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汉]穿成鲁元公主》 80-90(第13/17页)
息,只是没想到他们来得这样快。
刘元看见这一幕,问道:“阁下便是留侯所说的商山四皓吗?”
四位老人走上前回答,各自说出自己的姓名,他们分别是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刘元一脸受宠若惊,说道:“我阿翁是大汉皇帝,从他做汉王开始,便访求几位,到今天也就数年了。你们总是逃避他,今天又为什么自愿意远道而来,到楚国为我效力呢”
第88章
为什么弃刘邦而选刘元?
当然是,因为他们觉得刘元还能抢救!
刘元有太多的美名:甘愿冒险去楚营救母的义举,保住西楚霸王项羽的仁厚,修改严苛律法的仁德……
而刘邦,一个“分我一杯羹”的地痞无赖,他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四位老人对视一眼,齐声说道:“陛下轻视士人,最大的爱好便是辱骂,我们四个老家伙,都是讲骨气的人,并不想受到这样的侮辱,所以才惶恐不安地躲避起来。”
这是将刘元给架了起来,好在刘元也确实没有骂人的爱好——喝醉酒了除外。
“那你们怎么知道……我不是这样的人呢?”刘元似乎是疑惑,不自然地笑笑,“难道你们没有听闻过我的事情吗?”
当着刘邦的面,一剑杀死陈郗这个诸侯国太尉,而后又在楚国,狠狠打击了这些眼睛长在头顶的贵族。
刘元用鼻子想也知道,自己的名声绝对不像从前那般好了。
但……她要这名声又有何用!人生在世,何必为人言所累?
她手里有权,那就是最大的名声。看看这几个氏族,心里有再多怨言,面上又有哪个不敬服?
“我们四个,早就听说长公主为人仁义孝顺,敬老爱幼,您有这般多的发明,又有这样的德行——不论是武器还是造纸,不论是打仗还是治国,您的恩泽遍布天下,因此凡是人才,没有不伸长脖子想为您拼死效力的,所以我们来了。”
更何况,他们也听说了刘盈的仁名,不论是在楚军阵前劝谏刘邦,愿意代替刘老太公去死,还是不争太子,与戚夫人的孩子兄友弟恭,这都是他仁德的表现啊!
有这样的弟弟,他的姐姐怎么能逐渐变成这样!
于是,在郦食其这一通忽悠之下,商山四皓纷纷想开了,来到了楚国。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刘元扳回正轨,做个仁德的摄政长公主!
仁德的长公主元此时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意图。
韩信更是对他们四个老头儿话里话外的意思不爽。他给刘元一个眼神,意思是如果她不方便,便由自己来解决这些人。
刘元拍拍他的手,莞尔一笑。
哪里有什么不方便?刘元可太高兴了!
四个老先生,这可是书院的招牌——她不仅要办县学,还要在都城中,办一所学堂。
范增就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在他听见这四个老头话语中的暗示,还有倚老卖老的做派之时,心中涌起一阵同情——
他们四个,还是太小看刘元了!
于是,刘元热情地将四人迎了进来:“四位都是大贤,能来楚国,是本宫与大王之福,更是楚国百姓之福。”
四个老头点点头,似乎是满意刘元的态度。
只是他们所期待的“礼贤下士”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不是说刘元经常拜师吗?为何她不立刻跪下,拜他们四个为师呢?
范增一样就看出他们在想什么,毕竟那四个老头的傲慢的味道已经熏到他的眼睛了。
真当自己香饽饽了?躲在山里做隐士就是品行高洁?范增撇撇嘴,一群沽名钓誉、自视甚高的糟老头子罢了!
见到楚王与公主,他们竟敢不行礼,而是站在那边,等着刘元与韩信去请。
简直是岂有此理,这待遇,他范增可都没有呢!
但范增知道,刘元不会惯着他们的。他期待地竖起耳朵,听见一句哀嚎——
“楚国的百姓,苦啊!”刘元开始上强度了,她抽泣道,“就盼着四位,来救他们于水火了。”
商山四皓觉得这话听起来有点怪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不太到头绪。
他们很想告诉刘元,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我们奉为座上宾,接着便是听从我们的教导,辅佐楚王,治理好楚国。
这救百姓于水火,是你们夫妻二人的事情啊!
“我们年事已高,但会好生辅佐公主与大王的。”
“欸,此言差矣,依我看,你们四个正年轻,正是为百姓出力的时候呢!谈什么辅佐不辅佐?我这就有独当一面,为百姓效力的机会,想来四位大贤一向心怀天下,忧思百姓之苦,定然不会拒绝我的!”
四人颇有默契,此时听见这话都想拒绝,却又听见楚王韩信怒气冲冲,他义正言辞地批评:“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他们心中一喜,赞许地看着韩信,想不到他们初来此地,就有如此的影响,连楚王韩信都变得知礼了许多。
范增讥讽地看着他们,抱着胳膊等着看好戏,他听见韩信话锋一转——
“那等懦夫的行径,岂会是这四位老先生会做得?你怎么能揣测他们会拒绝,你这是侮辱他们!”
“他们要是真如此做了,岂不是沽名钓誉之徒,那他们和地上的烂泥巴有什么区别?如果不能为百姓做事,他们为何要跋山涉水来到楚国,难道是来我这里安度晚年的吗?”
这话说完,四人的脸色是一个红,一个白,一个黑,一个青。凑在一起就是一副五颜六色的画,实在是养眼。
他们不来养老,还能干什么?难道给她刘元种地吗!
范增啪啪鼓掌:“大王言之有理!老夫一把年纪依然在奔波,为得便是楚国的百姓,这四位大贤怎么会连我范增都比不过呢?”
听见这话,商山四皓彻底沉默了。
“是本宫愚昧了,既然如此,四位老先生学识过人,德高望重,便去教书吧!”刘元做出惭愧的表情,“这活儿轻省,也免得累到他们。”
轻省?范增嘿嘿一笑,他可是记得,刘元原本想让他来教书,如今这算不算又甩出去了一烫手山芋?
毕竟他不觉得会有哪家子弟愿意再来读书。
“诸位乡亲,从即日起,下邳便开办一所学堂,不论男女,年十五以下有愿意识字者,皆可来报名。有意向的,可以直接来衙门报名!”
乡亲们本来也就是凑个热闹,毕竟这满大街的人都没有几个识字的。
但不代表他们不知道读书好——如果读书不好,那些贵族为什么要读书呢?
但他们没有银钱,又如何能读的起书呢?
接着,刘元又说了一句话,让围观的百姓彻底炸开了锅:“通过考核的,可以不收束脩,表现优异的,可以领粮食回家吃!”
说完这句话,商山四皓也有些意外,他们没想到,刘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