴素,但是进了院子里面却很奢华,有多处超越他身份的建筑。
比如正房的房屋开间、房屋间数,都是有规定的。
他家正厅竟然是五开间的,作为商人之家这就逾制。
但是杨家花钱捐了一个官身,马马虎虎又能够得上。
只要不是京城那种被御史们整天盯着的地方,乡下山高皇帝远的,一般也没人追究。
尤其这些商人平时打点得好,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这样,也就习以为常。
对于他们这些人家来说,钱重要,但是脸面更重要。
否则史书上也不会那么多巨贾斗富的故事了。
麦掌柜将裴长青引荐给杨管事儿,交代这是很厉害的大工匠,能盖宅子的那种,让杨管事切不可怠慢。
麦掌柜知道仆随主人形,老板傲慢,仆从就有样学样。
而杨老板可是顶傲慢的人。
杨管事还是懂事的,把麦掌柜的话听进去,毕竟人家裴二郎干着一天一两银子的活儿呢,一般瓦匠可没这个本事。
再有龙庙镇传来的热闹,说明裴二郎有真本事,他自然不敢小觑。
他简单给裴长青说了一下,“我们一共有六盘炕,这可不少吧?”
裴长青点头,“确实,别人家一般两三盘就够了,杨老板家大业大,自然人丁旺盛,需要的火炕也多。”
杨管事很想问问裴长青是不是得便宜些。
一盘炕三天,一天一两银子,这可是18两呢。
够贵的了!
他想砍到15两或者十四两。
这样他就能自己留下二三两银子。
但是又觉得裴二郎这人有些傲,不太上道,怕他跟麦掌柜说,到时候反而不美。
他就不明说,只暗示。
裴长青瞬间就明白他的意思,前世和那么多客户打交道,有老公瞒着老婆多开票的,有员工瞒着老板多开票的,有给熟人做活儿多开票的,有儿子骗父母的。
五花八门。
但是他装不知道,俺是乡下人,淳朴单纯,什么都不懂。
裴长青之前就跟麦掌柜说好了条件,要提前囤好材料,否则进度会很慢,拖时间,不划算。
麦掌柜做事向来稳妥,自然都办好的。
不过人家财大气粗,不缺青砖,所以炕体里面的火道也用青砖,炕面用大土坯板,再抹黄泥就行。
虽然青砖没土坯砖那么保暖,但是人家财大气粗,有的是木炭煤炭的,不在意。
那还说什么?
开整。
依然是三组同时开工,趁着天气好先开屋顶砌烟囱。
青砖更方便干活儿,一盘炕两天轻松完工。
裴长青他们干活儿,杨家的小厮婆子们都跑来光明正大地看热闹,丫头们则假装路过或者有事儿,在侧门那里探头探脑,然后捂着嘴嗤嗤笑。
“那个裴二郎长得怪俊的呢,你瞅着他能有多大?”
“二十?二十一二?”
“那……成亲没?”
“肯定成亲了吧?”
“可惜了呀。”
“可不呢,一天一两银子呢,可真会赚钱。”
龙庙镇柳大爷也在叹息豆腐娘子怎么就嫁给裴二郎了呢?
他怎么就没碰上这样能干的奇女子?
他最近心情很不好,因为他依然没有研究出素鸡,腐乳也没有做的比豆腐娘子的好吃,也没有买通豆腐村的人。
他又真佩服豆腐娘子啊,她是怎么把豆腐村经营得铁桶一般的?
竟让他拿着银子都无人可买。
他有些郁郁,输给了豆腐娘子让他觉得丢人,没面子,连门都不想出,酒楼、戏楼也不想去,年轻貌美的小妾也不想抱了。
没有快乐了。
掌柜的给他出主意,要不要打听一下看看外地是不是有素鸡方子和更好的腐乳房子。
柳大爷却觉得要花大价钱,不划算,毕竟素鸡又不贵,也不可能靠这个发财,再说还不如直接跟豆腐娘子买呢。
兴许便宜点。
掌柜的就觉得柳大爷有些矫情,你既为自己是男人输给豆腐娘子不爽,又舍不得花钱去买方子,所以你到底是更不爽还是更舍不得钱?
在心情不爽和钱包不爽之间你选择心情不爽呗?
柳大爷还有第二个不爽的事儿,他也想找裴二郎的人盘火炕。
之前明明说过他会找裴二郎盘火炕的,后来不是集中精力去打探豆腐村么,就没顾上。
结果素鸡方子没弄着,火炕排队也没赶上。
原本大家都没火炕,都靠炭盆、汤婆子过冬,他有年轻丫头和狼皮褥子,还觉得很得意。
可现在人家有暖烘烘又安全的火炕,冬天热乎乎不怕冷,他就不平衡了。
他也想要。
废物张瓦匠,居然还没研究出来。
他只能让随从去排队,结果排到来年春天了。
宋福瑞个小子居然不给他插队,说什么二舅兄说了排队要公平公正公开。
他正丧着呢,随从说堂姑娘来了。
来人是他的一个堂妹,比他小十几岁,嫁给了陈记粮店陈老爷的一位庶子。
庶子除非能力突出,一般都没那么受重视。
他能力一般,还想要个活儿干,就被派来龙庙镇历练。
龙庙镇这边儿的管事儿是谭秀的哥哥,两人少不得要掰腕子、争苗头,这庶子自然就落了下风。
柳氏很是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